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Merkel细胞癌(MCC)是一种罕见但高侵袭性的皮肤肿瘤。近年来,关于MCC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PyV)是MCC研究的一大突破。MCPyV(+)MCC患者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与未感染患者有明显区别。关于MCPyV的研究不仅揭示了MCC的部分发病机制,而且有助于探索其组织起源。此外,检测MCC患者血清中的MCPyV癌蛋白抗体可获得提示预后的信息,鉴定病毒状态和MCC肿瘤的突变谱可以更好地指导用药,有助于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策略。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 简介:摘要Merkel细胞癌是一种罕见地原发于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神经内分泌癌,部分Merkel细胞癌的发生与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MCPyV)感染密切相关。由于其早期体征易被忽略且具有高度侵袭性,Merkel细胞癌在发现时有26%~36%的病例伴区域淋巴结转移,6%~16%的病例伴远处转移。伴有远处转移的Merkel细胞癌病例中,累及胸膜和/或伴胸腔积液却非常罕见。该文报道1例原发灶不明确、以胸膜受累和胸腔积液为首发体征的转移性MCPyV阳性Merkel细胞癌,胸膜活检显示细胞具有“小、圆、蓝”特点,细胞间黏附性缺失,免疫表型与其他小圆蓝细胞肿瘤重叠,在缺乏相关病史的情况下,需要与淋巴瘤、肺小细胞癌、小细胞型恶性间皮瘤、小细胞型黑色素瘤、尤文肉瘤、CIC或BCOR基因易位尤文样肉瘤等进行鉴别,这给病理医师精确诊断带来陷阱。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地区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PyV)在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采集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样本200份,并收集相应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Taq.Manreal—timePCR方法检测MCPyVLTAg基因,并经测序确认;MCPyV阳性样本同时检测常见的人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情况。结果:200份标本中共检出MCPyV阳性6例,检出率3%;感染儿童年龄从6月到5岁,其中年龄≤3岁的占83.3%(5/6)。诊断包括支气管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喘息。6例阳性样本均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A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最常见,6例阳性样本MCPyV载量均低于10拷贝/μL。结论:real—timePCR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MCPyV的感染率为3%,6例MCPyV阳性样本均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且MCPyV载量较低,不能认为MCPy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 标签: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 Merkel细胞癌( Merkel cell carcinoma , MCC)是一种侵袭性强同时容易远处转移的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死亡率较高。 MCC好发于浅肤色、慢性紫外线暴露及免疫抑制的老年患者 [1]。 MCC的诊断依赖于电镜下肿瘤神经内分泌表型的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检查。 70%MCC患者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MCPyV)呈阳性是近年来 MCC重要的进展 。 MCPyV 可以通过特异性序列或特定蛋白的免疫组化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来检测。与此相反, MCPyV阴性的 MCC通过紫外光( UV)的逐渐积累来诱导的体细胞突变。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发病机制 预后因素 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Merkel 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原发恶性肿瘤,伴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现报道舌部Merkel细胞癌1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等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Merkel细胞癌(Merkelcellcarcinoma,MCC)表现为日光暴露区域快速生长的肿瘤,最常见于老年患者和免疫抑制患者。MCC可分为病毒阳性和病毒阴性两种类型,可使用针对病毒抗原的抗体监测病毒阳性患者的复发。MCC不易诊断,且转移、复发和致死的风险高,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MCC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MCC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段、治疗、预后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MCC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瘤,预后较差,易局部复发和转移。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颌面部的Merkel细胞癌。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79岁。左侧颞部肿物10年,增大4个月。皮肤科情况:左颞部见一3.5cm×3.0cm×0.9cm半球形隆起性红色肿物,基底浸润,表面伴糜烂。肿物病理学检查:真皮内瘤细胞呈巢团状生长,瘤细胞核大,胞浆少。免疫组织化学:Syn(+),CK20(+),EMA(+),CD56(+),CgA(+),Ki-6780%(+),TTF-1(-),S-100(-),MelanA(-),HMB45(-),CD20(-)。PET-CT检查提示多个淋巴结转移灶及肝内转移灶。诊断:皮肤Merkel细胞癌伴转移。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转移 皮肤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阐明Merkel细胞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Merkel细胞癌病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后因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常见于头颈部及四肢,易局部复发并转移,癌细胞核圆形,空泡状,染色质细尘状和多个小核仁,胞浆稀少,嗜酸;免疫组化标记显示NSE阳性。本病发生与Bcl-2基因及FHIT基因有关,与P^53基因无关。结论Merkel细胞癌是起源于浅表皮肤Merkel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瘤,局部复发及有远处转移者预后差。

