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中国石化领导干部模块选学培训项目评估实践为例,对模块选学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优化和改进建议。项目负责人发挥主导作用,坚守实践性指向是模块选学培训项目的生命力之源;充分挖掘学员积极性,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是模块选学培训项目活力之本。

  • 标签: 领导干部培训 模块化选学 项目评估
  • 简介:电气化学工业自2004年在上海市内设立基地以来,即在中国积极开展投资活动。2013年10月,电气化学决定建立生产特殊混和材料及食品包装材料用薄膜的新企业和工厂明确了进一步在中国加速发展的方向。作为该公司中国事业负责人的中国代表,执行董事中野健次先生对此充满了信心,表示“愿以本公司的所有产品在中国市场决一胜负。”

  • 标签: 中国市场 事业 一体化 食品包装材料 产销 电气化学
  • 简介:近年来,国内各省市在民用、商用、工业液化气的使用过程中因气瓶质量安检问题出现众多致命、致伤事故,给广大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害。兰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气瓶安全实时监管信息系统,构建了一套立体、全方位的气瓶安全集中的监管信息网络。一方面解决了气瓶数量大,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监管部门人力资源有限,质监各部门协同配合实效性差的问题。

  • 标签: 气瓶 液化气 配送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培训国际人才,进而为国际战略落地和业务发展提供保障,成为央企海外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了中国石化国际业务发展历程,总结了多年来国际人才培训实践所积累的典型策略,提出了未来国际人才培训发展的构想与路径。

  • 标签: 国际化经营 人才培训 培训发展
  • 简介: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新的生物降解膜。这种膜采用淀粉—聚乙烯醇—聚酯三元组份,配以复配增塑料、补强剂、湿强剂,经共混反应,造粒,吹塑成膜。

  • 标签: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生物降解膜 产品开发
  • 简介:作为现代五大运输方式之一,管道运输承担着我国70%原油和99%天然气的运输任务,其干线管道总长已接近8万km,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油气干线管网。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我国管道运输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安全评价理论研究较为滞后。借鉴国外管道安全风险评价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管道建设与生产运行实际,对管道风险评分法本土应用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油气管道 风险评分法 本土化应用 评价模型调整
  • 简介:发展燃料电池,利用煤、石油及植物转换制备氢气或甲醇来发电,对于改善环境,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关注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燃料电池的产业前景。优先发展微型燃料电池、选择合适的燃料、降低生产成本是在燃料电池产业道路上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技术研究进展 能源可持续发展 燃料电池技术 微型燃料电池 产业化前景 改善环境
  • 简介:日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NEDO)是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省的分支机构,从事替代燃料和能源的开发。NEDO指定旭化成公司将京都大学开发的工艺推向工业,该工艺通过废油和脂肪与超临界甲醇反应生产脂肪酸甲酯,可用作车用生物柴油燃料,并且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用高级醇的中间体。

  • 标签: 生物柴油 工业化 旭化成公司 日本 甲醇 脂肪酸甲酯
  • 简介:<正>德希尼布公司于2011年10月12日宣布,根据签约的合同,将在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贝敦(Baytown)的一体炼油和化工联合装置内建设特种润滑油基础油料装置。

  • 标签: 基础油 贝敦 希尼 特种润滑油 合成润滑油 项目管理
  • 简介:说明了新版《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修订的依据、原则和设计专篇的主要作用,阐述了增加过程危险源分析、澄清术语、按专业说明安全设计等修订的六个主要方面,特别论述了加强系统性评估的相关要求.本专篇导则发布实施后,各安全监管部门和设计单位一致认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系统性强、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

  • 标签: 危险化学品 安全设施 设计专篇 导则
  • 简介:中国最大的独立润滑油调合商一北京统一石油化工公司近年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销售额增长了5倍多,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动机油销售商。成立于11年前的统一石油化工公司每年至少以2位数的速率发展,2004年销售额达到21.5亿元(2.60亿美元),销售润滑油产品约为30万t,预计2005年销售额增长49%,可望达到32亿元。

  • 标签: 润滑油 业务发展 石化公司 石油化工公司 销售额 发动机油
  • 简介:由扬子石化公司主持,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华东理工大学共同承担开发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国产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套工艺中对二甲苯(PX)氧化和粗对苯二甲酸(TA)精制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转鼓式真空过滤机通过了中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项目鉴定。

  • 标签: 扬子石化公司 国产化技术 主持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PTA 精对苯二甲酸
  • 简介:ILSAC委员会于2001年开始起草GF-4标准,并计划于2004年12月17日结束此项工作,次日宣布该标准,并于2005年7月将GF-4投入商业应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GF-4将提高Ⅱ类基础油在发动机油中的使用量,一小部分人则称此类基础油会被完全排除在外:美国石油炼制协会(API)期望在GF-4商业投运9个月之后,即2005年4月1日停止GF-3注册。而汽车制造商则称他们将在2005年春季前用GF-4替代所有的GF-3油品。

  • 标签: 商业化应用 汽车制造商 发动机油 石油炼制 基础油 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