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找出胫骨骨折后骨形成的规律,避免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提高胫骨骨折的临床治愈率。方法对117例胫骨骨折临床X线进行研究。结果胫骨骨折具有其特殊性。内固定治疗骨形成以内骨为主,非手术治疗以外骨为主,将骨形成期分为三期,即初显骨期、有效骨期、骨性连接期。此种分期最能说明和反映胫骨骨折后骨形成的质和量。结论桥梁骨是胫骨骨折的有效骨,骨的形成与断端有无分离、部位有关。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痂期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烧伤切所引发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例烧伤切面积大于30%且在术中和术后当天输血﹥5000ml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的切创面较大以及大量输血会造成血小板的稀释,导致凝血因子的减少,从而导致患者以出血为主的并发症。结论烧伤患者大面积切时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在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的过程中,应当适时的补充血小板,减少出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烧伤 切痂 大量输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磨的术中麻醉管理。方法收集36例大面烧伤休克期磨患者,对其术中输液、气道管理、麻醉方法、麻醉用药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结果36例患者术中监测HR85~150次/分,SPO293%~99%,CVP(5±2.3)cmH2O,尿量(76±40)ml/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术后带管回ICU监护,无一例死亡。结论1.根据休克期病理生理的改变,对患者的术中丢失液体作出正确的评估,进一步抗休克治疗,以维持稳定的循环;2.因为大面积烧伤患者都存在吸入性损伤,通过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用麻醉呼吸机给予IPPV+PEEP通气,进行术中气道管理。3.对大面烧伤患者休克期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代谢快,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保证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磨痂 气管切开 麻醉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等效价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烧伤病人削植皮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择期削植皮术的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30例。全麻术后用电子自控镇痛泵行PCIA治疗,分别于术后4h、12h、24h、48h记录各时间点生命体征数值、镇痛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S组镇痛镇静效果满意并优于F组(P<0.05)且恶心呕吐反应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用于烧伤削植皮术后PCIA镇痛作用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发生率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草药刺激兔骨不连间隙骨形成的机制。方法选用标准实验新西兰大白兔66只,无菌条件下制作兔桡骨骨不连模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体外冲击波联合接骨仙桃草治疗组;B组为单纯接骨仙桃草治疗组;C组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D组为完全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各组骨生成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冲击波及治疗前后各时间段骨不连区骨生成量A组及C组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C组第2、4、6、8周比较有差异(P<0.05);B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桃草可以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后的早期就能起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为非手术治疗骨不连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协同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仙桃草 骨不连 骨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