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作者: 纪莲 叶晓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1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验研究中心 辽宁省环境与代谢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沈阳 1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克隆结肠癌Caco-2细胞14 d体外建立肠黏膜屏障模型,随后转染YAP质粒和对照质粒,24 h后加入TNF-α刺激损伤肠黏膜屏障,48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WST-8,CCK-8)检测肠上皮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迁移小室(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加入TNF-α刺激后,肠上皮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比例减少,而YAP过表达可抑制TNF-α引起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使细胞周期顺利从G0/G1期向S期和G2/M期过渡。Transwell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细胞迁移数目为(172.4±13.1)个细胞,加入TNF-α刺激后,细胞的迁移数目降至(80.4±9.3)个细胞,而预先转染YAP可抑制TNF-α引起的细胞迁移能力下降,细胞迁移数目为(124.2±9.2)个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AP通过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TNF-α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

  • 标签: 肠黏膜屏障 Yes相关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 作者: 李莹 胡琳斐 陈晓宇 张晟 房煊 史振东 张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三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
  • 简介:摘要耐药性是癌症治疗中的主要挑战,已成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难点。YAP/TAZ作为Hippo信号通路下游效应因子,参与多种抗肿瘤治疗的耐药模式,可通过激活生长因子信号、抑制凋亡、调节DNA损伤反应,促进细胞周期、诱导干细胞样特性、诱导间充质转化,引起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耐药作用。YAP信号的失控可能是对肿瘤细胞各种靶向、化学疗法及放疗产生内在和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此外,YAP还可通过Hippo经典通路外的非转录激活作用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诱导肿瘤耐药的发生。YAP蛋白表达状态可作为一项预测肿瘤放化疗敏感性、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其抑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是潜在的肿瘤耐药的治疗靶点。旨在简要概述导致治疗耐药的YAP依赖性机制,为解决肿瘤治疗耐药的潜在策略提供观点。

  • 标签: YAP Hippo通路 肿瘤治疗 耐药抵抗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分子靶向治疗彰显优势,免疫治疗也备受关注。Yes相关蛋白(YAP)是Hippo通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效应蛋白,在与细胞核中的转录因子结合后可对细胞的生长起调控作用。近年来较多研究表明YAP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YAP可能是化疗耐药性的重要靶点,对其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Yes相关蛋白 Hippo通路
  • 简介:目的检测Yes相关蛋白(YA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H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98例肝切除术后HCC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YAP表达差异,回顾性分析YAP表达的差异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YAP阳性表达率为21.4%(21/98),YAP阴性表达率为78.6%(77/98),YAP高表达率为10.2%(10/98);单因素分析显示,本组HCC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与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大血管侵犯或存在瘤栓、YAP表达状态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FP≥20ng/ml、YAP表达阳性是影响H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YAP阳性组中位无复发生存率和中位总生存率低于YAP阴性组(P﹤0.05)。结论YAP与HCC的进展及预后有关,YAP可以作为HCC术后预测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 标签: 肝细胞癌 YAP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脂多糖(LPS)诱导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方法建立野生型(WT)、YAP基因敲除(YAP-HKO)、YAP-WT C57BL/6小鼠肝癌模型,随机选取4只WT小鼠作为LPS组,予每天腹腔注射LPS 5 mg/kg;另选4只作为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为验证YAP的作用,设置YAP-HKO小鼠组及其同窝YAP-WT小鼠组,每组各4只。各组小鼠饲养10 d后处死,测量肝肿瘤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LPS组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YAP、Ki67、F4/80、CD163,YAP-HKO和YAP-WT小鼠肝组织F4/80、CD16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组织巨噬细胞分型情况。两组检测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LPS组小鼠肝肿瘤体积为(2.50±0.79)cm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0.97±0.29)cm3(t=3.641,P<0.05);YAP-HKO小鼠肝肿瘤体积为(0.13±0.11)cm3,明显小于YAP-WT小鼠的(0.78±0.23)cm3(t=-5.100,P<0.05)。LPS组肝组织YAP、Ki67、F4/80、CD16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YAP-HKO小鼠肝组织F4/80、CD163表达均低于YAP-WT小鼠。LPS组肝组织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为(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t=9.768,P<0.05)。YAP-HKO小鼠组肝组织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为(54±4)%,明显低于YAP-WT小鼠组的(68±7)%(t=-3.669,P<0.05)。结论在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LPS通过促进YAP的表达,募集巨噬细胞并促进其向M2型极化,促进肿瘤增殖。

