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bA2和HbF联合检测对于筛查福建泉州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应用价值,并寻找本地区的最佳截断值。方法11 428例疑似地贫患者同时行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和α、β地贫基因诊断,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型地贫的分布情况及HbA2和HbF筛查各型地贫的性能比较,根据绘制ROC曲线得出HbA2和HbF的最佳截断值。结果4591例地贫患者按携带基因类型包括α、β、αβ复合型地贫。α和β地贫最常见的基因类型分别为--SEA/αα和β654/βN 、β41-42/βN、β17/βN。绘制ROC曲线检测HbA2筛查α地贫、β地贫、αβ复合地贫、静止型α地贫、轻型α地贫、中间型α地贫的性能,得到最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984、0.936、0.499、0.731、0.956,Hb A2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5%、3.25%、3.65%、2.95%、2.55%、1.75%。结论HbA2是筛查中间型α地贫、β地贫、αβ复合型地贫效率较高的指标,联合检测HbA2和HbF可有效地检出β地贫基因携带者。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毛细管电泳 基因诊断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28例T2DM患者为T2DM组,另取同期来院体检的128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的IRT试验结果与血糖指标水平,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对T2DM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T2DM组FBG、2 hPG、HbA1c水平显著更高(均P<0.05)。与健康组比较,T2DM组空腹时及餐后1h、2h、3h胰岛素(INS)水平显著更高(均P<0.05)。ROC曲线显示,在诊断T2DM中,四者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58(0.891~0.989),较FBG、2 hPG、HbA1c、INS的AUC值0.812(0.711~0.887)、0.827(0.733~0.905)、0.809(0.711~0.883)、0.788(0.682~0.869)明显更大(Z=2.998、2.717、3.429、3.841,均P<0.05)。结论:FBG、2 hPG、HbA1c联合IRT试验在T2DM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为临床制定T2DM诊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释放试验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A1c、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作用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DN患者31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HbA1c、β2-MG联合检测,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bA1c、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特异度与敏感度为91.96%、90.13%,明显较单项检测70.25%、63.94%/79.36%、74.79%高(P<0.05)。结论:HbA1c、β2-MG联合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A1c、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作用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DN患者31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HbA1c、β2-MG联合检测,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bA1c、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特异度与敏感度为91.96%、90.13%,明显较单项检测70.25%、63.94%/79.36%、74.79%高(P<0.05)。结论:HbA1c、β2-MG联合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入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数为2),一组观察组(n=40)配合精准护理,一组对照组(n=40)配合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实践应用效果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血糖指标(空腹、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总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精准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遵医质量,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精准护理 老年2型糖尿病 HbA1c 2hPG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100例T2DM患者HbA1c达标率不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患者个人情况,检测血糖、血脂、血压等,统计患者血糖达标率情况,并对影响达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HbA1c<7%者达标率51%,血压、血脂、HbA1c三者同时达标率3%;患者病程、年龄、文化程度对达标率有显著影响,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影响社区T2DM患者HbA1c达标率因素众多,要加强影响因素控制以提升患者血糖达标率。

