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临床诊治。方法对27例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治疗及效果分析。结果12例为急性动脉栓塞病例,手术取栓加溶栓、抗凝、解痉药物治疗效果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少。15例为急性血栓形成病例,术前溶栓效果较好,手术取栓完全。但多伴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术后加用球囊扩张和(或)支架后较少复发,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少。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风险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 标签: Fogarty导管取栓术 急性动脉栓塞 急性血栓形成
  • 作者: 王旭光 金志宏 李莉 黄伯儒 高占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7-09
  • 出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11月39卷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股动脉切开 Fogarty导管取栓术和介入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3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接受股动脉切开 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的 4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接受置管溶栓术治疗的 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对二组患者的术后通畅率、 D-二聚体水平、并发症及再狭窄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 D-二聚体水平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应用股动脉切开 Fogarty导管取栓术与介入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均有良好效果,前者术后通畅率高,后者并发症少,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各具利弊,可依据临床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取栓 置管溶栓术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组24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1例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改善不明显并行截肢手术。结论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提高了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手术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取栓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腔和双腔Fogarty导管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LEAE)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单腔Fogarty导管取栓组(SF组)(52例,55条患肢)和双腔导管取栓组(DF组)(25例,28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死亡率、截肢率、膝下动脉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踝/肱指数(ABI)、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SF组[(0.68±0.08)vs(0.17±0.16)]和DF组[(0.93±0.11)vs(0.15±0.18)]术后AB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01)。DF组的一条或以上膝下动脉开通率(78.6%vs52.7%,P<0.001)、ABI改善程度(0.78vs0.51,P<0.001)优于SF组。DF组截肢率(7.1%vs14.5%,P<0.01)、并发症发生率(20.0%vs51.9%,P<0.001)低于SF组。而DF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SF组[(143±15.8)minvs(85±13.5)min,P<0.001)]。结论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更好的选择。

  • 标签: 下肢 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 取栓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1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合并肠坏死患者行肠切除联合Fogarty导管取栓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行坏死小肠切除,一期吻合,术中同时经肠系膜断端的静脉开口插入Fogarty导管取栓。1例术后MVT复发,再次行剖腹探查、坏死肠管切除、Fogarty导管取栓,1例术后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溶栓治疗。住院时间12~42 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治疗有效率100%。术后随访1~32个月,随访过程中,无MVT复发及死亡病例。本中心认为急性MVT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检查是目前最准确的方法。对于出现肠坏死的急性MVT,肠切除联合Fogarty导管取栓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抗菌导管同普通导管应用于对深静脉导管所致感染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抗菌组(应用抗菌导管)与普通组(应用普通导管),每组45例,比较两组导管所致感染情况。结果其中抗菌组共4例患者导管培养提示阳性,但普通组共10例患者导管培养提示阳性,对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在抗菌组中,共30例患者系非肿瘤患者,其导管培养提示均为阴性,而普通组共33例患者系非肿瘤患者,其中导管培养提示阳性者为5例,对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抗菌导管尽管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率,而肿瘤患者以及免疫水平较低下的患者应用后,其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导管感染的发生能够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害,目前降低患者导管的感染率,其关键还在于临床积极预防。

  • 标签: 深静脉导管 感染 普通导管 抗菌导管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病科PICC导管留置导管移位原因和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7例置管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其PICC导管移位原因并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对策干预。结果在147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中,其中共出现21例发生导管移位,8例滞留在外周静脉,13例误入颈内静脉。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体位不当、过度活动、固定不牢、情绪紧张等。结论PICC导管留置导管移位使临床中常出现的并发症,应加强护理对策干预,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防止出现移位。

  • 标签: PICC 留置导管移位 对策研究
  • 简介: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

  • 标签: 导管 人生 快乐 悲哀 容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方法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用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50例用胶布做蝶形固定。比较两组导管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固定松动率、导管脱出率分别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46%、26%(P<0.05)。结论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比用胶布固定更有效。

  • 标签: 导管固定 中心静脉 脱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单侧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cm较为适宜.

  • 标签: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视化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腹腔穿刺引流患者91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5)与行可视化导管贴干预实验组(n=46),对比两组导管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皮肤情况观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视化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且粘贴效果较好,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可视化导管贴 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终端位置对导管留置的影响。方法对83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实施PICC置管术,观察导管终端位于不同位置时导管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与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的留置时间分别为(25.32±17.98)d和(5.60±3.10)d,差异有显著性(P〈0.01);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时,1.37%的患儿发生导管终端周围皮肤肿胀发红,而终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时,发生率为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导管终端位于上述2位置时,患儿在静脉炎、堵塞、败血症方面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终端的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置管时应尽量使导管终端置入上腔静脉。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终端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我国沿海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风能资源,属于绿色清洁能源。为高效落实海上风电相关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实施,积极落实导管架相关建造优化研究工作较为必要且重要,对此,本文主要围绕着海上风电当中多桩导管架式的基础导管架科学优化开展深入研究及探讨。本次课题研究可谓是运用到各种学科方法、基础理论及成果,并从整体入手综合研究本课题,以保证本次课题研究的客观性及精准性,期望可以为后续更多技术工作者和研究学者对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 标签: 多桩导管架 海上风电 基础 导管架 优化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内疾病中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乳腺导管内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影像特点,及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疾病诊断的优势,并分析其病理结果,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溢液乳腺疾病20例,包括乳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6例及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本组20例:乳腺常规检查诊断导管扩张4例,乳腺囊性增生2例,乳头状瘤0例,乳腺癌1例;乳腺常规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病变检出正确率40%。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诊断导管扩张6例,乳腺囊性增生2例,乳头状瘤9例,乳腺癌2例;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对乳腺导管内病变检出正确率为95%。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极高价值。对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亦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乳腺导管造影在导管内疾病及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 标签: 乳腺疾病 导管 乳腺 乳腺导管造影 乳头溢液
  • 简介:摘要:气门导管是气门发动机的导向装置,是引导发动机气门开闭运动的一个重要零件,对气门起导向作用。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和与其相竞争的材料相比, 在耐磨性与价格方面都具有优势, 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气门导管工作温度较高,润滑较差,一般用含石墨较高的铸铁或铁基粉末冶金制成,以提高自润滑性能。本文介绍了粉末冶金法生产的气门导管及其导管用铁粉的研究与生产。

  • 标签: 气门导管 粉末冶金 耐磨性 自润滑 铁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型气管导管预防兔子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兔子在颅脑手术时采取新型气管导管,对照组的兔子在颅脑手术时采取普通的气管导管。观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兔子气管导管脱落的例数、一次插管的成功率、组织水肿、牙齿脱落等并发症的情况、建立人工气道所需要的时间。结果:经研究,观察组大耳白兔[1][山万2]气管导管未发生脱落且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气道建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耳白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可以有效预防颅脑手术过程中气管导管的脱落,插管效果更好,安全性也较高。

  • 标签: 新型气管导管 颅脑手术 气管导管脱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