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借用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中“只有学会倾听别人,承认他人的经验与自身的经验在地位上具有同样的合法性”①的观点,我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经验和主流民族经验同样具有合法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没有多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它自身的枯竭和单调必然在所难免。一种文化只有附丽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仪式才显得圣洁庄严,一旦文化受雇于外在的物质或名利的仪式,这种文化势必堕入肤浅和庸俗。

  • 标签: 少数民族 多民族文化 山脉 阳光 诗集 苏越
  • 简介:“本周五(8月8日),北京奥运会将在重重钢铁防线下举行。尽管1972年慕尼黑惨案发生以来历届奥运会都必须面对反恐难题,但北京奥运会的安保措施却堪称极端。”这是英国《泰晤士报》8月5日一篇题为“中国有恐怖问题吗?”报道的开头。

  • 标签: 北京奥运会 国际活动 《泰晤士报》 慕尼黑 防线 国有
  • 简介:阿苏尔:西南民族大学1985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彝文班的学生。在校时创办并主编《西南彩雨》、《山鹰魂》等文学刊物。自费油印集子《梦幻星辰》,在当时成都的校园文学圈子中颇负盛名。毕业后,对诗歌的追求矢志不移,先后出版了诗集《留在雪地上的歌谣》、《阿苏尔诗选》两部,《阿苏尔诗选》获得四川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近年来,在繁复的工作之余,阿苏尔坚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刊物 少数民族语言 颇负盛名 西南民族大学 事象
  • 简介:校园网建设从IPv4向IPv6过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利用现有IPv4网络实现局部IPv6网络互通是这个过渡期内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介绍了隧道技术原理,探讨了隧道技术在校园网内实现IPv4/IPv6业务共存过程中的实施方案。

  • 标签: 校园网 隧道技术 IPV4 IPV6 业务共存
  • 简介:摘要越南战争(1955-1975)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大的事件之一,持续20年之久,给参战双方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身体和心灵创伤,并催生了许多优秀的越战文学作品。近年来,学者对越战文学的研究热情持续升温,但是有关美混血儿创伤的研究还寥寥无几。由美国作家特兰·亚伯勒所著的《二次幸存》是跨代创伤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以小说中美混血儿“山”为例,从创伤表征、创伤治疗和创伤渐愈三个阶段探讨美混血儿二次幸存的可能性。

  • 标签: 特兰· 亚伯勒 《二次幸存》 美越混血儿 跨代创伤
  • 简介:引言结识王梦恕院士已经10多年了。当时我在大连市城建系统工作,整天马不停蹄地忙着修路架桥的杂事儿,王梦恕是久负盛名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与我素昧平生、山海相隔,我们却因一个偶然契机彼此相识,直至成为精神相契的忘年知音。2005年6月12日,我冒昧地拨通了王院士的电话,邀请他到大连来参加市政府于6月15日召开的海底隧道修建工程前期工作论证会。王院士稍稍沉吟后欣然应允,他亲切地对我说:“我现在在郑州,6月16日山东的同志约我去参加一个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会议。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底隧道 地下工程 专家 万里 系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