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 使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 137例乳腺组织中 EphA2以及 EphrinA mRNA的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检测, 129例浸润性导管 癌组织中 EphA2阳性表达率为 73%, EphrinAl的为 80%; 8例导管内癌中 EphA2阳性表达率为 37%, EphrinAl的为 50%; EphA2EphrinAl的 mRNA表达均与年龄和 TNM分期无关 (P> 0.05),而与病理分型、癌组织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等有关系 (P< 0.05)。 EphA2EphrinAl乳腺组织中呈高表达,这可能在乳腺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EphrinAl EphA2 乳腺癌 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 (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yte receptor, Eph受体 ) 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 EphA2过度表达可导致患者细胞进行恶性增殖 ,同时促使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因此, EphA2的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指标 ,日后极有可能成 为治疗肿瘤的靶点。

  • 标签: EphA2 乳腺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化(IHC)联合使用对乳腺患者HER-2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9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效果。结果FISH与IHC检出率差异较大,其中FISH能够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HC,而IHC阴性检出率远高于FISH,两种方法合用检出正确率为100%。结论FISH、IHC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发生,具有更高的检出准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荧光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HER-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及讨论乳腺HER-2基因扩增显色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对比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3例患者均组织蜡块行免疫组化、显色原位杂交检测。结果通过比较得出CISH基因扩增与HER-2IHC(+++)表达结果符合率较高,二者明显相关(均P<0.01)。结论C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结果与IHC检测蛋白表达及FISH结果高度一致,可作为乳腺HER2基因扩增检测的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

  • 标签: 乳腺癌 HER-2 免疫组化 显色原位杂交
  •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molecule)结合,杂交后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1,2].FISH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素分子偶联的单克隆抗体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FISH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探针能长期保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不但能显示中期分裂相,还能显示于间期核.同时在荧光原位杂交基础上又发展了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染色质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探针 染色体
  • 简介:摘要无创产前检测虽已广泛普及,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作为产前诊断"金标准"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耗时且费力。荧光原位杂交作为一种借助非放射性荧光信号对样本进行检测的技术,无需细胞培养,分析周期短,能够快速诊断13、18、21、X、Y等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异常,有助于解决以核型分析为主的产前诊断服务能力不足、诊断周期长等问题。为规范国内实验室产前荧光原位杂交各技术环节,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产前筛查与诊断实验室室间质评专家委员会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评委员会特组织专家制订了本共识。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9版中国乳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指南对浸润性乳腺免疫组化(IHC)检测HER-2(++)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判读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9例浸润性乳腺患者,根据2014版和2019版乳腺HER-2检测指南IHC检测结果判读均为HER-2(++)。进一步行HER-2/17号染色体着丝粒(CEP17)双探针FISH检测,分别根据2014版和2019版乳腺HER-2检测指南对检测结果进行判读,分析2019版指南对HER-2检测结果判读的影响。结果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569例患者中,HER-2阳性139例(24.43%),HER-2阴性363例(63.80%),不确定67例(11.78%)。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569例患者中,第1组115例(20.21%),第2组9例(1.58%),第3组15例(2.64%),第4组67例(11.78%),第5组363例(63.80%); HER-2阳性130例(22.85%),HER-2阴性439例(77.15%)。