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肌钙蛋白I诊断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同期选取60例无心脏疾患患者。对比两组肌钙蛋白I结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诊断结果数据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诊断结果数据均出现明显异常,平均达到(1.15±0.77)ng/ml。结论肌钙蛋白I可显著体现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高敏肌钙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0~1 h肌钙蛋白I(hs-cTnI)浓度及其变化对于判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并探讨流程简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需排除NSTEMI的患者。对入选患者在就诊时(0 h)、就诊后1 h进行hs-cTnI检测,按照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的0~1 h的hs-cTnI诊断流程及界值标准进行检验判定,由未参与课题设计且不知道hs-cTnI检测结果的心脏科医师按照急诊常规诊疗流程进行临床判定;以临床判定为金标准,分析指南推荐0~1 h的hs-cTnI浓度及其变化对于判断NSTEMI在中国人群中的诊断效能。对该指南流程进行简化,在不考虑胸痛时间的条件下,利用指南界值进行检验判定,并评估简化流程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 534例患者,年龄(62±12)岁,男952例(62.1%)。其中临床诊断NSTEMI患者402例(26.2%),非NSTEMI患者1 132例(73.8%)。依照指南推荐诊断及判定流程,672例(42.8%)患者排除NSTEMI,464例(30.2%)患者诊断NSTEMI,与临床判定一致率为92.4%(1 050/1 136),排除诊断的灵敏度为99.5%(95%CI:98.0%~99.9%),阴性预测值为99.7%(95%CI:98.8%~99.9%),阴性似然比为0.008(95%CI:0.002~0.335);纳入诊断的特异度为92.6%(95%CI:90.9%~94.0%),阳性预测值为81.9%(95%CI:78.0%~85.2%),阳性似然比为12.739(95%CI:10.356~15.670)。依据简化流程,675例(44.0%)患者排除NSTEMI,463例(30.2%)患者诊断NSTEMI,与临床判定一致率为92.4%(1 051/1 138),排除诊断的灵敏度为99.3%(95%CI:97.6%~99.8%),阴性预测值为99.6%(95%CI:98.6%~99.9%),阴性似然比为0.012(95%CI:0.004~0.389);纳入诊断的特异度为92.6%(95%CI:90.9%~94.0%),阳性预测值为81.9%(95%CI:78.0%~85.2%),阳性似然比为12.705(95%CI:10.328~15.630)。简化流程判定结果与指南推荐流程相比,其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15年ESC指南推荐0~1 h的hs-cTnI浓度及其变化标准判断NSTEMI的诊断流程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且在排除诊断时不考虑就诊时胸痛时间的简化流程仍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肌钙蛋白 高敏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中国人群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I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所有患者行血清cTnI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cTnI阴性组86例,cTnI阳性组14例,观察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NYHA心功能Ⅲ至Ⅳ级比例、脑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高肌钙蛋白I能有效反映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是反映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高敏肌钙蛋白I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肌钙蛋白T与胶体金肌钙蛋白Ⅰ在的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电化学发光肌钙蛋白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测定51例肌钙蛋白T和Ⅰ,评价两种方法的分析性能及测定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通过本次评价发现,胶体金法及肌钙蛋白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总符合率,且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体金法测定适用于急诊及床旁检测,肌钙蛋白T更适用于监测治疗及预后,是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性指标,同时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危险分层和其它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心肌危险性的指标。

