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膀胱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左右,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例约为31,年龄以50—70岁最多见,平均为55岁。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占的百分比很低,为0.75%,男性占1%,女性占0.6%,大城市的死亡率为农村的2倍,男性常继发于膀胱。女性可为原发,鳞癌和腺癌占多数,手术切除后可能需尿流改道。

  • 标签: 膀胱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膀胱患者染色体畸变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患者,按照HPV感染情况分为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采用FISH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膀胱组织的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患者中HPV阳性者39例,HPV感染率为65%。HPV阳性组中3号染色体与GLP p16的畸变率分别为79.49%(31/39)与82.05%(32/39),明显高于HPV阴性组的47.61%(10/21)与52.38%(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7号与17号染色体的畸变率分别为74.36%(29/39)与66.67%(26/39),与HPV阴性组的61.90%(13/21)与71.43%(15/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的p16、Rb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18/39)与41.03%(16/39),显著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与23.8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cyclinD1的高表达率为56.41%(22/39),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K4蛋白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能引起膀胱3号染色体与GLP p16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引起细胞周期蛋白p16、Rb及cyclinD1蛋白表达紊乱,导致P16/CDK4/cyclinD1/Rb细胞周期调控通道的紊乱,其与膀胱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膀胱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每月吃3次以上卷心莱,能将患膀胱的几率降低40%左右。美国研究人员调查了275名膀胱患者与825名健康人,跟踪他们是否有吃卷心菜的习惯。

  • 标签: 膀胱癌 卷心菜 研究人员 健康人 癌患者
  • 简介:老张做完膀胱手术以后,医生告诉他,膀胱术后复发率较高,高达70%左右,要定期膀胱内灌注卡介苗,预防肿瘤复发。可老张听另一位病友说,他每次灌药后,总是尿频尿急和尿痛,有时还发烧,灌了10多次后,睾丸、附睾长了结核。听了这些话老张顾虑很大,拿不定主意了,到底灌不灌卡介苗呢?

  • 标签: 卡介苗灌注 肿瘤复发 预防复发 术后复发 膀胱内灌注 恶性肿瘤
  • 简介:膀胱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表浅膀胱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浸润行全膀胱切除术.因膀胱有多灶性、种植性等特点,故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预防膀胱术后复发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最常用的膀胱灌注治疗及术后随访.

  • 标签: 手术后 膀胱癌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尿道膀胱切除术(TURBt)后膀胱内化疗是治疗浅表膀胱(SBC)的一项重要措施。最近研究认为TUR后立即膀胱内化疗效果最好,并且对各种类型的SBC均有效。另外,化疗药有一个治疗的阈剂量,达到这一剂量即有治疗效果,超过这一剂量只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而不能提高疗效。

  • 标签: 浅表膀胱癌 治疗 BCG 膀胱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