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作者从几个不同方面论述了建筑风水文化在建筑学中的特殊价值,可供业内从事专业设计人员借鉴。

  • 标签: 建筑风水 文化 传统文化 建筑学
  • 简介:养鱼虽然能旺家运,但也有特殊的风水禁忌。先从阳宅风水来看,居家附近若有水塘或泳池或清澈小溪,可营造居家舒适的气息,若在旺财旺丁的位置,还可以使家内的运势随之而生。

  • 标签: 风水 放置 鱼缸 居家 养鱼
  • 简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虽然其科学性仍饱受争议,但其数千年来应用于建筑领域却是不争的事实。风水学的自然有机体理念,其所强调的理气,求曲,对称等理论,对园林项目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风水 园林 借鉴
  • 简介:园林与风水理论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台州几个城市园林为例,从园林选址、园林规划、园林造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简单论述园林中渗透的风水理论。

  • 标签: 风水 台州市 园林选址 园林规划 园林造景
  • 简介:从风景园林与风水学的联系看,植物配置应力求回归自然、崇尚自然,顺势而为、因地设计,空间布局对称均衡,顺时顺气,讲究景观结构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 标签: 风景园林 设计 风水学
  • 简介:浙江古塔是浙江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建筑形式。明清时期兴起的风水塔,在浙江省的传统村镇中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在民间,素有"无县不塔,村村见塔"之说。浙江浓厚的吴越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造就了古塔的浙江风格及艺术文化内涵。而在当今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村镇中风水塔建筑艺术的保护和继承正面临着危机。在分析归纳古今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传统村镇中风水塔的建造功能、目的出发,总结出浙江传统村镇风水塔的造景模式。系统地研究浙江风水塔的理景艺术对当代的历史园林遗产保护、汲取古代经验、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风水塔 造景模式 风景园林
  • 简介:风水蚀复合区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区域的东面与南面毗邻水蚀地貌形态,东南界为沙漠化土地发生、发展的东南界;区域的西面与北面与风蚀地貌形态接壤,西北界为旱作农业的西北界。复合区包括74个县(旗),面积42.77万km^2,总人口2400万(2004年)。主要生态问题为:沙漠化持续发展,沙尘暴频发;土地退化严重,承载力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复合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表现为风水蚀在时间上交错,空间上叠加。受侵蚀营力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制约,水土流失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26万1517.35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1.14%;复合区每年流失土壤11.97亿t,其中水力侵蚀量5.55亿t,风力侵蚀量6.42亿t。近20多年来,复合区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侵蚀强度有所降低。随着国家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预计在未来的十到几十年,复合区的水土流失态势将呈现逐步逆转的趋势,但局部的水土流失状况依然很严峻。风水蚀复合区水土流失治理要以预防为主、保护领先为原则,生物措施、农业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把国家的生态需求与农户的经济需求相结合,依法协调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量。根据风水蚀复合区现状,提出了一些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复合区黄河粗泥沙综合治理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大大减少进入黄河的粗泥沙量,风水蚀复合区水土流失状况可以得到改善。

  • 标签: 农牧交错带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对策 风水蚀复合区
  • 简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传统村落一步步走向灭亡,而传统村落中具有人文景观和生态意义的古树林也逐渐消失。本文以蕉园村的古树林为例,建议通过建设乡村公园的做法可将古树林更好地保护起来,还可以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的生态景观空间。

  • 标签: 古树林 乡村公园
  • 简介:本文从中国传统风水观的角度出发,采用模型分析法,论证了北京城区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巧妙之处,并将其应用于芳香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结果表明:北京城区老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1)尊重植物生态习性,充分利用山水地形,为植物的生长创造出有利的微气候条件;(2)重视植物与周围景观要素的融合,营造出和谐的景观氛围;(3)在芳香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根据公园特定区域的风场变化规律,合理进行香花植物的配植。

  • 标签: 风水 微气候 季风 地形风 景观植物生态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