  • 标签: 肝肿瘤,实验性 脂多糖类 Yes相关蛋白 巨噬细胞 小鼠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传统手术切除术与YAP激光手术在单纯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就诊患有单纯型舌下腺囊肿的患者137例,手术组73例采用传统舌下腺摘除治疗,激光组64例患者接受YAP激光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激光组手术时间为28.4分钟,明显高于传统组66.1分钟。激光组出血量及并发症均低于传统组。结论:YAP激光治疗单纯型舌下腺囊肿在临床上实用性更高,出血少,易操作,手术时间短,患者舒适性更高。

  • 标签:    舌下腺囊肿 激光治疗 传统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经典的Hippo通路通过激酶反应导致下游效应分子Hippo-Yes相关蛋白(Yap)和转录共激活因子(Taz)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从而在促进细胞增生、控制细胞极性、改变细胞骨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接触抑制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表明,Yap/Taz会影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进展过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探索Yap/Taz的分子机制为未来研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纤维化疾病提供一个可能的治疗靶点。同时,调控视网膜局部Yap/Taz的活性也将成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损伤-修复的有效治疗靶点。但Yap抑制剂有潜在的视网膜毒性,目前仍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进一步研究Ya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安全性将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再灌注损伤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Yap信号通路 Hippo信号通路 综述
  • 简介:摘要:Nd:YAP激光治疗仪是一种全新的口腔专用激光治疗仪,由Nd(钕)、Y(钇)、A(铝)、P(钙钛)矿晶体组成, 特定波长为1341nm,,水吸收与血红素吸收性很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感轻微等优点,对细菌和病毒都有良好的杀灭效果,连续运转时输出功率高,性能稳定,具有更好的热透效应。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治疗过程中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微生物并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激光具有被生物组织吸收后瞬间产生高强度光热、实。光化学的作用,能使组织瞬间汽化、熔融或凝固,具有快速杀灭深层细菌的目的。

  • 标签: Nd YAP激光 一次性根管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YAP抑制剂在上皮性卵巢癌动物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BALB / c-nu雌性裸鼠腋窝皮下接种 HO8910、 SKOV3细胞,建立裸鼠成瘤模型,分为 A、 B两组,将 A、 B两组分别给予三种给药方案,并设立对照组 A(生理盐水)、对照组 B(生理盐水),评价 PPIX、 TP对肿瘤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 PPIX+TP的联合治疗疗效。结果:用药后, A1、 A2、 A3、 B1、 B2、 B3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均较对照组 A、 B减小, P<0.05; A1、 A2、 A3、 B1、 B2、 B3组分别与对照组 A、 B比较, YAP蛋白表达均较前减少, P<0.05。结论: YAP抑制剂 PPIX、 TP(顺铂 +紫杉醇)均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但 PPIX联合 TP方案治疗,抑瘤效果更佳,提示 YAP作为干预靶标在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疗中有一定潜在价值。

  • 标签: 卵巢癌 YAP YAP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GLL4、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3例胃癌组织中VGLL4,YA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判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VGLL4、YAP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少数在胞浆表达。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少,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YA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VGLL4在胃癌组织在中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与肿瘤发展和恶性程度呈负相关,是潜在的抑癌蛋白。YAP是原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肿瘤发展和恶化呈正相关。

  • 标签: 胃癌 免疫组化 VGLL4 YAP
  • 简介:目的:探讨Nd∶YAP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喉及喉咽部血管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Nd∶YAP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喉及喉咽部血管瘤11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1次治疗治愈3例,2次治疗治愈3例,3次治疗治愈2例,4次治疗基本治愈1例,4次治疗好转2例:术后瘢痕形成3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良好的护理是提高Nd∶YAP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喉及喉咽血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对病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Nd∶YAP激光 平阳霉素 血管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刚度对尿道成纤维细胞(UFBs)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获得的尿道瘢痕组织中提取原代UFBs;用聚二甲基矽氧烷分别以60∶1(Soft)、40∶1(Moderate)、30∶1(Stiff)的比例加入固化剂,制备不同刚度的基质凝胶,将UFBs接种其上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在不同刚度基质凝胶上生长的UFBs形态学特点;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UFBs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表达水平;进一步检测FAK/ROCK-1/YAP通路标志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整合素抑制剂Cilengtide (20 ng/ml)对其影响,探索基质刚度是否通过此通路影响UFBs活化;采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随着基质凝胶刚度的增加,接种其上的UFBs形态由椭圆形转变为偏梭形,细胞伪足增长、增多;Soft、Moderate、Stiff组UFBs的α-SM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40±0.004、0.815±0.030和1.385±0.051,F=989.247,P<0.05);collagen Ⅰ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8±0.004、0.947±0.021和1.263±0.028,F=2 415.159,P<0.05);collagen Ⅲ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4±0.005、1.089±0.017和1.374±0.038,F=1 661.310,P<0.05),均随基质刚度增加而升高;Stiff组中UFBs的p-FAK(1.282±0.029比0.430±0.009,t= 48.262,P<0.05)、ROCK-1(1.366±0.111比0.474±0.034,t=13.300,P<0.05)和YAP(1.272±0.020比0.908±0.007,t=30.254,P<0.0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oft组,而p-YAP(0.589±0.006比1.028±0.008,t=-74.860,P<0.0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oft组;在加入整合素抑制剂Cilengtide后,基质刚度增加引起的p-FAK、ROCK-1、YAP和p-YAP表达改变均减弱。结论细胞外基质刚度通过整合素介导的FAK/ROCK-1/YAP通路调控人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化。

