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原地理环境特殊,具有高寒、低氧、低气压、紫外线强等特点,可对长期驻守的官兵身心健康和军事作业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21年5月份我单位接收驻海拔3000-5000m以上官兵3人,驻海拔5000-5569m以上官兵21人,驻训高原时间平均11-13个月。为其1个月的康复疗养针对性开展驻高原官兵职业病筛查、心理健康维护、景观治疗、水疗汗蒸、高压氧舱治疗、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多项措施,切实达到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恢复战斗力的目标。现将具体做法综述如下。

  • 标签: 高原 官兵 疗养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状况。方法选择440名高原地区官兵和非高原地区官兵进行心理状况调查,高原地区官兵为观察组,非高原地区为对照组,每组各220名,对两组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无或极轻微抑郁24人,轻度抑郁81人,中度56人,重度59人,对照组分别为118人、56人、24人、22人,两组患者抑郁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对高原地区部队官兵并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官兵心理状况。

  • 标签: 高原部队 心理状况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原地区”可以说是冰峰耸峙,雪原苍茫,这里平均海拔4000m以上,高寒缺氧,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广大驻边守防官兵常年承担着抢险救灾,反恐维稳,边境管控等急难险重的任务,很多青年官兵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身体长时间处于生理与心理应激状态,从而产生很多心理疾患,如何做好高原边防部队心理工作,培育青年官兵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增强其适应高原边防高寒缺氧环境,是高原边防部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原边防部队官兵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做一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驻训官兵不可避免的会长时间暴露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高原病、皮肤皲裂、传染病以及其他类型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对官兵的身心状态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及时明确高原驻训官兵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提升部队战斗力以及高原驻训官兵生存能力,本文将结合高原特点以及驻训常见卫生问题,明确高原驻训官兵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确保高原驻训效率以及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 标签: 高原驻训 常见疾病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高原地区环境恶劣情况复杂,高原官兵必需具备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各项军事任务。高原特勤疗养官兵由于高原脱习服反应,于普通特勤疗养员体育疗法开展不尽相同,本文从高原特勤疗养人员的特点、体育疗法的特点与应用、体育疗法的组织实施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体育疗法合理应用于高原特勤疗养人员体能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体育疗法 高原官兵 特勤疗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驻训某部官兵血压变化,分析引起改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10月由低海拔地区(海拔645m)行进至高原(海拔4700m)执行任务的某部男性官兵60名为研究对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对官兵血压进行监测,探究不同时间点官兵的血压变化情况。将官兵根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升高组和血压正常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总结官兵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时间点官兵SBP和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驻训时间延长,官兵SBP和DBP均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驻训4个月时SBP和DBP均高于1~3个月(P均<0.05)。血压升高组23例,血压正常组37例,经单因素X2检验,血压升高组年龄≥28岁、执行高原驻训任务次数≥2次、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m2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均<0.05)。结论高原驻训官兵血压随驻训时间增加而增加,同时年龄、执行高原驻训任务次数、BMI和高血压病家族史均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血压 高海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原部队官兵高尿酸血症情况调查。方法:选取某高原地区部队官兵335人2021年1月--2021年7月于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其中,分为高尿酸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官兵常见疾病发病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自行设计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疾病发病情况调查问卷,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对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中心疗养的271名高原官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状态评估。结果271位高原官兵中,平和质48例(17.7%)、偏颇质223例(82.3%)。患1种及以上疾病者198例(73.1%),其中平和质18例(9.1%)、偏颇质180例(90.9%);患呼吸系统疾病者47例,其中平和体质2例(4.3%)、偏颇体质45例(95.7%);患消化系统疾病者53例,其中平和体质1例(1.9%)、偏颇体质52例(98.1%);患皮肤病者27例,其中平和体质1例(3.7%)、偏颇体质26例(96.3%);患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者148例,其中平和体质15例(10.1%)、偏颇体质133例(89.9%)。选择偏颇体质比例最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提示高原官兵消化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存在相关性(χ2=11.32,P<0.01),其中平和质与消化系统疾病[OR=0.17,95% CI(0.040~0.726)]呈负相关(P=0.017),气虚质[OR=4.98,95% CI(2.717~9.120)]、痰湿质[OR=12.00,95% CI(5.269~27.332)]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原官兵整体健康水平欠佳,其中偏颇体质构成比最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与气虚质、痰湿质呈正相关。

  • 标签: 高原官兵 常见病 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体质 偏颇体质 相关性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久居阿里、天空地区的高原官兵,返回平原到达临潼疗养地经矿泉浴治疗前后血液有形成分的变化。方法选取在5d以内从高原到达临潼的150名官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全身浸浴方法治疗半个月,观察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矿泉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淋巴细胞比值(LY%)、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值细胞数(MXD%)、淋巴细胞计数(LY)、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均有改变。结论临潼矿泉浴对疗养期间高原官兵血液有形成分的变化有部分调节作用。高原官兵经矿泉浴疗养,能更快速适应新环境,缩短脱适应时间,促进身体更快康复。

