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踝关节融合钉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的改良混合搬运技术与传统搬运技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髓炎伴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累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髓炎伴缺损的患者资料。根据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分为2组:改良组14例(接受踝关节融合钉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的改良混合搬运技术治疗),男9例,女5例;年龄为(39.4±7.3)岁;传统组20例(接受传统搬运技术治疗),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1.2±6.6)岁。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固定戴架时间(EFT)、外固定指数(EF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末次随访时根据Ilizarov技术研究和应用协会(ASAMI)标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评估缺损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根据Paley分类标准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34例患者术后获18~32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改良组EFT[(3.9±1.6)个月]显著短于传统组[(9.8±2.2)个月],EFI[(0.48±0.09)个月/cm]显著低于传统组[(1.42±0.32)个月/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SAS评分[(48.1±4.7)分]显著低于传统组[(61.2±6.2)分]、人均并发症数[(0.8±0.4)种/例]显著少于传统组[(1.4±0.3)种/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愈合结果和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患者满意分别为13、12例,不满意分别为1、8例;Ⅱ级钉道感染分别为1、8例,未发现分别为13、12例;Ⅲ级钉道感染分别为1、9例,未发现感染分别为13、1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与传统搬运技术相比,踝关节融合钉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的改良混合搬运技术在治疗胫骨远端节段性缺损方面展现出更好的效果,具有EFT短、EFI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髓炎 硫酸钙 骨搬运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大段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8—2015-08采用搬运技术治疗的下肢大段缺损59例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59例均获得平均25(13~48)个月随访。未出现再次骨折、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出现膝关节受限23例,踝关节受限22例,断端不愈合11例,对线不良8例,皮肤软组织嵌顿7例,钉道感染7例,疼痛难以耐受4例,固定钉松动3例,成不良2例。并发症经过手术调整和积极护理均得到对症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结论搬运技术是治疗下肢大段缺损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护理也较复杂。术前积极宣教,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术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预防并发症发生。如出现并发症,积极护理。而搬运患者出院后患者及其家属较高的依从性是手术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

  • 标签: 下肢 大段骨缺损 骨搬运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行搬运技术治疗肱骨大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治疗的9例肱骨大段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1~41岁,平均29岁。缺损原因:外伤导致缺损2例,慢性骨髓炎6例,骨肿瘤1例。缺损长度4.2~9.0 cm,平均5.9 cm。手术安置单边外固定支架,术后7~10 d定期调整外固定支架行搬运,逐步恢复肱骨长度,复查X线片见有3~4层皮质后,可拆除外固定支架。记录肱骨延长长度、延长率、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15个月上肢功能评分(DASH)。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36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延长长度平均5.9 cm,延长率平均26%,平均愈合指数为31 d/cm。愈合时间平均8.3个月,外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平均10.8个月。DASH评分从术前的(25.0±2.4)分改善至术后15个月的(12.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肱骨大段缺损均得到良好的矫治,除1例暂时性的桡神经麻痹外,其他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肩肘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行搬运治疗肱骨大段缺损可较快治疗缺损,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

  • 标签: 肱骨 骨延长术 外固定器 大段缺损 Ilizarov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Ilizarov搬运技术治疗胫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胫骨缺损患者,对其实施Ilizarov搬运技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患者实施Ilizarov搬运技术之后进行6-24个月随访,有1例对接端愈合不良,有1例胫骨远端感染,有2例对线不良,有4例钉道感染,所有患者在实施针对性治疗之后均恢复.结论:给予胫骨缺损患者Ilizarov搬运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期间还是存在疗程长,操作复杂以及复查次数多等症状,因此需要加强对该治疗技术的研究,降低并发症.

  • 标签: Ilizarov骨搬运技术 胫骨骨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lizarov搬运技术治疗胫骨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74例行Ilizarov搬运技术治疗的胫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使用Ilizarov搬运技术治疗的胫骨缺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Ilizarov骨搬运技术 胫骨骨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治疗有效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创伤后感染性缺损应用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下肢创伤后感染性缺损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例,分别给予传统人工假体治疗、搬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关节功能评分、缺损长度以及软组织缺损面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92.03±19.23)分、(85.44±16.00)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84.28±21.70)分、(91.02±14.00)分较对照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76.00±18.13)分、(72.40±15.11)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71.77±20.40)分、(84.55±12.00)分明显升高;观察组缺损长度(0.38±0.13)cm、软组织缺损面积(0.68±0.19)cm2较对照组缺损长度(1.64±0.64)cm、软组织缺损面积(1.70±0.71)cm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创伤后感染性缺损患者应用搬运技术治疗后,关节功能、缺损长度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下肢创伤 骨搬运技术 感染性骨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中给予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 方法 将 2016 年 6 月 -2019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30 例患有 胫骨慢性骨髓炎 的患者采用奇偶数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 15 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搬运技术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 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常规组的 治疗总有效率为 60.00 % ;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较为显著,两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搬运技术治疗方法显著,既可以有效改善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

