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山东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了数量巨大,种类齐全陶质彩绘文物,尤其是陶马和陶俑上的彩绘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绘画工艺精湛,非常罕见。为了研究汉代彩绘及其制陶工艺等信息,本研究使用拉曼光谱(Rs)、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偏光显微镜(PI.M)、体式显微镜(OM)、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热膨胀仪等分析方法,对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批陶质彩绘文物制作工艺是就地取土,与水混合塑型,在900-1000%烧制陶胎。其彩绘所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白色为方解石(CaCO3)、红色为赭石(Fe203)和朱砂(HgS)、黑色为炭黑(C)、紫色为人造汉紫(BaCuSi2O6),采用胶料调和颜料调涂刷绘制而成。这批文物的制作工艺属于典型的秦汉时期彩绘陶器的制作方法。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文物的保护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香山汉墓 陶质彩绘文物 材质 制作工艺
  • 简介:研究的目的在于测试植物精油对天然纺织品的保护作用。选取对人和环境毒性低的百里香精油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对百里香抑菌性进行评估,将百里香精油应用在麻或者麻棉的纺织物上,测试了细菌、真菌生长程度和它们对纺织物强度的影响。在涂有8%百里香精油的棉麻纺织品上未观察到真菌、细菌生长迹象,未发生明显拉伸强度降低。这表明其有很强的的抑制真菌、细菌作用。此外,还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纺织品菌类生长情况和纺织品纤维变化。研究表明这种环境友好的精油可为天然纺织品提供抗菌屏障。

  • 标签: 天然纺织品 保护作用 精油 扫描电子显微镜 拉伸强度 环境友好
  • 简介:陈之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的先驱者,20世纪最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2012年,陈之佛先生的幼子陈家宇先生将捐赠陈之佛先生遗作所得的捐赠奖金悉数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并设立中国国家博物馆“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专门用于激励我国中青年艺术史论的研究人员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兹将2014年度“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的评审详情通告如下: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教育家 陈之佛 奖金 史论 征文启事
  • 简介:拉弦乐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民族乐器正式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系统门类,但由于拉弦乐器在历史上的使用和记载相对零散,导致目前学术界对拉弦乐器缺乏系统性研究。榆林窟第3窟、第10窟和东千佛洞第7窟壁画中出现的5件拉弦乐器图像,作为已知最早的拉弦乐器图像史料,对它们进行分析、溯源和归类,不仅可以为拉弦类乐器的研究补充相应的材料,而且能够为我国民族乐器史的梳理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 标签: 榆林窟 东千佛洞 拉弦乐器 胡琴 奚琴 嵇琴
  • 简介:通过文献、实物资料,此文对佛教造像功用思想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对佛教石窟遗像功用思想进行探讨,主要以凉州、敦煌、麦积山、云冈石窟中的个例,从窟主、形制、造像题材等方面来分析,探究洞窟功用思想.

  • 标签: 石窟造像 功用思想
  • 简介:2012年5月至6月间,受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委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库伦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的三家子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共出土动物骨骼遗存77件,分别为哺乳动物及软体动物两大类,其中,牛骨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家猪.

  • 标签: 动物骨骼 库伦旗 三家子 通辽市 遗存 出土
  • 简介: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长岭经济开发区(原茶店镇)黄家窝村七组,该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二级阶地。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576件石制品有以下特点:古人们从古河床中选取素材打制石器,火成岩中的脉石英是他们最喜欢的岩石;他们使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硬锤直接打击法;石器的主要素材是砾石(石核),类型包括砍砸器、手镐和手斧等。我们推测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时代为更新世晚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 标签: 黄家窝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 简介:近年来,沈阳旧石器考古调查成果逐渐填补了沈阳地区旧石器地点的空白,这些新发现与晚更新世古生物化石一起,为复原沈阳地区晚更新世的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材料.2011年4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对沈阳市的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了为期15天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本次调查在秀水河和辽河的Ⅱ、Ⅲ级阶地上,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4处,石器1029件(极少部分出在地层内),其中包括石片、石核、一类工具(石锤、石砧)、二三类工具(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等),可以分为大石片石器、小石片石器和细石叶三个工业类型.年代跨度为距今3万年至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①.王立岗窝堡东山旧石器地点即为其中一处石器较为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该地点发现石器75件,大多采自地表耕土层.

  • 标签: 旧石器考古 沈阳市 地点 东山 王立 文物考古研究所
  • 简介:《京山屈家岭》是一部很不起眼的考古发掘专刊。这部发掘专刊的文字及插图不足100页,图版不足60版,而且在1965年秋经科学出版社出版之后不久就逢“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京山屈家岭遗址发掘主持者与报告编写主持者张云鹏先生在文革中被残酷迫害而过世,后人对这部发掘专刊未作任何的宣扬。然而,这部不起眼的考古发掘专刊,却是我国江汉地区、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奠基之作,自然也是张云鹏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奠基之作 考古研究 江汉地区 “文化大革命” 科学出版社
  • 简介:2014年11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在我馆开幕。"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回顾了新中国城乡建设的历程,系统展示了人居科学的产生、发展与科学贡献,特别是提出在区域整合视角下大北京地区发展的研究构想,对未来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格局进行了展望,对于推动美好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标签: 科学研究 清华大学 吴良镛 匠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李克强
  • 简介:长期以来,关于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加固保护的适用材料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界的难点,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规范可以参考。福建昙石山遗址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典型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近年来在遗址本体加固保护过程中,在加固材料的选取上,按照基础成分的不同分别对四类主要加固剂进行施工试验,通过大量的室内和现场局部试验,证明基本成分为长链烷基、烷氧基硅氧烷小分子和主要成分为含有乙氧基团的聚硅酸乙酯混合物以及主要成分为水玻璃和硅氧烷共聚物的加固剂材料加固效果较好,可用于潮湿环境下昙石山遗址的本体加固保护,这对推进我国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无疑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 标签: 潮湿环境 昙石山遗址 加固 保护 材料筛选
  • 简介: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之间官方和民间的交往自古以来一直没有中断,古代日本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得以发展自己的国家,中国古代货币作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其影响力在日本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

  • 标签: 古代货币 货币文化 中国 对外影响 日本 中日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