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其中骨髓转移因诊疗难、预后差逐渐引起临床重视。警惕胃癌骨髓转移的早期征象,确定诊断后积极对症治疗,条件允许时尽早行病因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回顾性研究阐述胃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点,但最佳治疗方法尚未得到系统论证。本文将对胃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征与诊疗进行综述。

  • 标签: 骨髓转移,胃癌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肾上腺是恶性肿瘤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大部分肾上腺转移灶尚未完全破坏肾上腺组织,因此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诊断肾上腺转移瘤的主要方法主要有CT、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目前,对于各类原发肿瘤肾上腺转移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随着认识和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指征也随之变化。本文主要对近年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患者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 )过程中骨髓抑制程度与骨髓照射剂量及体积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放疗科收治的宫颈根治术后行全盆腔IMRT的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骨髓进行限量的IMRT (BMS-IMRT )组[共56例(其中,行单纯放疗的有31例,行同步放化疗的有25例),年龄(43.03±4.49)岁]和未限量的IMRT组[共53例(其中,行单纯放疗的有21例,行同步放化疗的有32例),年龄(42.72±5.23 )岁],2组均在放疗计划系统勾画照射范围内的骨髓,包括腰骶椎、髂骨、坐骨、耻骨及近端的股骨。观察2组患者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情况、骨髓照射体积与剂量及放疗过程中骨髓照射体积、剂量与骨髓抑制程度的关系。2组间的计划靶体积剂量学、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参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骨髓抑制程度、白细胞计数(WBC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宫颈患者术后IMRT过程中骨髓抑制程度与骨髓照射体积、照射剂量相关,BMS-IMRT组与IMRT组计划靶体积剂量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220~2.923,均P>0.05 ),在2组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参数对比中,骨髓的V20(≥20 Gy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V40(≥40 Gy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直肠V45(≥45 Gy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D2%(近似最大剂量)及小肠D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96~2.917,均P< 0.05 )。2组间WBC及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6.813 ,P=0.035、0.033 ),血小板、RBC及血红蛋白的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5、0.006、1.419 ,P=0.825、0.938、0.492 )。对于行单纯放疗的患者,2组的WBC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9,P=0.008),而对于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2组的WBC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 ,P=0.786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无论是在行单纯放疗还是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中,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741、1.523,P=0.093、0.217),2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69、1.845、1.158、0.610,P=0.544、0.398、0.560、0.558)。结论宫颈患者术后在行全盆腔IMRT的过程中,WBC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与骨髓照射剂量及体积呈正相关,在行IMRT时应对骨髓进行保护及限量。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骨髓限量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所有癌症患者中约20%有脑转移,而引起脑转移原发肿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或肾细胞。肿瘤脑转移目前仍是导致晚期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即便肿瘤的多模式治疗获得了进展,但预后仍较差。本文报道本院1例肺类转移病例,为丰富相关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类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脑转移
  • 简介:摘要宫颈的主要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较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肺、肝、骨骼等,宫颈胸膜转移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宫颈发生胸膜转移并快速进展导致死亡的病例,以提高对少见部位转移的宫颈的重视。