  • 标签: 尿道成纤维细胞 FAK/ROCK-1/YAP通路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和包含WW结构域的转录调节蛋白1(TAZ)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AD)患者术后院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BAPN)小鼠STAAD模型研究YAP/TAZ蛋白在其外周血中的变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39例健康人的血样作为对照组,接受外科手术的95例STAAD患者纳入研究队列,主要的结局变量是术后院内死亡,并将其血样作为试验组。使用单因素分析确定STAAD术后院内死亡的风险因素,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患者血液中TAZ蛋白水平与术后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APN诱导的STAAD模型小鼠和STAAD患者血液中的YAP水平变化不大,但是TAZ蛋白的浓度却显着增加。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原始模型中,TAZ蛋白水平与院内死亡呈现正相关(OR=1.327,95%CI:1.014~1.737,P=0.0392)。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OR=1.348,95%CI:1.010~1.803,P=0.0429;OR=1.353,95%CI:1.008~1.816,P=0.0442)。结论STAAD患者术前血液中高水平的TAZ蛋白预示着手术效果可能不佳,且TAZ蛋白水平≥13 ng/ml的患者术后院内死亡风险较高。

  • 标签: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YAP蛋白 TAZ蛋白 术后院内病死率
  • 简介:摘要Hippo-YAP/TAZ信号通路最初在果蝇中被发现,是器官发育和肿瘤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调节者。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等过程影响器官再生。近年来,对于Hippo-YAP/ TAZ信号通路在调节干细胞(SC)增殖、自我更新及分化过程中的相关机制有了较大进展。本综述拟通过介绍Hippo-YAP/TAZ信号通路在SC增殖及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调控机制及器官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应用SC治疗疾病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 标签: Hippo信号通路 YAP/TAZ 干细胞 分化 器官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胆管癌(CCA)是一种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预后极差。YAP(Yes-associated protein)和TAZ(transcription activator with PDZ binding motif)信号传导在维持肿瘤干细胞性中起着关键作用。YAP和TAZ阳性表达在胆管癌中预示着更大的肿瘤和更差的临床预后。本研究评价YAP/TAZ联合应用对预测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肿瘤医疗中心接受过根治性切除术的胆管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并通过YAP/TAZ免疫组化染色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评分。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YAP/TAZ联合应用对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胆管癌患者,男性35例、女性56例,年龄60(38~8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1.0个月,复发率为69.2%,病死率为45.1%,中位OS和DFS分别为10.7个月和8.8个月。YAP/TAZ联合阳性患者比阴性的患者TNM分期更晚(P=0.015)、分化较差(P=0.007)且CA199更高(P=0.03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YAP/TAZ组合阳性是预测根治性切除术后胆管癌患者OS(P=0.010)和DFS(P=0.028)较差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进一步亚组分析标明,YAP/TAZ联合也能有效地预测淋巴结阳性和(或)手术切缘阳性且需要辅助化疗的胆管癌患者的OS(P=0.044)和DFS(P=0.043)。结论YAP/TAZ联合能有效预测根治性切除后术胆管癌患者的OS和DFS,包括术后需要辅助化疗的高危患者。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预后 YAP/TAZ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EZO1通过YAP传导机械力学信号促进胶质瘤侵袭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标本检测: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行胶质瘤切除术的94例患者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PIEZO1表达。(2)细胞实验:不同基质硬度条件下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PIEZO1和YAP表达,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PIEZO1表达。(3)慢病毒转染后细胞实验:根据有无转染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sh-PIEZO1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增殖、侵袭实验、Western blotting实验等方式研究PIEZO1在胶质瘤增殖、侵袭中的作用;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PIEZO1敲低后YAP、FAK、β1-整合素等力学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YAP下游靶基因CTGF、CYR6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IEZO1敲低后YAP的表达。结果(1)PIEZO1表达随胶质瘤级别升高而增高,且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患者中PIEZO1表达高于IDH突变型。(2)随着基质硬度增加,PIEZO1及YAP表达增加。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0.2 kPa组相比,16和64 kPa组基质培养细胞PIEZO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IEZO1敲低后,U87细胞形态变大、触角增多,U251细胞多呈较长梭形。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PIEZO1组细胞克隆数明显减少,各时间点增殖率明显降低,侵袭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h-PIEZO1组细胞上皮标志物钙黏附蛋白E(E-cadhein)表达明显增加,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Snail及Slug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Western blotting、RT-PCR实验及免疫荧光实验发现,敲低PIEZO1显著增加了磷酸化(p)-YAP表达,降低了YAP胞核表达,下调了YAP下游靶基因Cyr61和CTGF表达,并且显著减低了β1-整合素和p-FAK水平;阴性对照组与sh-PIEZO1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EZO1通过YAP调控胶质瘤对机械信号的反应,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可以作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质硬度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 YAP
