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T-SPOT.TB、痰涂片及TB-DNA3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3例结核病患者,同时选取45例非结核患者作为对照,应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比较其对结核病的诊断效果。结果无论结核总体组、肺结核组,还是肺外结核组,T-SPOT.TB的阳性率和敏感度(88.35%、91.43%和81.82%)以及AUC均为最高(0.875、0.890和0.842),痰TB-DNA次之,痰涂片最低;特异度比较,痰涂片最高(100%)、T-SPOT.TB次之(86.67%)、痰TB-DNA最低(77.78%);3组中TSPOT.TB与痰TB-DNA阳性率比较,χ2=15.646、6.295、10.882,P=0.000、0.012、0.001;胸水TBDNA的阳性率(93.94%)显著高于痰TB-DNA的阳性率(42.42%)(χ2=20.184,P=0.000)。结论T-SPOT.TB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胸水TB-DNA检测对于结核性胸膜炎不失为可选择的诊断方法。

  • 标签: 分枝杆菌 结核 T细胞斑点试验 痰涂片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性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约有超过一半的病例无法通过病原学检测得到诊断,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法,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TB-IGRA是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245例结核病患者,其中108例为病原学阳性,137例为病原学阴性。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TB-IGRA的诊断结果,验证TB-IGRA对病原学阴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病原学阳性患者的IGRA阳性率为92.6%,病原学阴性患者的IGRA阳性率为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01)。 结论  TB-IGRA对病原学阴性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可以作为病原学阴性结核病诊断的有效补充,有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降低传播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验(TB-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3年1月~10月就诊于我院疑似结核患者377例,其中结核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非结核患者31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TB-IGRA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男性及年龄≥60岁患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B-IGRA阳性率85.1%,高于对照组31.3%。结论 男性及年龄≥60岁的结核患者较多见,TB-IGRA在结核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可以用于辅助诊断结核病。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结核干扰素γ释放测定(TB-IGRA)用于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把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4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根据其CD4+T淋巴细胞检测计数分为三组,分别是CD4≤50cells/ul、51cells/ul≤CD4≤200cells/ul、CD4≥201cells/ul,分析三组间TB-IGR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4例诊断为HIV感染合并结核者,CD4≤50cells/ul9例(20.4%),51cells/ul≤CD4≤200cells/ul16例(36.4%),CD4≥201cells/ul19例(43.2%);CD4+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三组分别是CD4≤50cells/ul、51cells/ul≤CD4≤200cells/ul、CD4≥201cells/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诊断为HIV感染合并结核患者中,TB-IGRA阳性20例(45.5%),痰涂片阳性17例(38.6%),TB-IGRA阳性率与痰涂片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淋巴细胞计数对TB-IGRA的阳性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尤其是小于等于50cells/ul的患者TB-IGRA实验的灵敏度明显降低。

  • 标签: CD4+T淋巴细胞 TB-IGRA 艾滋病,结核
  • 简介:将个体DNA提取出来后,按一定方式进行混合,构成混合DNA样品池。这种混合DNA样品可用于病因未明的遗传性及遗传易感性疾病的研究。在研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时,发现与染色体9q的D9S922和D9S301位点有相关性。此方法比通常的连锁分析省时省力。在肿瘤相关基因或责任基因的研究、法医学的个体认定、基因突变的检测等方面均显示出实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DNA池 基因诊断
  • 简介:通过CTAB从冬虫夏草菌株和天然冬虫夏草不同部位提取DNA,并用PCR扩增进行验证,证明了CTAB适合从冬虫夏草子座、菌核和冬虫夏草菌培养物中提取DNA。首次报道1种将子囊孢子破壁直接进行PCR扩增的方法,并比较了该方法和CTAB在提取冬虫夏草DNA方面的差异。2种方法获得的DNA用于PCR扩增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 标签: 冬虫夏草 DNA提取 PCR扩增 CTAB法 子囊孢子破壁法
  • 简介:目的研究DNAIQ磁珠结合MaxwellTM16自动仪对接触DNA提取的应用价值。方法151份案件接触DNA检材95℃裂解后,采用DNAIQ磁珠结合MaxwellTM16自动仪提取DNA,然后进行DNA定量和STR分型检测,统计各种类型的接触DNA含量I、PCCT值和STR分型成功率。结果151份案件接触DNA检材中,除果核平均DNA获得量为9.51ng以外,其它接触检材的平均DNA获得量均大于10ng,烟蒂检验成功率最高为93%,果核检验成功率较低,为60%。所有DNA样品的IPCCT值均在27左右,纯度高。结论大部分接触DNA检材采用DNAIQ磁珠结合MaxwellTM16自动仪可提取到足以进行STR分型的DNA