与2014版指南比较,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后HER-2阳性率由24.43%(139/569)降低为22.85%(130/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94,P=0.577);HER-2阴性率由63.80%(363/569)增加到77.15%(439/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2,P<0.05)。43例IHC不完整的弱至中等强度细胞膜染色、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为HER-2(++)、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为HER-2(+)的患者,其FISH检测结果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HER-2阳性1例(2.33%),不确定6例(13.95%),HER-2阴性36例(83.72%);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43例患者均为HER-2阴性。结论按照2019版指南判读IHC检测HER-2(++)患者的FISH检测结果,部分患者由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的HER-2(++)变为HER-2(+),使FISH检测的HER-2阳性率出现小幅度降低,HER-2阴性率升高,并消除了FISH检测不确定的结果,为筛选HER-2靶向治疗获益患者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9版中国乳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指南对浸润性乳腺免疫组化(IHC)检测HER-2(++)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判读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9例浸润性乳腺患者,根据2014版和2019版乳腺HER-2检测指南IHC检测结果判读均为HER-2(++)。进一步行HER-2/17号染色体着丝粒(CEP17)双探针FISH检测,分别根据2014版和2019版乳腺HER-2检测指南对检测结果进行判读,分析2019版指南对HER-2检测结果判读的影响。结果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569例患者中,HER-2阳性139例(24.43%),HER-2阴性363例(63.80%),不确定67例(11.78%)。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569例患者中,第1组115例(20.21%),第2组9例(1.58%),第3组15例(2.64%),第4组67例(11.78%),第5组363例(63.80%); HER-2阳性130例(22.85%),HER-2阴性439例(77.15%)。与2014版指南比较,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后HER-2阳性率由24.43%(139/569)降低为22.85%(130/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94,P=0.577);HER-2阴性率由63.80%(363/569)增加到77.15%(439/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2,P<0.05)。43例IHC不完整的弱至中等强度细胞膜染色、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为HER-2(++)、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为HER-2(+)的患者,其FISH检测结果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HER-2阳性1例(2.33%),不确定6例(13.95%),HER-2阴性36例(83.72%);根据2019版指南判读,43例患者均为HER-2阴性。结论按照2019版指南判读IHC检测HER-2(++)患者的FISH检测结果,部分患者由根据2014版指南判读的HER-2(++)变为HER-2(+),使FISH检测的HER-2阳性率出现小幅度降低,HER-2阴性率升高,并消除了FISH检测不确定的结果,为筛选HER-2靶向治疗获益患者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指南
  • 简介:原位杂交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简称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在组织、细胞及染色体上检测特异的DNA或RNA序列的核酸杂交技术。Orth(1970)应用3H标记的兔乳头状瘤病毒cRNA探针与兔乳头状瘤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杂交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临床应用 核酸杂交技术 CRNA探针 乳头状瘤病毒 RNA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IHC)、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RNA原位杂交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之间的一致性。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14—2018年诊断为EB病毒相关性胃癌(EBVaGC)59例,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V+DLBCL)27例和三阴性乳腺(TNBC)30例。分别运用IHC、FISH及RNA原位杂交(RNAscope)检测PD-L1的状态。结果所有样本均成功进行上述3种方法学检测,59例EBVaGC中PD-L1 IHC阳性率为84.7%(50/59),FISH阳性率为10.2%(6/59),RNAscope显示81.4%(48/59)为高表达;27例EBV+DLBCL中PD-L1 IHC阳性率为74.1%(20/27),FISH阳性率为7.4%(2/27),RNAscope显示66.7%(18/27)为高表达;30例TNBC中PD-L1 IHC阳性率为66.7%(20/30),FISH阳性率为16.7%(5/30),RNAscope显示81.5%(22/30)为高表达。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IHC与RNAscope相关性为0.759(P<0.01),IHC和FISH相关性为0.759(P=0.040),FISH与RNAscope相关性为0.077(P=0.031)。结论PD-L1不同检测方法中,RNAscope与IHC检测一致性较强,FISH与IHC和RNAscope的一致性均较差,单纯依靠IHC诊断PD-L1状态存在误诊的可能,利用RNAscope技术可以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RNAscope是一种评价PD-L1状态的相对准确和客观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经典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具有周期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度强等特点,是检测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变异的常用工具之一。