  • 标签: 胫骨慢性骨髓炎 骨搬运技术 常规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对采用搬运术治疗缺损或慢性骨髓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搬运术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如术前予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后控制搬运速度和指导督促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等。[结果]31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接受搬运术的病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手术、积极康复锻炼,达到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均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骨缺损 慢性骨髓炎 骨搬运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缺损患者使用IIizarov外固定架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共抽取52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入我院接受救治,所有患者均选择IIizarov外固定架搬运技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52例患者搬运长度理想,愈合时间、骨架佩戴时间较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IIizarov外固定架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和缺损效果理想,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安全度,要重视。

  • 标签: 胫骨骨折 术后感染 骨缺损 II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搬运术与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股骨骨折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03月-2021年04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股骨骨折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予以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搬运术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评分及痂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并缺损治疗中应用搬运术,可优化患者康复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搬运术 自体髂骨移植手术 股骨骨折并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Ilizarov搬运技术结合抗生素水泥间隔物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58例胫骨感染性不愈合患者资料,男38例,女20例;年龄18~51岁,平均29.4岁;静息感染27例,活动感染31例;受伤至此次手术时间为6~50个月,平均30.5个月.首先进行感染段切除、抗生素水泥间隔物植入,然后行Ilizarov搬运技术治疗缺损.软组织缺损较多无法闭合者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或断端适度短缩后行植皮覆盖或皮肤牵张术.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与功能评分方法及患者满意度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4~63个月(平均31.6个月)随访.所有创面均获良好软组织覆盖.延长长度为6~15cm,平均9.2cm.愈合指数为31d/cm;带架时间为8~31个月,平均10.6个月.末次随访时Paley骨折愈合评分结果:优30例,良23例,可5例,优良率为91.4%;Paley功能评分结果:优28例,良18例,可12例,优良率为79.3%.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35例,满意18例,一般5例,满意率为91.4%.18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5例患者出现膝关节伸直受限,4例患者出现马蹄足畸形,1例患者出现断针.所有患者感染均治愈,双下肢等长,无感染复发.结论Ilizarov搬运技术结合抗生素水泥间隔物可重建缺损、避免感染复发,是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骨髓炎 骨折 不愈合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黏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横向搬运技术对糖尿病足的治疗疗效。方法:我院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5月到2022年度6月期间。我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选用的治疗方法是胫骨横向搬运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对照组30例,选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常规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 糖尿病足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搬运术与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股骨骨折并缺损的效果。方法 入组对象总计60例,均为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并缺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选择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的30例纳入对照组,接受搬运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骨折并缺损选择搬运术治疗可优化各项指标,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运用和推荐价值。

  • 标签: 骨搬运术 自体髂骨移植手术 股骨骨折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例小腿开放性损伤合并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1.8岁(16~52岁).7例患者开放性骨折均为GustiloⅢB型,其中3例合并感染,下肢严重创伤评分平均为4.8分(4~6分).清创后小腿软组织缺损面积平均为30.4cm2(12~70cm2),胫骨缺损长度平均为9.2cm(4~17cm).4例近中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远端截向近端搬运修复,3例中远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近端截向远端搬运修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或碘伏纱布填塞.结果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9.3个月(9~36个月)随访.7例患者缺损全部获愈合,其中5例一期愈合;2例搬运到位后对接端出现不连,植后愈合.愈合指数(愈合时间/缺损长度)平均为1.8个月/cm.7例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6例一期愈合,1例植皮后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3.3个月(2.5~6.0个月).本组2例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1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结论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移植 胫骨 创伤和损伤 外固定器 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对胫骨干骺端缺损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行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的胫骨干骺端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量表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行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的胫骨干骺端缺损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负性情绪,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缺损 骨搬运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硫酸钙结合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治疗的50例患者,分别给予对照组传统人工假体治疗,观察组搬运技术+抗生素硫酸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对关节功能评分、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以及不同时间节点炎症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髋、膝、踝关节功能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各时间节点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抗生素硫酸钙+搬运技术治疗能提高关节功能,控制感染改善缺损长度。

  • 标签: 下肢创伤 骨搬运技术 感染性骨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对采用搬运术治疗缺损 和 慢性骨髓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搬运治疗下肢长干缺损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下肢长干缺损患者10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51例实施单边外固定支架搬运治疗。结果观察组膝关节评分、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边外固定支架搬运治疗下肢长干缺损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骨搬运 骨缺损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比搬运和抗生素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性不连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临床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胫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性不连老年患者7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搬运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对位对线情况、愈合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折位置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135±17)vs(146±12)min],AKS膝关节功能评分[(165.7±15.2)vs(123.7±18.1)]和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88.6±3.6)vs(77.6±5.4)]提高,愈合指数[(42.0±2.0)vs(43.3±3.0)d/cm]降低,临床有效率高[61.1%(22/36)vs47.2%(17/36)],感染发生率低[5.6%(2/36)vs25.0%(9/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搬运技术能够促进胫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性不连老年患者的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骨折 感染性骨不连 骨搬运技术
  • 简介:一天。天气晴朗。一只小蚂蚁在绿油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根骨头。这可是一顿美餐啊!他想,要是能把它搬回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就太好了!他立即赶回家。告诉大伙儿:“我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根大骨头,我们大家去把它搬回来,好吗?”

  • 标签: 骨头 搬运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