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为基础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的使用明显改善了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期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自从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获批后,多项研究表明这个单克隆抗体单独或与化疗联合应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疗效。Rituximab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细胞及化疗敏感性恶性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靶向治疗 淋巴瘤 综述
  • 简介:患者,女,35岁,已婚,有输血史。因车祸伤双下肢截肢术后1个月切口不愈合及失血性贫血,输血配血困难而收入我院。入院后诊断左下肢截肢术后溃疡及失血性贫血。血常规检查:RBC2.54×1012/L,PLT110×109/L,Hb50g/L,

  • 标签: KIDD血型 抗-JKb RH血型 抗-Ce联合抗体 配血困难
  • 简介:目的观察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在1次妊娠及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法对320例血型为O型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在其孕16~38周作不规则抗体筛查和IgG抗A(B)效价的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比1次妊娠的孕妇血清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增高明显。结论在产前对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特别是对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的孕妇及时做IgG抗体效价测定,对预测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ABO血型不合 产前血型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载脂蛋白(APO)B主要分布在人体血液中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约占LDL蛋白质的95%~99%,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脂质转运和被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研究证明,apoB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多数医院已开展了测定人体血液中apoB含量来判定AS的危险程度。而国内所用的试剂盒均为多克隆抗体,这给临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带来了一定的差异。为此国内许多研究单位拟想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apoB单抗细胞株通过逆转录、构建使其表达apoB单链抗体

  • 标签: 单链抗体基因 载脂蛋白B 多克隆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AS) 极低密度脂蛋白 LDL受体
  • 简介:摘要成功建立体液免疫记忆反应至少取决于两层防御机制:抵抗再感染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为既有体液免疫记忆,其依赖于长寿浆细胞(plasma cells,PCs)分泌的预存的保护性抗体;第二道防线为反应性体液免疫记忆,即病原体经历的记忆B细胞迅速重新激活以产生抗体。其中后者在防御同源病毒的再次感染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破坏免疫系统及病毒高变异特性对预防性疫苗的研发提出了挑战。因此,了解HIV诱导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的记忆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s,BCR)的特点为HIV-1预防性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记忆B细胞 B细胞受体 生发中心 广谱中和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O型血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进行分析,为ABO-HDN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85例O型血型孕妇(丈夫血型为A、B、AB型)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法,动态监测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结果285例O型血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大于64者有119例,异常检出率为41.75%。不同妊娠次数O型血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孕期动态检测丈夫非O型的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可为ABO-HDN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ABO血型 IgG抗A(B)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对女性IgM抗-A、抗-B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用盐水介质凝集法检测35例海南赴武汉地区实习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值,同时随机选取40例武汉本地实习女性大学生作为对照。结果:海南女性大学生来武汉实习前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IgM抗-A效价为224±181、IgM抗-B效价为160±96,实习3个月后IgM抗-A效价降为74±45、IgM抗-B效价降为63±32;而武汉本地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可影响女性IgM抗-A、抗-B抗体效价值。

  • 标签: 生活环境 IgM抗-A IgM抗-B 抗体效价
  • 简介:某个伟大善良的大人物遇刺的时候,每个人都记得他们当时在哪里,在做什么。甘地、教皇、撒切尔——只要你年纪够大历史在你的感官上刻下了痕迹。你可以杀死一个政治家,但是他们的思想通常都能流传下去——它们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生命。那么,数学家们的思想又要危险多少倍呢?

  • 标签: 抗体 政治家 数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IgG抗-A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患者DRVI01血浆来源的HIV-1B′亚型毒株抵抗VRC01抗体中和的机制。方法比较同期感染相同亚型且对VRC01抗体敏感的病毒序列,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可能影响VRC01中和作用的关键氨基酸,通过定点突变、不同来源膜蛋白序列交换,验证这些位点氨基酸对VRC01抗体中和作用的影响。结果位于gp120的LoopD区E279D、R282K和V5区N460A、N463Q单点突变,逆转了病毒对VRC01中和敏感性。上述2个或3个位点联合突变后的毒株与单点突变毒株比较,对VRC01抗体中和敏感性明显增强。与文献报道不同,N276糖基化位点突变并未改变毒株对VRC01的敏感性。结论具有广谱中和活性患者DRV01血浆来源的HIV-1B′亚型毒株主要通过LoopD区D279、K282和V5区N460、N463突变,抵抗VRC01抗体的中和作用。

  • 标签: HIV-1 膜蛋白 中和抗体 定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甲状腺微粒体抗体B超在产后甲状腺炎病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80名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了24个月的回访,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每1-2个月对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FT3、FT4、TSH进行检查,每2-4个月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上述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升高情况,在回访结束时,研究人员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A、B组,分别代表了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减组。这两组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都在产后5-8个月期间达到最大值,但是之后B组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却一直未能达到正常,明显超过了A组患者(p<0.05)。B超回声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为局限性、弥漫性,患者的阳性率也在产后5-8个月之后出现了最大值,在回访的整个过程中,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对诊断产后甲状腺炎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B超低回声改变与产后甲状腺炎预后并没有关系,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B超 产后甲状腺炎 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IgM测定在心肌炎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996~1998年儿科住院病人70例,分为心肌炎组20例,疑似心肌炎组25例,对照组25例,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柯联奇B组病毒抗体IgM和IgG,结果: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IgM阳性心肌炎组11例(55%),疑似心肌炎组11例(44%),对照组11例(44%),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用ELISA法测定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IgM,阳性提示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心肌炎患可以作出病因和病原学诊断,但不能以此作为临床诊断心肌炎的依据。

  • 标签: 柯萨奇B组病毒 抗体 心肌炎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式探针法在分析、分选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特异性B细胞以及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发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伯胺标记法制备HCV特异性探针;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选HCV特异B细胞,并体外通过单个B细胞抗体克隆技术从分选的HCV特异性B细胞中克隆表达抗体;应用ELISA技术和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抗体的结合活性以及中和活性。结果探针法能有效地检测HCV特异的记忆性B细胞,HCV患者探针阳性细胞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U=0.0004, P <0.0001)。通过单细胞分选HCV特异的记忆性B细胞,体外克隆表达获得6个单克隆抗体,其中有5个与HCV膜蛋白具有结合活性,2个显示具有较强中和活性。结论伯氨标记法制备HCV特异性探针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探针制备方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可用于HCV特异B细胞的检测以及分选。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中和抗体 探针 疫苗 记忆性B细胞
  • 作者: 杜崑 陈彦 王向东 张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北京 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730;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05
  • 简介:摘要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是一种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虽然通过手术的方式可以治疗并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复发。关于CRSwNP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中B淋巴细胞及其所产生的抗体在CRSwNP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鼻息肉组织中B淋巴细胞及其抗体的产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RSwNP的发病机制,进而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控制疾病症状和复发。本文就B淋巴细胞抗体产生的机制及其与CRSwNP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B淋巴细胞 抗体 鼻窦炎 鼻息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癫痫(AE)是一类由自身抗体或免疫细胞介导的癫痫,其发病机制主要为AE相关的自身免疫性抗体作用于神经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抗原,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和抑制性紊乱,从而引起癫痫发作。谷氨酸受体3B亚单位抗体(GluR3B Ab's)是一种与AE发作相关的抗神经元自身抗体,其与神经元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上的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的GluR3B亚基结合,增加细胞内Ca2+含量导致Ca2+超载,诱发能量代谢紊乱,产生有毒代谢物质损伤神经元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促使癫痫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围绕GluR3B Ab's参与AE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癫痫 谷氨酸受体3B亚单位抗体 神经元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