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型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厶关系是双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平均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大量研究发现: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抑郁;病程越长越容易抑郁;糖化血红蛋白值越高越容易抑郁;并发症数目越多越容易抑郁。因此,对于女性、病程长、并发症多、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患者和家属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抑郁等疾患。同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和抑郁症状,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最简便易行的措施,不仅对缓解抑郁有益,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是有益的。

  • 标签: 生活方式干预 抑郁症状 干预措施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值 非糖尿病
  • 简介:【摘要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的同时又缺乏锻炼,致使大量高脂血症的人群出现,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

  • 标签: 高脂血症 非药物治疗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痤疮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一个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中医学认为素体阳热偏盛,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本病:肺胃湿热是痤疮发病的另一主要病机,过食肥甘厚味,则加重肺胃湿热,循经上薰,上壅于颜面,则出现痤疮,《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说;情志抑郁化火,火热与气血相搏,发生痤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严重影响痤疮的疗效,因此,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痤疮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生活方式 干预 痤疮
  • 简介:【摘 要】当前高血压已经成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高血压的主要特征之一,严重时可能还会伴随有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以下本文详细描述了容易诱发高血压病症的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并针对生活方式方面提出了一定的干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预防 生活方式 干预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改变情况,评价多专业团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在项目镇随机抽取2个农村社区为干预组,在距离项目镇较远的镇随机抽取2个农村社区为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分别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75名18岁及以上居民,以面对面问卷的形式入户调查,了解项目镇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晓情况及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共调查居民593人次,其中干预前300人、干预后293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94.0%,对照组83.1%(P〈0.05);干预组居民日均食盐摄入量估算不超过6g的比例为20.1%,对照组为5.4%(P〈0.05);干预组居民日均食油摄入量不超过25g的比例为34.7%,对照组为24.2%(P〈0.05);干预组男性居民最近1周没有吸烟的比例为38.5%,对照组为22.2%(P〈0.05);干预组居民近1月平均日饮酒量不多于25g的比例为84.0%,对照组为71.1%(P〈0.05);干预组居民1周锻炼5次以上且每次30min以上的比例为58.3%,对照组为35.6%(P〈0.05)。结论多专业机制开展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改善行为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 标签: 多专业机制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通过社区群组干预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社区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干预组188人参与群组干预,对照组234人进行常规指导,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开展前、开展后6、12、18个月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中所有指标随时间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饮酒量、吸烟量、油摄入量、盐摄入量、千步当量数、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7个方面呈线性趋势;其中饮酒量通过干预减少了5.94g/d,油、盐摄入量分别减少了4.47g/d和0.56g/d,千步当量数增加了10.10/d,SBP从(124.54±5.87)mmHg降低到(122.40±8.32)mmHg,DBP从(79.47±4.86)mmHg降低到(77.14±6.05)mmHg;而对照组中只有吸烟量、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DBP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线性趋势(均有P<0.05).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量、盐摄入量、千步当量数、BMI和DBP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且后4个方面存在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结论社区群组干预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有改善作用,同时也有控制血压的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生活方式 干预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的影响。方法2007年我院对3500例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群体检中发现约10%空腹血糖受损者,从中选出40例既往无糖尿病史,并愿意接受生活方式指导(饮食总热量制定、分配、运动量指导、体重控制、糖尿病早期知识讲座)和定期随访,40例不愿接受空腹血糖受损事实,未进行任何方式干预,愿接受免费随访作为对照组。入选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65-75岁,平均(67±3.5)岁,平均BMI(28.5±2.5);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65-75岁,平均(68±3.5)岁,平均BMI(29.5±2.5);年龄与体重指数与入选组在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入选前两组均接受两次非同日空腹血糖测试符合空腹血糖受损标准,两组均每3月来我院免费测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身高、体重一次,随访2年。结果干预组40例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明显下降,24例空腹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8例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高于正常;6例空腹及餐后均高于正常,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2例发展为糖尿病。对照组30例体重及体重指数明显增加,2例体重及体重指数下降,8例体重及体重指数无变化;1例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高于正常,6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增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33例均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都要经过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阶段,我国目前有1.48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之所以有这么多糖尿病“后备军”,其原因与近些年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相同,与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西方化、压力过大、精神紧张、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以及持续存在的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均相关,早期生活方式干预可推迟和阻止糖尿病的发生,目前糖尿病根治仍是世界难题,发展中国家要战胜糖尿病,贵在预防,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宣教糖尿病知识讲座、早期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石。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证据表明收缩压下降 10~20mmHlg 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冠心病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事件分别滅少 38%、16% 与20%,心力衰竭诚少50%以上,高危病人获益更为明显。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适用于所有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

  • 标签: 高血压病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与护理方法,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探讨了不同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心理压力等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护理案例,分析了护理人员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角色和方法。结果: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配合专业的护理,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结论: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专业的护理,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护理,血压控制,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活方式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一种慢性病管理的系统化方法。区别于传统医学,生活方式医学主要通过最佳的循证生活方式来预防、治疗和逆转慢性病。本文将介绍生活方式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定义、与传统医学的区别及展望,为国内生活方式医学学科和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生活方式医学 循证医学 产生背景 定义 发展
  • 简介:对于我们来说,保持自己尊严和自尊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首先你得有一个梦想,通过最基本的一个步骤,然后开始追求梦想。

  • 标签: 生活方式 梦想 尊严
  • 简介:近来,我国理论界对生活方式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现将情况概述如下:一、生活方式的含义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采,人们对生活这个概念也就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因此,人们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也就很不一致,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生活方式就是

  • 标签: 方式问题 物质消费 情况概述 社会生产活动 物质文明建设 经济改革
  • 简介:一个品牌产品,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要卖出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价值内涵和品牌精神,这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赋予品牌情感有一些电影,一些台词,因为让人温暖,而在现实中努力去靠近.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样,将情感与爱注入品牌当中,消费者在购买品牌时,就会被其所触动.这也是销售人员经常用到的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 标签: 品牌产品 生活方式 竞争对手 价值内涵 附加价值 销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