  • 标签: 高敏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Ⅰ 胶体金法 电化学发光法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作为肌钙蛋白(cTn)的一个类型,在临床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因为具有较高的心跳功能特殊性,对心肌细胞也有坏死的敏感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危险分层、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对于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还可以应用于对新冠感染的治疗、预后判断。文章主要对肌钙蛋白I的基本生理特征,以及临床应用发展情况做出了综述。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脏损伤 心肌梗死 病毒性心肌炎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肾透析患者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名肾透析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这300名患者中男性135名,女性165名,年龄45周岁--65周岁。这300名肾透析患者3天以内分别在罗氏602、贝克曼DXI800进行肾透析结束后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有3%-4%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cTnT或cTnI的增高,然而约有2%的cTnT值增高的患者cTnI值正常。通过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台设备对于cTnT和cTnI的检测无较大差异, 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均可作为评估肾透析患者心肌损伤的依据。结论 通过对比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两台设备检测能力以及灵敏度都非常,两台设备的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结果的高低可以很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虽一些患者的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不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 标签: 肾透析 心肌钙蛋白T 心肌钙蛋白I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肾透析患者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名肾透析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这300名患者中男性135名,女性165名,年龄45周岁--65周岁。这300名肾透析患者3天以内分别在罗氏602、贝克曼DXI800进行肾透析结束后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有3%-4%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cTnT或cTnI的增高,然而约有2%的cTnT值增高的患者cTnI值正常。通过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台设备对于cTnT和cTnI的检测无较大差异, 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均可作为评估肾透析患者心肌损伤的依据。结论 通过对比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两台设备检测能力以及灵敏度都非常,两台设备的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结果的高低可以很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虽一些患者的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不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 标签: 肾透析 心肌钙蛋白T 心肌钙蛋白I 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的变化,分析cTnI水平升高对于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选择成功接受PCI手术的119例冠心病病人,监测PCI术前术后cTnI的水平,记录PCI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cTnI术前术后均正常组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8%,cTnI术前正常术后升高组为66.6%,cTnI术前升高术后升高组为57.8%,P<0.05;而急性心衰的发生率3组分别为3.9%,40.0%,46.7%,P<0.05.对于PCI术前术后cTnI水平均正常的病人,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低,而PCI术后cTnI水平升高的病人,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这种显著性差异在PCI术前cTnI水平升高的病人中更为明显(P<0.05).因此我们得出结论,cTnI对于预测PCI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肌钙蛋白I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8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高心肌肌钙蛋白I实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新鲜血清标本63例。运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比较二种方法下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入选63例标本无脂血、溶血和黄疸干扰,检测结果在二种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内,且包涵有临床决定性水平的检测值。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对同一标本检测结果经方差分析P=0.0001,T检验P<0.001,相关性R2=0.948。结论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相关性比较好,但T检验表明二种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临床使用检验结果时,不同的检测方法应注明,并使用不同的参考范围。

  • 标签: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 高敏肌钙蛋白I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高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根据hs-cTnI水平分为hs-cTnI正常组(对照组)和hs-cTnI增高组(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情况。结果hs-cTnI水平增高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对照组更为严重,并且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高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hs-cTnI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四种心血管疾病血清中HsTnT含量,统计分析四种心血管疾病HsTnT含量分别在<14ng/L,14-30ng/L,30-100ng/L和>100ng/L四种浓度范围所占的百分比。方法四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于发病后4小时和6-9小时两个时间点抽血检查HsTnT;HsTn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在Roche公司生产的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结果1HsTnT均值高低排列依次是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TnT均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疾病(P<0.01)。2急性心肌梗死HsTnT含量在<14ng/L浓度区间的比例为0,在>100ng/L区间的比例占95.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除14-30ng/L区间比例稍少外,其余3个区间的比例相差不明显;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以<14ng/L和14-30ng/L两个区间比例较大,>100ng/L区间所占比例很少;高血压组大部分在<14ng/L区间,>100ng/L区间很少。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Tn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心血管疾病(P<0.01)。2四种心血管疾病均存在心肌损伤的可能(无论30ng/L或100ng/L为判断点);无论是以30ng/L还是以100ng/L作为心肌梗死的判断点,其他三种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假阳性病例;如以HsTnT>100ng/L为心肌梗死判断点,敏感度为95.8%,特异性为68.2%。3用HsTnT判断心肌梗死,HsTnT多时间点的动态观察并结合心肌缺血的表现(症状、心电图或影像学结果),更有利于鉴别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高敏感肌钙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hsTnT)轻度升高在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就诊于我院的胸痛患者,hsTnT水平在0.001~0.030ng/mL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hs-TnT检查采用美国罗氏公司的cobase601自动检测仪检测。结果共入选45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肌酐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hsTnT较非冠心病组升高,分别为(0.014±0.009)ng/mL和(0.007±0.005)ng/mL,P=0.004。冠心病组患者hsTnT与冠脉Gensini积分相关分析:相关系数=0.418,P=0.034。结论对于疑诊冠心病的胸痛患者,低浓度的hsTnT升高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且hsTnT的值可能与冠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有关。

