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运动员尖末端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非手术治疗期间,如果继续重负荷、大强度运动训练,治疗效果大多不理想,而且对今后的疗效也有影响。

  • 标签: 髌腱腱围炎 髌尖末端病 治疗
  • 简介:也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多发生于跳远、三级跳远、羽毛球、篮球等跳跃类项目,应当足够的重视,充分了解的生理结构,防患于然。什么是是连接肌(即膝盖骨)与小腿胫骨之间的肌腱,当这个部位受损或出现炎症时,称为在人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腿部的正常活动至关重要,它帮助肌肉控制小腿,这样才能支撑起跳跃、踢球、骑自行车等动作。

  • 标签: 防治 三级跳远 运动损伤 生理结构 羽毛球 自行车
  • 简介:位于膝关节的前方,是连接髌骨(膝盖骨)与小腿胫骨之间的一条肌腱,起着伸膝和限制髌骨过度上滑,稳定髌骨位置的作用。当受损或出现炎症时,称为。因为它常见于需要经常跳跃的人群,故又称为"跳跃者膝"。

  • 标签: 康复训练 治疗 膝关节 髌骨 跳跃 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半肌、股薄肌重建韧带治疗陈旧性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半肌、股薄肌重建韧带治疗陈旧性断裂28例。结果术后平均三个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效果理想。结论半肌、股薄肌重建韧带治疗陈旧性断裂合理,有效。

  • 标签: 陈旧性 髌腱断裂 半腱肌 股薄肌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诊断方法在患者韧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影像学检查;研究组采用肌骨超声检查,比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及信度系数。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肌骨超声检查,韧带厚度(6.92±0.80)mm、韧带横截面积(1.45±0.30)cm2、信度系数0.92,与对照组(6.62±0.68)mm、(1.60±0.45)cm2、0.75相比较,信度系数为优秀(ICC>0.90),临床诊断结果差异较为显著,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能够准确诊断患者韧带情况,其数值科学精确、信度系数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肌骨超声 髌腱炎 髌韧带 影像学检查 信度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手术等离子射频成形术治疗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8例末端病,男27例,女1例,左侧11例,右侧17例,行微创小切口射频成形手术治疗,切口长约1.5cm,肌腱专用射频刀头行肌腱打孔,射频成形。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临床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结合VAS疼痛评分,将疗效分为优15例、良10例、可3例。结论小切口等离子射频成形术治疗末端病创伤小,操作简单,不影响肌腱的完整性和生理强度,并且可促进肌腱的生理性恢复,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新方法。

  • 标签: 髌腱腱病 微创 射频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在滑雪运动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共纳入74例患者,时间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以治疗方式分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综合康复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对于滑雪运动员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康复 滑雪运动员 髌腱炎 VAS疼痛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末端病的作用,为末端病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提供可供临床参考的方案选择,为治疗末端病提供合理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在PubMed、Medline、和CNKI数据库,分别以“patellartendon、quadricepsfemoris、terminaldisease”和“、股四头肌、末端病”为关键词,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中文,检索1995年1月—2017年11月发表的有关末端病治疗的文章。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选择近期发表在较为权威期刊的论文8篇纳入分析。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末端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快速完善和发展相关治疗方法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

  • 标签: 髌腱 股四头肌 末端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神经性因素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处的分布特点。方法将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患儿手术切除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进行病理分析,常规石蜡包埋。石蜡标本,从输尿管切缘处开始切片,每个病例依次于切缘处、1/4处、2/4处、3/4处分别薄层切片(3um)(A,B,C,D组),进行病理分析。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分布。分析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在各组中的分布以及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为A组>B组>C组>D组,距切缘越远越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证实神经性因素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手术中,可考虑通过冰冻切片检查输尿管离断处切缘平滑肌中神经纤维情况,从而充分切除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以减少术后的复发。

  • 标签: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神经纤维 分布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供区不适的防治方法。方法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其中采用自体移植9例,余21例使用同种异体重建,均在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术后予科学的康复训练。经随访3-26月,以临床检查(前抽屉试验、Lachman实验、轴移实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来评估疗效。结果9例采用自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经过术中供区植骨、与异体移植重建一致的康复训练,短、中期随访膝关节稳定性无明显差异。自体移植9例患者中出现2例膝部皮肤麻木,1例跪地疼痛,2例膝行疼痛,供区不适的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相比明显降低。结论植骨修补供区表面缺损,结合康复锻炼可减少自体移植术供区的不适症状,尤其膝部疼痛明显减少。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髌骨植骨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肌移植重建内侧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4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半肌移植重建内侧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髌骨脱位未再复发。轴位X片示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平均91.5分。结论半肌移植重建内侧股韧带,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

  • 标签: 髌骨脱位 半腱肌 内侧髌股韧带
  • 简介:心脏瓣膜索断裂临床较少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心脏瓣膜 腱索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上移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挛缩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4例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挛缩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58岁,平均4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43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分类均为横断骨折,髌骨移位3—5cm,平均4.1cm。采用克氏针在上髌骨骨折块行骨牵引1~2周恢复股四头肌长度后,行胫骨结节上移双克氏针钢丝环绕和(或)髌骨爪固定术。结果4例患者术后获24~47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3.6个月(平均5个月)愈合。根据Bǒ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本组患者术前评分均为差(〈20分),末次随访时优2例,可1例,差1例。结论胫骨结节上移术可有效弥补挛缩长度,改善髌骨的运行轨迹,减少股关节的接触压力,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挛缩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髌骨 骨折 髌韧带 挛缩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骨复合体治疗陈旧性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20例陈旧性韧带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同种异体骨复合体治疗加石膏托外固定;观察组行同种异体骨复合体加双带线锚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萎缩情况及X线片。结果观察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股四头肌萎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骨复合复合体体治疗陈旧性韧带断裂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

  • 标签: 双带线锚钉 同种异体髌腱骨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