  • 标签: 法医物证学 接触DNA DNAIQ DNA定量 STR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TB-IGRA)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在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之间,240例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同时进行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和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γ-干扰素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B-IGRA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灵敏度为89.17%,约登指数为0.892,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灵敏度为43.75%,约登指数为0.438,两种方法诊断灵敏度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40,P<0.05),从数值上看,TB-IGRA的方法高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的方法。结论TB-IGRA技术和结核抗体蛋白芯片两种方法对于结核病的诊断,都是比较简单和快捷的方法,TB-IGRA比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是一种有价值的结核病诊断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深入研究。

  • 标签: 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 蛋白芯片 结核诊断
  • 简介:90年代初,Chun等提出用胶体金代替酶作为标记物,用于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诊断。由于胶体金本身显红色,可代替显色系统,阳性反应即出现红色斑点,且不需37℃孵育步骤,检测仅2分钟,敏感性接近于Elisa方法,因此被称为“浓缩”的Elisa。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呈迅速上升趋势,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检测(涂片、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NA探针)特

  • 标签: 结核抗体 诊断药盒 金标法 应用简介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胶体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市848例结核病人标本DNA微阵列检测情况分析探讨,初步了解该样本群的检测分布状况,快速确立诊断治疗的应对方案。方法结核分枝杆菌DNA微阵列,检测全市在我院的送检标本,采用博奥公司提供的全套试剂及相应仪器,以及自备材料。结果使用结核杆菌DNA微阵列检测的848例结核病人送检标本,野生型占53.18%,双突变型占7.19%,单突变型占6.96%等。结论使用该项检测方法有效地区分临床各组的全市分布情况,及时地为临床提供预防和治疗结核的合理方案,更好地为全市预防结核工作提供合理建议。

  • 标签: DNA微阵列 耐药菌株 野生型 突变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MIA检测HBV-M与RealTime-PCR检测HBV-DNA相关性。方法分析2557份血清标本的HBV-M与HBV-DNA。结果见表1。结论CMIA检测HBV-M与RealTime-PCR检测HBV-DNA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相互替代。

  • 标签: CMIA HBV-M RealTime-PCR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间接荧光(IIF)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对抗双链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确诊或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抽取所有受试者的静脉血液4ml装入2个干燥清洁的试管内,每个试管2ml,对试管进行标记(编号、IIF或ELISA等),离心处理后妥善保存,当天进行检测。每位受试者的样品均接受IIF和ELISA的检测。结果IIF检测4例阳性,ELISA检测9例阳性,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IF和ELISA各有特点,临床检测应该灵活选择,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

  • 标签: 间接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抗双链DNA IIF ELISA dsDNA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方法学对于乙肝病毒的检测的差异及检测结果对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评价。方法:对1576例血清学标本同时用时间分辨荧光(TRFIA)检测乙肝标志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乙肝标志物和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乙肝五项指标中,TRFIA优于ELISA,HBeAg与HBV-DNA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疾病的诊疗中,乙肝五项指标优于HBV-DNA判断病情。结论:乙肝五项指标中,HBeAg最能反映病毒复制能力,不能只看五项指标,结合HBV-DNA的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感染情况以及诊疗效果。

  • 标签: []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 乙肝标志物 HBV-DNA
  • 简介:摘要:本文以“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一节为例,以情境导入引出问题、作出假说、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实验验证等步骤,加强学生对假说演绎的深刻认识,进而训练、深化和拓展科学思维。

  • 标签: 假说演绎法 半保留复制 模型构建
  • 简介:1.6个人排成一排,甲、乙二人必须相邻的排法有种.2.用1,2,3,4,5,6,7,8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八位数,其中1与2相邻、3与4相邻、5与6相邻、7与8不相邻的八位数共有多少个?3.某道路旁有10盏路灯,为节约用电,准备关掉其中3盏.已知两端的路灯不能关,并且关掉的灯不能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的关灯方法?

  • 标签: 捆绑法 插空法 隔板法 节约用电 位数 路灯
  • 简介:目的:通过我市848例临床疑似及确诊病人标本的DNA微阵列检测,了解我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采用加入0.5%N-乙酰-L-半胱氨酸优选液化和延长液化时间的方法,对实验进行优化。结果:848份标本中共检出结核分枝杆菌571例(67.33%),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20.02%,MDR-TB占结核分枝杆菌的10.68%。结论:我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DNA微阵列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能快速高效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实验的优化能提高耐药基因检出率。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利福平 基因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疾控工作中,乙肝病毒DNA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的应用效果以及选择意义,为乙肝病毒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纳入我院接诊并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早晨空腹静脉血,并分为HBVDNA组(50例,接受乙肝病毒DNA检测)以及ELISA组(50例,接受酶联免疫吸附),对两组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比较。结果:采用乙肝病毒DNA检测较酶联免疫吸附更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则需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程度而定。对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应采用乙肝病毒DNA检测及早确诊,不仅为患者病情的观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在控制传染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乙肝病毒DNA检测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疾控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