  • 简介:AbstractBackground:Histological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PNI) is of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as delayed surgical repair and longer distances to innervate terminal organs may account for poor outcomes. Low-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LiESWT) has already been proven to be beneficial for injured tissue recovery on various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iESWT on PNI recovery.Methods:In this project, we explored LiESWT’s role using an animal model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SNI). Shockwave was delivered to the region of the SNI site with a special probe at 3 Hz, 500 shocks each time, and 3 times a week for 3 weeks. Rat Schwann cells (SCs) and rat perineurial fibroblasts (PNFs) cells, the two main compositional cell types in peripheral nerve tissue,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LiESWT was applied through the cultured dish to the adherent cells. Tissues and cell cultures were harvested at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s for a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Multiple groups were compared by using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followed by the Tukey-Kramer test for post hoc comparisons.Results:LiESWT treatment promoted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lower extremities with SNI. More nerve fibers and myelin sheath were found after LiESWT treatment associated with local upregulation of mechanical sensitive 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a PDZ-binding domain (TAZ) signaling pathway. In vitro results showed that SC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LiESWT than PNFs. LiESWT promoted SCs activation with more expression of p75 (a SCs dedifferentiation marker) and Ki67 (a SCs proliferation marker). The SCs activation process was dependent on the intact YAP/TAZ signaling pathway as knockdown of TAZ by TAZ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this process.Conclusion:The LiESWT mechanical signal perception and YAP/TAZ upregulation in SCs might be one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SCs activation and injured nerve axon regeneration.

  • 标签: Low-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Schwann cells Sciatic nerve injury YAP/TAZ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硬度通过yes相关蛋白(YAP)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机制。方法在不同基质硬度条件下培养人脑胶质瘤U87细胞株,0.2、16.0和64.0 kPa 3种硬度分别代表正常大脑、胶质瘤和极度僵硬。以CCK8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AP细胞定位的改变,以实时定量PCR检测YAP靶基因CTGF、CRY61的表达,以蛋白印迹实验检测YAP及细胞增殖信号Akt、ERK 1/2的磷酸化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EMT相关蛋白Vimentin、E-cadherin、Twist的表达。在软、硬基质3D培养下检测VM形成的情况。转染shYAP慢病毒后,检测YAP干扰对基质硬度作用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间质蛋白(Vimentin和Twist)表达和VM形成的影响。结果随着基质硬度的增高,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增殖信号通路Akt、ERK 1/2的磷酸化表达增加(均P<0.05),胶质瘤细胞的YAP核转位增加,磷酸化YAP的表达逐渐下降(P<0.05),而CTGF和CRY61基因的表达均升高(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印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基质硬度的增高,EMT元件Vimentin、Twist的表达增高,上皮标志E-cadherin的表达减低(均P<0.05)。与软基质3D培养下相比,硬基质培养条件下U87细胞VM管样结构的形成增多(P<0.05)。干扰YAP的表达可减低较高的基质硬度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Vimentin和Twist的表达以及VM形成的作用(均P<0.05)。结论基质硬度可通过YAP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EMT以及VM形成,靶向调控基质硬度和YAP可能可以作为胶质瘤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质硬度 Yes相关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生成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