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双频指数(BIS)监测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过程及恢复的意义。方法80例择期在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BIS监测组(Ⅰ组)与常规监测组(Ⅱ组),每组40例。静脉给予舒芬太尼5ug、丙泊酚1.0mg/kg负荷量后,丙泊酚的维持量I组根据BIS值(40~55)调节,II组仅根据临床体征调节。记录丙泊酚用量、术中反应、手术时间及留观时间等。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及麻醉前MAP、HR、SpO2、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留观时间I组显著短于Ⅱ组(P〈0.01)。MAP在麻醉诱导入睡后和扩宫口时两组均有下降,但I组降幅低于Ⅱ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I组明显少于Ⅱ组(P〈0.01)。结论BIS监测用于手术麻醉对预防麻醉药用量不足或逾量,减轻血流动力学改变,避免术中肢动与知晓有重上意义,有利于提高麻醉安全,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宫腔镜手术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频指数(BIS)监测的护理,体会BIS在患者病情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将BIS监测的4个电极,分别放置于前额中心,鼻上(两内眦连线)5cm,太阳穴区(眼角和发线之间),一侧眉弓平行上部,连接电极传感器与BIS模块后,显示数值及波形。结果均顺利完成BIS监测。结论BIS可以作为麻醉镇静和深度的监测指标,也可作为监测代谢的指标,BIS使用人群广泛,操作简便,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直观性。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BIS)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浓度可行性。方法纳入需镇静治疗CCU患者40例,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同时进行双频指数监测和RAMSAY评分,并记录靶控输注系统预测的效应部位浓度值(Ce),比较双频指数与效应部位浓度值、Ramsay评分相关性,以观察双频指数评价镇静深度准确性。结果随Ce增加,Ramsay评分越高、BIS过越低,BIS与CE、RAMSAY呈负相关(<0.05).结论BIS能准确反应镇静深度,可用于CCU镇静深度监测。

  • 标签: CCU 镇静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频指数对高龄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高龄鼻内窥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BIS组(A组)和常规组(B组),均采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用药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指令反应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B组(P<0.05),而且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指令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BIS监测可减少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并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高龄全凭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0例,分别采用脑双频指数(BIS)、常规方法进行麻醉深度检测并指导麻醉管理。结果观察组术中MAP变异指数、HR变异指数、丙泊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呼吸循环紊乱、苏醒延迟、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检测麻醉深度指导麻醉管理,可提高麻醉管理质量,使患者获益。