  • 标签: 社区 T2DM HbA1c 达标率 影响因素
  • 作者: 刘欢欢 李洮俊 楼青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内分泌科,海口 570311,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屏东 900,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内分泌科,海口 570311 楼青青现在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发展办公室,海口 5701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A1C变化趋势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关系。方法基于李氏联合诊所2002年至2014年入组并规律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3 657例,收集人口学资料、HbA1C等实验室数据,行眼底检查。计算每位患者收集数据截止时HbA1C与基线就诊时HbA1C值的差值,根据患者HbA1C的变化趋势将受试者分为3组:基线和最后一次HbA1C相差在±10%以内,为稳定趋势组;最后一次HbA1C高于基线并超过基线的10%,为上升趋势组;最后一次HbA1C低于基线并且下降幅度超过10%,为下降趋势组。结果共调查3 6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662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4%)。上升趋势组从基线时相对较理想的血糖[HbA1C(7.04±1.35)%]逐渐上升,到随访结束时HbA1C达(9.11±1.96)%;下降趋势组的HbA1C从基线时的(10.05±1.99) %逐渐下降至(7.27±1.12)%;而稳定趋势组的HbA1C从基线到研究结束时变化较小。校正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糖尿病病程、随访期间HbA1C均值、白内障等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稳定趋势组(OR=0.800,95%CI 0.645~0.992)和HbA1C上升趋势组(OR=0.706,95%CI 0.548~0.90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均比HbA1C下降趋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变化趋势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随访中血糖由理想状态逐渐上升相比,血糖由基线时较高水平逐渐降低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更高。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变化趋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选取54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HbA1c、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测定结果。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TC、TG、LDL-C、APOB以及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APOA1指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较健康者具有显著差异,且HbA1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关系明显。因此临床治疗上对糖尿病患者监测HbA1c的同时,长期监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血液流变学
  • 简介:T2DM餐后血糖HbA1c颈动脉IMT,来评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哪个指标与颈动脉IMT有更好的相关性,颈动脉多个位点测及的平均IMT的增厚糖尿病组与健康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相关性研究 血糖颈动脉 颈动脉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脂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为临床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和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5例无糖尿病的健康者。检测血脂六项和Hs-CRP。HbA1c。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A1c和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等;详细见表。结论HbA1c、血脂、和Hs-CRP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存在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联合检测 HbA1c 血脂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联合治疗对患者FCP、INS2H、P-CP2H、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中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罗格列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FCP、INS2H、P-CP2H、HbA1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CP、INS2H、P-CP2H、HbA1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添加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优化FCP、INS2H、P-CP2H、HbA1c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罗格列酮 胰岛素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变异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以及探讨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扩张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有视网膜病变(DR)组597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2 789例,平均随访4年(2~5年)。根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测量值计算其平均值(A1C-Mean)和标准差(A1C-SD),其中HbA1C变异性表达为A1C-SD。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根据A1C-Mean高于或低于7%和A1C-SD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0.76%,患者被分为4组:Q1(A1C-Mean<7%, A1C-SD<0.76%); Q2(A1C-Mean<7%, A1C-SD≥0.76%); Q3(A1C-Mean≥7%, A1C-SD<0.76%); Q4(A1C-Mean≥7%, A1C-SD≥0.76%)。结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运动、胰岛素的使用(P<0.01)、吸烟(P=0.004)为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结果显示A1C-SD(HR=1.303, P<0.01)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后发现Q4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HR=1.676, P<0.01) ,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2组患者(HR=1.437, P=0.005)发生DR的风险高于Q3组患者(HR=1.361, P<0.01)。结论HbA1C变异性是2型糖尿病患者DR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当A1C-SD总体均值>0.75%时,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比平均HbA1C更大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bA1C变异性 糖尿病,2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ALB)含量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均行HbA1c、u-ALB含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A1c、u-ALB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bA1c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低值组(HbA1c<7%,12例),中值组(7%≤HbA1c≤10%,28例)及高值组(HbA1c>10%,18例),且经分析发现,HbA1c水平升高,u-ALB水平也随之升高。结论联合进行HbA1c、u-ALB含量检测可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HbA1c u-ALB 2型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对血浆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时检测HbA1c浓度,根据HbA1c浓度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HbA1c≤6.4%;B组6.4%<HbA1c≤7.1%;C组7.1%<HbA1c≤7.8%;D组>7.8%);分别检测入院时、出院时NT-proBNP水平,并将出院时NT-proBNP水平下降率≥30%定义为治疗达标。结果1.入院时HbA1c浓度与入院时、出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性相关(r≈0.6);2.A组与B组在院期间NT-proBNP水平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在院期间NT-proBNP水平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D两组在院期间NT-proBNP水平达标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1%时,其在院期间NT-proBNP水平达标率显著增加;HbA1c水平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 标签: 2型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糖化血红蛋白A1c 氨基末端B 型尿钠肽前体
  • 简介:HBA和ACC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在华汉语项目,其教学模式已比较成熟且对美国及我国的汉语教学比较有影响。两种教学模式各有所长,通过对比分析,可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挖掘对目的语环境最大限度利用的方式,以期对美国在华汉语项目和我国的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课堂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HbA1c、空腹c肽、餐后2h c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411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别以HbA1c及血尿酸分组,观察血糖、血尿酸及c肽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的原因。结果:与平均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相比,平均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的病程、TC、TG、LDL明显升高(p<0.05),而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血尿酸明显降低(p<0.05)。非高尿酸血症组(非HUA组,血尿酸≦420 umol/L)的HbA1c高于高尿酸血症组(HUA组,血尿酸>420 u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HUA组的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均明显低于HUA组(p<0.05)。以病程、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与HbA1c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0.249、0.197。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和HbA1c呈负相关关系,与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呈正相关关系,而较高的血尿酸水平常伴随胰岛素抵抗。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酸 HbA1c 空腹c肽 餐后2h C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及变异性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江苏省某三级医院糖尿病中心接受随访且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27例,通过患者建档后平均随访19个月期间的HbA1C测量值计算HbA1C平均值(HbA1C-mean)和变异性指标,包括标准差(HbA1C-SD)、变异系数(HbA1C-CV)以及调整后的标准差(Adj-HbA1C-SD);依据随访期间eGFR的年下降率(△eGFR)分为△eGFR>5%组和△eGFR≤5%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HbA1C变异性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共176例患者△eGFR>5%,△eGFR>5%组的HbA1C-mean及HbA1C变异性均显著高于△eGFR≤5%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HbA1C-mean、HbA1C-SD、HbA1C-CV和Adj-HbA1C-SD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在校正年龄、性别、HbA1C-mean等因素后,仅Adj-HbA1C-SD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关[HR=3.32(1.68~6.57)]。结论HbA1C变异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独立相关,其中在预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方面,Adj-HbA1C-SD最为敏感。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2型 HbA1C变异性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A1c、CRP、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共两组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59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46例),对照组为单纯冠心病组(C组,53例)。比较三组血清HbA1、hs-CRP、BNP等检查结果及血脂、血压等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HbA1、hs-CRP、BN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组HbA1、hs-CRP、BNP及B组hs-CRP、BNP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5)。结论HbA1c、BNP及hs-CRP水平变化表明其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过程中,这些炎症反应因子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并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临床依据。

  • 标签: HbA1c CRP BNP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和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病。

  • 标签: HbA1c水平 u-ALB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T2DN)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