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慢性缺氧动物模型中心肌组织活化转录因子6(ATF6)的表达。方法将成都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实验组在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低氧舱喂养,对照组在常氧下喂养。28 d后称量,记录心脏重量、心脏重/体重、血液学指标及检测心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量以判断缺氧状态。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检测两组大鼠左、右室心肌组织ATF6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喂养28 d后,实验组较对照组体重[(235.72±7.43) g比(307.34±8.91) g],氧分压[(47.19±2.77) mmHg比(83.61±3.45) mmHg(1 mmHg=0.133 kPa)]和氧饱和度[(67.93±7.93)%比(94.04±4.01)%]明显下降(t=33.813、23.050、16.093,P<0.05),而心脏重量[(896.53±279.48) mg比(763.77±166.45) mg]、心脏重/体重[(3.81±0.39) mg/g比(2.49±0.17) mg/g]、红细胞比积[(59.04±1.32)%比(46.42±1.09)%]、血红蛋白含量[(10.14±0.55) g/L比(4.43±0.41) g/L]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2.235、16.994、10.301、45.590,P<0.05)。实验组HIF-1α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2.48±0.47比1.00±0.07,t=17.059,P<0.05)。ATF6α(90 000)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左室(1.24±0.19)比(2.30±0.47),右室(1.20±0.26)比(2.33±0.55),t=11.452、10.174,P<0.05],而ATF6α(50 000)的表达显著增强(左室2.46±0.51比1.02±0.08,右室2.13±0.25比1.28±0.19,t=15.278、15.037,P<0.05);且实验组心肌组织中GRP78表达显著增强[左室(2.36±0.36)比(1.01±0.21),右室(2.32±0.12)比(1.28±0.33),t=17.742、16.222,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慢性缺氧动物模型,且发现在慢性缺氧动物心肌组织中GRP78和ATF6α(50×103)的表达显著增强。

  • 标签: 慢性缺氧 模型,动物 缺氧诱导因子-1α 活化转录因子6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高原反应患者心理护理措施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6月间来我医务室就诊的 90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90例患者中,有 88例患者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上升、氧合指数上升的问题,且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以及紫绀症状。为了让其积极配合治疗,还采取了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策略。 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紫绀、胸闷以及意识错乱等症状均已全部改善,经过后续治疗后已顺利登机。临登机前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由 过去的78%上升到了 99%。 结论:初进入高原地区时一定不要过度劳累,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并做好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医护人员在接诊急性高原反应病症的患者时要多考虑一下患者自身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接诊速度、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给他们相应的关怀和支持。

  • 标签: 高原反应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高海拔地区冬季施工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主要应对的问题是低氧低温、冻土以及后期的多方面问题。这篇论文首先介绍了高原地区冬季施工的重点以及难点,同时针对不同的难点,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及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官兵急进高原高原习服后两种暴露状态下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情况,为高原心肌损伤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急进高原(海拔4 300 m)和高原习服后(海拔4 300 m)的新疆某部队57名官兵纳入到试验组,同时将世居平原(海拔43 m)的42名官兵纳入到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C反应蛋白(CR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人们急进高原状态时血液中CK、CK-MB、MYO、hs-cTnI、CRP和hs-CRP的中位数分别为:168.20 ng/L、1.20 ng/L、39.80 ng/L、1.00 pg/L、0.70 mg/L和0.75 mg/L;高原习服状态分别为:135.70 ng/L、0.90 ng/L、38.80 ng/L、1.00 pg/L、0.50 mg/L和0.40 mg/L,二者的CK、CK-MB和hs-CRP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急进状态下的各指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习服状态下的CK、CK-MB、MYO和hs-cTnI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当机体急性暴露于高原环境导致其心肌标志物升高。而经过高原习服后炎性指标有所改善,但依然会导致其心肌标志物升高,心肌酶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应注意心肌保护;同时该研究为机体急进高原高原习服心肌损伤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高原 急进高原 高原习服 心肌损伤 心肌酶
  • 简介:摘要慢性炎症是一系列临床难治疾病(包括心血管损伤、炎性肠病、癌症等)的病理学基础,而缺氧是慢性炎症引起组织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组织适应缺氧具有调节作用。缺氧时,HIF-1α通过激活适应性转录反应以协调低氧组织中的氧供应和代谢活性,此过程涉及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等细胞因子的上调。调节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具有与HIF-1α类似的功能,即在低氧条件下通过改变氧依赖性脯氨酸羟化酶活性来调节缺氧状态。此文讨论了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HIF-1α与NF-κB激活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HIF-1α和NF-κB通路作为炎症性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 标签: 炎症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NF-κB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西藏高原地区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拉萨市人民医院急诊对12例15指断指患者进行了再植手术,其中机器轧伤4例,钢丝绳勒伤3例,电锯伤4例,旋转撕脱伤1例。术后常规抗生素、抗凝、解痉治疗,同时进行吸氧、保暖、禁烟和禁咖啡因等处理。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有12指完全成活,3指坏死,再植指成活率为80%(12/15)。术后随访4~1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肢(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7指,中1指,差4指,优良率66.6%(10/15)。结论高原地区断指再植难度较高,经过尽量多吻合血管、先吻合动脉缩短总缺血时间、术后吸氧和保持室温等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 标签: 断指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西藏 高原地区
  • 简介:摘 要 格库铁路 7标线路地处柴达木盆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该处地表松软,为风积 细沙;由于海拔高、风沙大,从而导致大量细沙吹到铁路道床边 及道床 上堆积,对线路 运营造成极 大安全隐患,现对芦苇方格、石方格、 HDPE板沙障防护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最好效果的风沙防护处理方案 。成功的解决了风沙对铁路 危害的问题,对同类地质灾害处理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芦苇方格 石方格 DPE板沙障 风沙防护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AdHIF-α1)在大鼠缺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中的转染情况,为AdHIF-1α治疗缺氧的BMEC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大鼠BMEC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并用含100 μmol/L二氯化钴(CoCl2)的维持培养液培养,制成BMEC缺氧模型;然后将AdHIF-1α转染入缺氧的BMEC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的转染情况。结果AdHIF-lα转染入缺氧的BMEC后,分别在12 h、24 h、48 h、72 h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HIF-lα的转染情况,结果显示,12 h开始出现少许荧光,光密度值(A值)0.13±0.01;24 h荧光表达有所增强,A值0.46±0.03;48 h荧光表达最明显,A值0.97±0.05;72 h可见荧光减弱,A值0.38±0.02;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相邻时间点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5.88、40.00、46.28,均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能成功转染至缺氧的BMEC。