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安全管理的基础环节,是保证FISH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及时的前提。该文结合作者工作体会对如何做好FISH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了介绍,旨在提高FISH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建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phA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其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80例正常鳞状上皮中EphA2的表达情况。结果EphA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鳞状上皮(p<0.01),EphA2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和TMN分期有关(p<0.05),而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EphA2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EphA2的高表达可能提示了喉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

  • 标签: EphA2 喉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国产探针(CSP18/CSPX/CSPY探针组和GLP13/GLP21探针组)对50例羊水中的细胞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的数目有无异常,同时与50例羊水染色体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50例羊水的FISH均检测成功,与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比较,准确率为100%。但部分FISH检测结果中出现少量带有异常杂交信号的核。结论FISH技术相比羊水培养具有时间周期短,准确率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羊水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羊水
  • 简介:目的制备地高辛标记的禽OPGcRNA探针。方法将目的片段重组到T载体中,构建chOPG/pGM-Teasy重组质粒,EcORI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分别用SalI和NcoI进行酶切得到线性化DNA模板,用Sp6和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RNA探针。运用斑点杂交的方法检验探针的标记效率,并通过骨组织原位杂交反应进一步检测探针标记是否制备成功。结果成功构建出chOPG/pGM-Teasy质粒。结论获得的高效正、反义chOPGRNA探针,为进一步研究OPG在蛋鸡各组织中的表达奠定基础。

  • 标签: 体外转录 地高辛标记 chOPG 原位杂交
  •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染色体上物理定位DNA序列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流程,综述了近年来FISH技术在鱼类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如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文库的单拷贝基因的定位、核糖体基因和组蛋白基因等中度重复序列的定位、着丝粒特异序列和性别特异序列等高度重复序列的定位以及其他重复序列的定位等,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定位、性染色体鉴定及种间杂交等遗传学问题,并展望了此技术在定位鱼类经济性状相关标记或基因、性别相关标记或基因及种特异染色体标记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鱼类 基因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创立一种高通量原位杂交技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减少试剂用量,以解决当前原位杂交技术临床应用费用高通量低的痛点。方法将待检组织细胞样品制备成薄膜载片放入微孔板中,在定制的微孔板杂交仪中完成杂交反应。结果通过对乳腺和肺癌HER基因的检测证实了该方法经济高效结果可靠。结论采用薄膜载片微孔板检测系统进行高通量原位杂交可以将12个载玻片的杂交仪的检测通量提高至192个,同时单个样本节省80%的试剂用量。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对传统的骨髓细胞制片方法进行改良,探讨其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的影响,为骨髓标本FISH检测提供最佳的制片方法。采用缺口平移的方法,制作出SpectrumGreen-C-myc,PromoFluor-555-MDM2,PromoFluor-415-STK6三色荧光杂交探针。将采集到的5例骨髓标本进行2种方法制片,传统方法:用低渗的方法去除红细胞,甲醇/冰醋酸(3∶1)固定细胞后进行细胞甩片;改进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去除红细胞,细胞甩片后用甲醇固定细胞,再用2%甲醛固定细胞,将固定好的细胞进行FISH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平均荧光信号强度,背景信号强度以及荧光信号的分裂率。结果表明:在SpectrumGreen,PromoFluor-555和PromoFluor-4153个通道中,传统方法制片FISH平均荧光信号强度与背景强度的比值为4.3±0.19,3.52±0.04,3.07±0.08,改进方法为9.89±0.41,7.55±0.5,5.67±0.18,(P〈0.01);改进方法在3个通道中获得的荧光信号强度分别为传统方法的2.32,2.14和1.85倍;同时该方法减少了荧光信号的分裂率,传统方法荧光信号的分裂率分别为(15.8±1.74)%,(20.42±2.88)%,(23.2±3.02)%,改进方法分别为(8.6±1.2)%,(12.28±1.33)%,(12.6±2.56)%(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骨髓制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FISH检测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了荧光信号的分裂现象,而且该方法易于掌握,程序简单。本研究为FISH检测骨髓标本提供了一种更佳的制片方法。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信号强度 骨髓细胞制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