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解除髋关节病造成的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方法对我院骨科2006年9月~2010年8月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病人、不同训练时期的功能锻炼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并未出现关节脱位、感染、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至1年,患者假体及髋关节功能良好,均能下地行走。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帮助患者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功能锻炼指导
  • 简介:程序法治作为程序和法治有机结合的一种样式,反映了人类社会法治文明进化的一般规律及其趋势。直面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历史和现实,探讨程序法治在我国的实现,是当代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就其程序法治的现代表现而言,它除了指诉讼行为的程序和法治之外,还包括诸如选举行为、立法行为和执法行为等方面的程序和法治。概而言之,程序法治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概念,尤其是在国家这个社会共同体产生后,人们试图通过严格的程序规范并约束国家的公权力,有效维护个人的私权利,成为法治国家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同时这也是关乎法治国家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

  • 标签: 法治 程序化 实现
  • 简介: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档案工作标准程序的意义,从而提高读者对档案工作标准价值的认识程度。同时,针对我国档案工作标准程序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标准、程序制订的不系统、不统一;不能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贯彻实施力度不够等问题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简单的解决之道,以促进我国档案工作的现代发展。

  • 标签: 档案工作 标准化 程序化 理性审视
  • 简介:摘要观察我院手术室从2010年5月至2012年手术室3月1401例手术实施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以来,医护人员均严格执行了三方核查。在确认患者身份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正确后实施手术,未发生手术器械、敷料、遗留;无接错手术病人、手术部位错误、术中用药、输血及病理标本出错。降低了手术风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程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4年5月至2011年1月,我院施行125例共130次解剖程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其中男100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58岁。肿瘤位于肾上极90例,中部20例,下极20例。单侧单发肿瘤120例,双肾肿瘤5例。肿瘤直径1.0~6.0cm,平均3.0cm。术前按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0M0。结果125例患者中,5例双肾肿瘤行分期手术。125例共130次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未出现大血管或临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出现9例,其中血尿5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肾功能异常2例,经相关保守处理后痊愈。手术时间58~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90~200ml,平均120ml,术中均未输血。。肾动脉阻断时间16—30min,平均23min。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110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切缘均为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术后随访2.70个月,平均30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远期肾功能正常。结论解剖程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解剖 程序化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大厅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评估输液大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并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业务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的存在,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

  • 标签: 急诊输液大厅 风险管理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领域的不断扩大,被患者疾病所需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越来越多。目的麻醉恢复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程序管理。方法严格执行并发症观察及处理与自行整理护理工作,程序管理方案。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平稳的苏醒,护理程序管理使工作有条有序忙而不乱,更加完善专科系统的治疗与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管理更加有序。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并发症观察 护理程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方法2011年3月~2012年2月(试验组)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程序管理。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新生儿护理风险项目清单及其各种类型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入院首次护理风险评估由专业组长执行,各班风险评估及其管理责任由带班组长负责,登记此期间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缺陷及投诉情况,并与2010年3月—2011年2月做历史对照。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缺陷12例,其中皮肤损伤3起,输液外渗8起,其他1起,护理投诉8起;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41例,其中皮肤损伤12起,输液外渗25起,其他4起,护理投诉25起。两组护理缺陷及投诉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程序护理风险管理,可增加护理风险管理的预见性,避免风险评估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 新生儿病房 管理程序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患者进行自理模式护理对患者早期的恢复作用。方法将我院收住的200例剖宫产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运用自理理论护理,对照组100例患者则是进行传统护理、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显著有效。结论采用护理程序方法对剖宫产的术后护理实行自理模式利于产妇恢复,促进母乳分泌,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本领。

  • 标签: 自理理论护理程序剖宫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高龄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通过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 标签: 高龄患者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如何减轻静脉输液引起的疼痛。方法2010年10—12月入院的20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1年1—3月入院的200例病人为实验组,检验两组病人输液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护理程序可显著减少输液疼痛的发生。

  • 标签: 输液 护理程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程序方法实施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认知度,能积极做好配合,疗效显著。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住29例病人,全部用护理程序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出院3月后随访,痊愈28例,显效1例。结论患者住院期间已掌握面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对部分经济状况差的患者,针刺疗程结束后,经评估可行院外康复的,同样疗效佳。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护理 康复训练 疾病知识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更多的肿瘤患者所接受热疗的途径。方法通过对热疗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舒适护理。结果增加了热疗患者的舒适感,热疗的完成率达96.07%。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热疗的完成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肿瘤热疗 护理程序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整体护理程序在手术室的应用,加强对手术病人高效有序的管理方法。方法利用整体护理程序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和质量标准,完善各项护理目标与职责,有序的运用工作流程。结论通过对手术病人实施有效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手术的配合,降低了并发症、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避免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整体护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为了激发护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为护生步入临床做准备,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病例分析法进行授课,是外科护理学教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此教学方法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了临床与教学的完美融合。

  • 标签: 病例分析 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的转运程序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患者的院前急救就和直接入院急救的病例资料。采取心电监护,院前溶栓处理,避免干扰,保持安静,及时吸氧,镇静止痛,安全转运。结果45例患者中4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急救下,被送进医院手术室,溶栓33例,死亡7例,院前急救死亡4例,入院24小时内死亡2例,入院7天内死亡1例。院内接诊25例,溶栓18例,死亡10例,其中24小时死亡5例,住院7天死亡3例,住院10天死于合并症2例。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救治就有明显的效果,死亡率明显低于直接入院没有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

  • 标签: 心电监护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