  • 标签: 腺病毒科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内皮细胞 转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原寒区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复杂多变,生活物质条件艰苦,车辆维修保障周期长、难度大、要求高。本文重点研究高原寒区车辆维修保障的特点规律,车辆维修保障面临的问題及对策建议,努力提高车辆维修保障水平。

  • 标签: 高原寒区 车辆维修保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分别从育肥前期准备工作、育肥方式及育肥技术、饲草供给三个方面就高原牦牛短期育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 为高原地 区牦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以及 参考。

  • 标签: 高原 牦牛 短期育肥 技术
  • 简介:摘要:在火电机组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凝汽器属于重要的部分,但是,经过多年来的使用可以了解到凝汽器经常会出现端差偏高的现象,不利于火电机组的经济运行。因此,在凝汽器运行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端差偏差的原因,采取合理措施解决问题,提升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与使用水平,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其后续发展与进步夯实基础

  • 标签: 凝汽器 端差高 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高原环境最大特点是低氧低压、寒冷干燥、紫外线强、海拔落差大、气候多变、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卫生资源短缺。人员进入高原后,机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会产生一系列改变,对人员驻训、伤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我国主要高原地区面临着边境争端、分裂势力斗争以及地质灾害风险等重大问题,因此,高原伤病对我军战斗力生成和后勤保障构成严峻考验,开展高原环境下的伤病救治研究具有重要军事战略价值。笔者主要对高原环境下伤病诊治的现状与面对的挑战进行概述。

  • 标签: 高原病 创伤和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 本文主要利用欧洲中心 ERA-Interm 再分析 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 2014年 7月底一次高原低涡在高原生成 - 成熟 - 减弱过程 进行诊断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高原涡 生成于高原南部的偏南气流与中部的偏东气流所形成的切变流场中。并且涡区处于高层 南亚高压的偏北辐散气流下,高层的辐散、 低层辐合有利于低涡生成 。 500hPa涡度场能反应高原涡的强度变化,对应着低涡的垂直动力、热力 结构也有明显的变化;涡度方程中的辐散项对总涡源贡献最大,表明大气中低层气旋性辐合流场的维持是高原涡维持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低层涡度平流水平输送项对总涡源为负贡献,不利于低涡维持与发展。

  • 标签: 高原涡,四川暴雨,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窑居建筑作为我国最具典型和原生态的民居形式之一,其建造技术、绿色材料、优良的热工性能等方面在生态节能方面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从围护结构入手,分析墙体结构和开窗方式,以此来研究窑居建筑的保温隔热以及采光通风情况,总结出窑居建筑内在的绿色设计与技术措施。

  • 标签: 窑居建筑 围护结构 保温隔热 通风采光 生态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