  • 标签: Merkel氏细胞癌 鉴别诊断 预后 病理形态 病理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erkel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特这,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病理特征:镜下见纤维、脂肪、肌肉组织内有单一一致的小、圆、蓝细胞弥漫浸润;细胞核中等偏小,核圆、卵圆,染色质细腻,未见明显核仁,胞浆少;核分裂相多见伴随灶性坏死,血管内见癌栓,侵犯颌下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Ki-67(>90%+)、CK.Pan(核旁点状+)、CK20 (核旁点状+)、Syn (+)、CD99 (弥漫+)、Bcl2(弥漫+),部分表达CgA,TTF-1个别细胞表达,均不表达CD56、CD45、Desmin、S100、Vimentin。结论:Merkel细胞癌为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很强的皮肤神经内分泌肿瘤,目前没有明确治疗手段,预后很差,需与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淋巴瘤、Ewing/PNET、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等其他小圆蓝细胞恶性肿瘤鉴别。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要点以及预后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20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诊断的10例M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检查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对10例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20、S-100蛋白、Ki-67、CD56、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等多种标志物染色。结果镜下见经典型癌细胞主要位于真皮,呈梁状、巢团状、缎带样或彩带样结构。细胞多角形,大小一致,缺乏胞质。核大、圆形、类圆形,细胞核膜清晰,染色质细而散布,核仁缺如,核分裂象约10个/50 HPF。其中1例合并肉瘤及原位鳞状细胞癌,1例合并原位鳞状细胞癌,1例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癌细胞均表达CKpan、突触素和CD56,有7例CK20呈核周逗点状阳性,6例不同程度表达CgA,2例p63弱阳性,Ki-67热点区核阳性指数为60%。结论MCC的组织形态比较复杂,正确诊断需要充分取材、紧密结合临床病史及合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需要规范手术、术后放疗和化疗形式的多模式,未来免疫治疗将可能替代传统治疗。

  • 标签: 癌,Merkel细胞 病理学,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切除皮肤肿瘤的理想术式。本文2例Merkel细胞癌患者行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切除肿瘤,随访1年余,肿瘤未复发。与传统扩大切除术相比,改良Mohs手术是Merkel细胞癌患者更好的选择。

  • 标签: 癌,Merkel细胞 Mohs外科手术 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瘤病毒SV40、BKV及JCV在健康人群外周血白细胞中的感染率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健康成人的多瘤病毒SV40-DNA、BKV-DNA及JCV-DNA血液标本各1000例,并统计分析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中多瘤病毒SV40、BKV及JCV的检出率。结果健康成人中SV40-DNA、BKV-DNA、JCV-DNA血液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3.5%、57.2%、32.1%,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瘤病毒SV40、BKV及JCV在健康成人血液标本中存在较高的感染率,证实了PBLs是多瘤病毒在体内的潜伏细胞及传播载体,应加强对多瘤病毒条件致病性的认识,积极防治、减少多瘤病毒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多瘤病毒SV40 BKV及JCV 感染率
  • 简介:悄然无声,一群病毒从——张微微张开的口中悄悄溜了进来。这是一个长长的通道,黏黏的唾液,可怕的溶菌酶夺走了入侵者的多数兵力,可惜还是被狡猾的病毒攻了进来。

  • 标签: 小学 阅读教学 《细胞战病毒》 刘香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多瘤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送检尿液宏基因二代测序的尿路感染患者共33例。采用随机扩增法、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球、华大基因公司BGI-500测序平台及BWA算法为基础的比对法等技术对尿液标本的核酸提取物进行二代测序分析,以尿标本中多瘤病毒核酸序列数>100为入选标准,分析检出多瘤病毒的类型、深度、覆盖度、丰度及序列数等参数。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验证并检测多瘤病毒DNA载量。结果30.3%(10/33)的患者尿标本中检出JC多瘤病毒,其中1例合并检出BK多瘤病毒。所有患者在检测前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但仅一例尿培养阳性。JC多瘤病毒检出的深度均值为35.9,覆盖度均值96.8%,相对丰度均值92.6%,唯一比对序列数均值为3 154。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0例患者尿中JC多瘤病毒DNA载量在5.84×103~6.55×108拷贝/ml,均值为6.82×107拷贝/ml,其中9例患者(均为免疫受损者)的病毒载量超过5×104拷贝/ml,与宏基因二代测序结果基本相符。每1 M数据中的严格比对序列数(RPM)与CD4+T细胞计数存在线性负相关(R2=0.84,P=0.004)。其中1例患者经西多福韦治疗后症状及尿检指标好转,随访尿液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查JC多瘤病毒的序列数及RPM值明显下降,实时定量PCR法证实尿中病毒DNA载量亦下降。结论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病毒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西多福韦可能是治疗多瘤病毒尿路感染的一个选择。

  • 标签: 宏基因二代测序 尿路感染 多瘤病毒 免疫受损 西多福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