  • 标签: 麻醉深度 脑点双频指数 麻醉质量 并发症 苏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频指数(BIS)评价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程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机械通气治疗的23例患儿,均在机械通气后5~15min内静脉推注咪达唑仑,直至达到镇静目标,设定镇静目标为BIS值60~80,分别记录达镇静目标后30min、60min、120min的吸氧浓度(Fi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BIS、SAS镇静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达镇静目标,患者镇静后RR、FiO2较镇静前显著下降,SpO2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与主观评分间相关性良好,其中BIS值与S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结论BIS是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良好客观指标。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躁动评分 机械通气 镇静
  • 简介:随着临床监测控术的发展,监测有望成为临床麻醉,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规监测手段,其中研究较多的双频指数(BIS)已在麻醉诱导,维持,恢复等方面显示出优势。近年也有研究报道在特殊情况下应用BIS监测,包括在颅脑损伤,低温体外循环,心跳骤停等,为临床更深一步应用BIS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颅脑损伤 体外循环 心跳骤停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频指数对异丙酚镇静深度的调控作用。方法60例ASAI~II级择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调控组,每组30例。术中持续输注异丙酚,对照组4~8mg·kg-1·h-1,调控组依据BIS值(40~60)维持输注速率。记录术中异丙酚维持用量、发声时间、术毕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调控组异丙酚维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调控组的发声时间、术毕定向力回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双频指数是调控异丙酚镇静深度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异丙酚 镇静 调控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频指数 (BIS) 监测在对接受手术的斜视患儿进行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斜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灵族斜视患者都进行一样的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之前,都进行可唤醒麻醉。两组均采用吸入七氟烷行全身麻醉,在麻醉期间,在对照组这一方面,根据幼儿的体征调整麻醉药的输液速度,在观察组这一方面,进行双频指数检测,术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电图(ECG)、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 2 ),记录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及呼气末七氟烷体积分数,根据这些数据来调整麻醉药的输液速度。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进行比较观察的是这些指标:瑞芬太尼的用量、丙泊酚的用量、术中唤醒的时间以及苏醒的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的药量,相比于对照组来说使用的量比较少,其麻药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也是少于对照组的。结论:双频指数的监测在小儿斜视手术可以可减少其麻醉药的用量,对于小儿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斜视手术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频指数(BIS)被应用于临床腹部手术的麻醉深度监测中后的效果。方法接收于我院的82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应用BIS对其麻醉深度监测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诱导时,在心率、血压及BIS值方面,2组患者均显著降低;插管时,2组除BIS值下降外,其余2项指标(心率和血压)均出现上升;在其切皮与缝皮阶段心率、血压方面无显著变化,而其BIS值有所下降;另外,在苏醒、拔管时间方面,七氟醚组显著低于丙泊酚组,2组差异度明显(P<0.05)。结论BIS能够将麻醉深度监测以数字化的形式直观的显示出来,其能够提供给腹部外科手术中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以临床依据。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腹部手术 麻醉深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能较好监测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预测体动,术中知晓以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都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还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已成为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BIS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输注。其后依据患者来就诊时间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41例。将麻醉深度维持在基础值20%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将麻醉深度维持在40~60之间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剂量、苏醒时间以及退管时间。同时记录诱导前、切皮时以及缝皮时的所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比较后,研究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较比参照组,相对较少,苏醒时间和退管时间较比参照组,相对较短,诱导前、切皮时以及缝皮时的浓度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实施双频指数,可以使丙泊酚用量得以减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频指数(BIS)指导高龄患者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可行性。方法65岁以上行腹部手术病人7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麻醉医师根据平时的麻醉经验以及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用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调节麻醉深度;实验组根据BIS值调整术中七氟醚吸入浓度来调节麻醉深度。术中维持BIS值在40-60,手术结束前调整BIS在60-70。记录患者睁眼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至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即刻的七氟醚呼出末浓度,记录术中各种用药量;术后随访患者是否有术中知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结论BIS指导高龄患者吸入七氟醚能加快其麻醉恢复时间。

  • 标签: BIS 高龄 七氟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期患者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C组(0.9%NaCl溶液对照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负荷量1μg/kg的右美托咪定10min,然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静脉持续泵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插管时间及静卧5min(T0)、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3min(T4)和5min(T5)MBP、HR、SpO2和BIS值。结果D组T1~T5时的BIS值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诱导前应用能降低全麻诱导期BIS值,全麻诱导时可以适当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麻诱导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频指数(BIS)联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40例患者根据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调整麻醉深度,观察组40例患者按照AAI及BIS变化调整麻醉深度,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及皮质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T1时的HR及MAP均明显降低(P<0.05),T2时,观察组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T2、T3时的血糖及皮质醇均得到明显变化(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AI、BIS同麻醉深度、应激反应密切相关,进行联合检测对于调控麻醉深度,降低过度应激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麻醉深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频指数(BIS)在ICU住院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的过程中对麻醉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入住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治疗并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患者由医师根据经验对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进行调控,B组26例患者通过监测BIS值,并根据其数值变化调节麻醉剂输入。两组分别记录静脉麻醉前(T1),切皮时(T2),牛角扩皮时(T3),插入气切套管时(T4)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数值,术中丙泊酚使用的总剂量以及出现低血压、体动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B组的MAP在T3时显著高于A组(P<0.05),T4时,B组的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与T1相比较,A组及B组的MAP在T2、T3、T4均明显升高(P<0.05),A组及B组的HR在T3、T4显著升高(P<0.05),A组的丙泊酚剂量较B组多(P<0.05),且患者相关的不良事件较B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BIS指导下行经皮气管切开,较传统方式更加安全舒适,能减少麻醉剂用量及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麻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