  • 标签: 冠心病 肌钙蛋白 冠脉造影 胸痛 患者年龄 高敏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eTnI与病毒性心肌炎(AMI)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结果508例阳性中VMA占60例,AMI占391例,共有31例出现延迟反应。结论定性检测CTNI可早期了解心肌细胞受损,有助于VMA及AMI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肌钙蛋白 固相免疫层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肌钙蛋白I(cTnI)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50例体检标本进行不同程度溶血前后的cTnI测定。结果轻度溶血后cTnI的测定值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溶血后cTnI的测定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轻度溶血对cTnI的测定影响不大,而重度溶血对cTnI的测定有影响。结论重度溶血标本会使cTnI测定结果偏高,需严格控制采集标本的质量,避免标本溶血。

  • 标签: 溶血 cTnI 影响
  • 简介:摘要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由3个结构不同的亚基组成,即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和肌钙蛋白C(TnC),它附在收缩的横纹肌细微组织上,TnI是一种结构蛋白,它与肌动蛋白及原肌球蛋白互相作用。TnI与肌动球蛋白在静止状态时相结合,抑制肌动球蛋白的ATP酶(ATPase)活性。TnC有4个能结合钙离子的结合点,当它与细胞内的钙离子结合时,能导致整个肌钙蛋白构造上的变化。肌钙蛋白放松了肌动球蛋白,让肌动球蛋白与肌浆球蛋白互起作用,而造成肌肉收缩。肌钙蛋白具有的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两种同分异构体是骨骼肌所特有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心肌所特有的,这三种肌钙蛋白的同分异构体存在着结构上的差异。心肌中的T和I亚基结构不同于其他肌肉组织,心肌钙蛋白T、I(CTNI、CTNI)由于分子量小,分别为37000和24000,所以发病后血中浓度迅速升高。

  • 标签: 肌钙蛋白 检测
  • 简介:曾有报道指出,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接受经皮冠脉介入(PCI)的患者,连续监测其发作后24h内每隔6h的肌钙蛋白T(hsTnT)浓度及峰值,可以很好预测患者梗死面积和远期预后。无论是峰浓度还是固定时间点的hsTnT浓度都与发作后48h内总肌酸激酶(CK)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比应用心肌酶峰浓度作为预测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指标,单次测定hsTnT成本更低,临床依从性也更好,

  • 标签: 心肌梗死面积 峰浓度 肌钙蛋白 冠脉介入 连续监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的急性胸痛的患者161例,所有患者均联合检测肌钙蛋白I(cTnⅠ)、心肌酶谱,确诊为AMI患者5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7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3.9%。肌钙蛋白I阳性为52例,敏感性为92.9%。其余109例非AMI患者中10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0.8%,肌钙蛋白I阳性3例,特异性为94.6%。结论心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的联合应用提高了临床对AMI诊断率,对鉴别AMI和非AMI性胸痛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克隆并表达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l)cDNA,为高效获得大量蛋白、制备抗体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人cTnI基因,重组构建pcDNA3-cTnI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HEK)293细胞,并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特异性cTnI蛋白表达.结果克隆了cTnI的全长基因,构建了pcDNA3-cTnI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地在真核细胞中获得了蛋白表达结论所表达的蛋白证明具有正确的cTnI免疫原性,为规模化制备cTnI蛋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基因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探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hsTnI)联合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5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分别检测这两组的血清m-AST、hs-CRP、hsTnI的水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m-AST、hs-CRP、hsTnI水平逐渐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高敏肌钙蛋白I 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心肌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CK-MB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7例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7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常规组。两组均做CK-MB、cTnT、cTnI检查,评估两组检查后的各项指标及不同检验指标的阳性率、联合检验阳性率。结果 相较于实验组,常规组检查后的CK-MB、cTnT、cTnI指标均明显更高(P

  • 标签: 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