  • 标签: 宫颈肿瘤 胸膜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伴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初诊时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显带的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伴骨髓转移的NB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分析预后,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结果1.共120例患儿,男74例,女46例,≥18个月者98例(81.7%)。染色体正常组60例,其中56例(93.3%)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Ⅳ期,余4例为INSS-Ⅳs期;低危(LR)2例,中危(MR)9例,高危(HR)49例(81.7%);7例患儿MYCN基因扩增。染色体异常组60例患儿均为INSS-Ⅳ期,MR 1例,余59例(98.3%)均为HR,14例MYCN基因扩增。2.染色体异常患儿60例中单纯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者分别为4例、14例,42例患儿同时合并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数目异常方面,21号、10号、11号染色体缺失最为常见;结构异常方面涉及11q、1p、3p区段的异常发生率高。3.染色体正常组患儿随访时间为4~44个月,17例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染色体异常组患儿随访时间2~42个月,其中31例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所有患儿3年累积总生存率和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0.0%、48.4%;染色体正常组患儿3年累积生存率为74.2%,3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为65.7%;染色体异常组患儿3年累积生存率为47.5%,3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为24.9%;出现进展或复发患儿染色体数目异常以10号染色体缺失常见,结构异常以11q、1p、2p区域较多。结论NB患儿肿瘤细胞染色体异常率高,但重复率低,个体间差异明显。10号染色体缺失、11q、1p、2p区域结构异常可能为提示NB预后不良因素;通过骨髓标本进行肿瘤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行,可为更精准的危险度分层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女性生殖系统,尤其卵巢是易于发生消化道肿瘤转移的部位。部分转移性黏液性肿瘤可能形态非常温和,形似卵巢原发黏液性囊腺瘤或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使得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存在困难,黏液性肿瘤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尤其充满挑战。胃肠道肿瘤转移至卵巢相对常见,胆囊转移至卵巢则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65岁女性发生胆囊转移至卵巢,并广泛累及女性生殖系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RMS)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收治的1例RMS骨髓转移合并肿瘤出血患者的诊治经过,同时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57例RMS骨髓转移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58例RMS骨髓转移患者中有血细胞计数资料25例,其中2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表现,17例患者发生血小板降低引起的出血。总体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0个月(0.4~165.0个月),其中明确存在骨髓抑制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7个月(0.4~50.0个月)。结论RMS骨髓转移常合并骨髓抑制表现,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贫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预后情况极差,多学科协作进行挽救性化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骨髓转移 骨髓抑制 预后
  • 简介:摘要乳腺梭形细胞是化生性的一种组织学亚型,发病率低,恶性度高,远处转移以肺转移最常见。乳腺梭形细胞发生胃转移罕见,该文报道1例72岁女性乳腺梭形细胞转移的病例,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 作者: 1马松波 2晁学娇 3鲍山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0-09-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17期
  • 机构: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普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手术室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 简介:【摘要】乳腺浸润性导管属于乳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为明显,大多是通过体检或者筛查发现,之后经过病理组织检查进行确诊,并且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等对症治疗,受病理分型、分子标志物、疾病分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即使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也有复发或者转移了几率,一旦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将大大缩短。本次案例中出现的是胃转移,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并且在临床影像学及胃镜检查中均缺少特异性,与原发性胃癌相比,在临床上鉴别比较困难,不利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院 2020-07-06收治的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就行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胃转移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透明细胞性肾细胞(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是一种由胞质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转移部位多见于骨、肺等,但转移至鼻腔比较罕见,鼻腔转移者临床症状多为肿瘤压迫症状,如鼻塞、鼻出血、视力受损,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也无特异性,确诊只能依靠病理诊断。该类疾病临床特点不明显,所以临床医师在遇到类似患者时,要警惕该类疾病,最好取活检做病理诊断,尽可能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鳞状细胞占全部宫颈的80%~85%,其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转移方式可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转移,但宫颈鳞状细胞转移至卵巢极为少见,诊治也较困难,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个案报道均为术前按宫颈标准治疗,术后通过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为卵巢转移。本例患者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均无法确诊原发灶,为术后确诊宫颈鳞状细胞转移卵巢,诊治过程困难。

  • 标签: 宫颈肿瘤 卵巢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宫颈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1/3属于中晚期,治疗手段以放化疗为主。尽管手术在晚期转移性宫颈患者中应用受到限制,但是有选择性地在这部分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文章将对晚期转移性宫颈患者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论述,同时将重点介绍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器官清除术的应用。

  • 标签: 晚期转移性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腔器官清除术
  • 简介:摘要转移性精囊临床少见,肾透明细胞转移至精囊腺的病例在临床中更加罕见,在临床工作中难以与膀胱、前列腺和直肠肿瘤相鉴别。2017年1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1例肾透明细胞转移至左侧精囊腺患者,应用腹腔镜技术切除精囊转移肿瘤。术后规律行膀胱灌注及口服舒尼替尼治疗,随访19个月,精囊及周围组织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癌,肾细胞 精囊癌 透明细胞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盘内绒毛膜(IC)是指发生于妊娠期胎盘部位的绒毛膜,是妊娠期绒毛膜的罕见亚型,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描述了1例确诊为IC合并胎儿肠道转移的病例,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建议对IC不合并转移者随访观察;对IC合并转移者早期积极化疗,以获得长期缓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