  • 标签: 高原 脱适应 血液有形成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意识心理护理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中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应用。方法:抽取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驻训的官兵在急性高原反应(AMS)治疗中采用无意识心理护理。结果: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驻训的官兵高原反应的治疗中,全程运用无意识心理护理,无论其对高原病的正确认识,还是自我调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缩短了平均治疗天数,提高了官兵战斗力。结论:官兵在急进高原驻训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运用无意识心理暗示法,可提高官兵高原驻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 急进高原 急性高原反应(AMS) 无意识心理护理 官兵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意识心理护理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中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应用。方法:抽取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驻训的官兵在急性高原反应(AMS)治疗中采用无意识心理护理。结果: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驻训的官兵高原反应的治疗中,全程运用无意识心理护理,无论其对高原病的正确认识,还是自我调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缩短了平均治疗天数,提高了官兵战斗力。结论:官兵在急进高原驻训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运用无意识心理暗示法,可提高官兵高原驻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 急进高原 急性高原反应(AMS) 无意识心理护理 官兵
  • 简介:<正>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植树忙。4月9日上午,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卧龙山义务植树基地,彩旗飘飘,人头攒动,驻军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200多人挥锹挖坑、扶树填土、浇水灌溉,栽下了2000多棵树苗,给卧龙山添绿增彩。近年来,军分区先后协调驻张部队和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建成"生

  • 标签: 预备役人员 义务植树基地 河北省张家口市 万全县 春草 绿化荒山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原部队官兵代谢紊乱及舒张期血压降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原部队官兵代谢紊乱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在高原4000m以上,驻守时间〉1年、按照年龄、海拔不同并在5d以内到达临潼的150名男性高原官兵,对其体检资料如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脂等指标进行统计,并与200名平原组官兵进行对比。结果随着年龄及海拔高度的增加,三酰甘油(TG)、尿酸(UA)、血糖、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高,但尤以体质量指数(BMI)增加(37.33%)、UA)增高(20%)和舒张压降低(26%)为甚。结论高原官兵代谢紊乱中以高尿酸、舒张期血压降低检出率高,应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减少脂肪、蛋白摄入量,增加糖类饮食和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适量增加体能训练,定期体检,及早预防。

  • 标签: 高原官兵 代谢紊乱 舒张期血压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渐进式个体化健康管理对于高原官兵疗养中改善慢性高原病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在本院疗养的60例高原官兵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管理模式进,观察组联合渐进式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比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情况、血脂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个体化健康管理疗养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原官兵慢性高原病症状,为高原官兵及其他特勤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更有效的疗养模式。

  • 标签: 高原官兵;疗养;慢性高原病;健康管理;渐进式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原边防与驻训部队返回平原后血液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来自西北地区高原防守6个月以上官兵28名、驻训4个月官兵30名,分别在返回平原20d进行血液常规、生化检测分析,观察高原官兵返回平原后机体血液指标的变化。平原官兵30名为对照组,同期进行相同项目检查。结果高原守防部队、驻训部队与平原部队比较生化指标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尿酸、极低密度脂蛋白等有差异(P〈0.05),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血红蛋白、RBC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SD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高原守防部队较驻训部队谷丙转氨酶、肌酐、红细胞、血红蛋白、RBC压积、中间细胞比率、中间细胞数、中性细胞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SD有明显偏高(P〈0.05),高原守防部队较驻训部队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极低密度脂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明显偏低(P〈0.01)。结论高原环境对人体血液指标变化有一定影响,应高度重视高原部队官兵返回平原的健康,尤其是对长期担任守防任务的边防官兵,需要建立系统的医疗保健措施,形成规范的保障机制,对维护官兵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原 任务 官兵 血液生化 平原
  • 简介:目的:探讨留居高原不同时间官兵胆红素、血脂和酶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将140名官兵按留居高原时间分为组1(0.5-1年,n=50)、组2(2-4年,n=30)、组3(5-10年,n=30)、组4(>10年,n=30)。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结果:一组1和组2比较,组3和组4T-Bil显著下降(P<0.01)、TC增高(P<0.05);与组4比较,组1CK显著增高(P<0.01);与组1比较,组4AST增高(P<0.05)。D-Bil、TG、HDL-c、LDL-c、LDH、ALP、γ-GT和ALT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Bil减低和TC及AST增高,可能与留居高原罹患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CK增高可能与新进高原乏氧及体能训练强度有关。

  • 标签: 高海拔 胆红素 血脂 血液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 缺氧、低压、高寒等高原恶劣环境,不仅威胁着官兵的生理健康,也使心理处于应激状态。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体验式培训,具有记忆深刻、巅峰体验、良性循环等优势,在我军高原官兵中的初步应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因此,本文通过高原环境、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分析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概念、起源与发展、训练模式、在高原官兵中的应用现状四个方面总结心理行为训练的应用进展。

  • 标签: 高原 官兵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行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