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脑肿瘤患者手术后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治疗颅脑肿瘤患者100例,均使用手术治疗,根据使用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心理康复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日焦虑评分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日的心率,舒张压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手术后3天的焦虑,疼痛评分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中使用心理康复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焦虑,疼痛的情况,稳定心率,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颅脑肿瘤 心理康复护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颅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抽取本院于2013年7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共20例,以随机综合序贯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中不予以控制性降压干预,观察组手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比较2组患者的输液量、出血量、异体输血量、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液量、出血量、异体输血量、CVP及MA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控制性降压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输液量、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稳定CVP及MA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肿瘤 控制性降压 中心静脉压 平均动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手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2.32±0.91)分<(4.15±1.42)分、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41.12±3.64)分<(52.37±4.45)分以及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40.85±2.52)分<(51.76±3.75)分相对更低(P<0.05),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4.12%>79.41%)相对更高(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手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使其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

  • 标签: 颅脑肿瘤 心理康复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颅脑肿瘤术后并发呃逆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肿瘤术后并发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系统化护理,然后观察其呃逆症状改善的情况、呃逆症状缓解的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这60例患者呃逆症状的总改善率为95.00%,其呃逆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2.54±1.96)d,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结论对颅脑肿瘤术后并发呃逆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呃逆的症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颅脑肿瘤 呃逆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颅脑肿瘤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2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率97.56%、家属满意度97.56%;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率82.93%、家属满意度80.49%。结论将心理护理、保护性约束、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及脑血管护理等,联合应用到颅脑肿瘤术后出现精神症状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颅脑肿瘤 精神症状 电解质紊乱 脑血管痉挛
  • 简介:目的研究地氟醚与七氟醚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血糖和乳酸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颅脑肿瘤切除的患者64例,年龄21~62岁,ASA分级Ⅰ~Ⅱ级,体质指数20-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氟醚组(GroupDes,n=30)与七氟醚组(GroupSevo,7z=34),分别采用地氟醚、七氟醚吸入麻醉。分别于手术前(T0)、手术1d,Fg(T1)、手术2小时(T2)、手术结束(L)取动脉血1mL,检测血糖和乳酸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升高,在四个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乳酸无明显升高,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均增加颅脑肿瘤患者血糖水平。

  • 标签: 地氟醚 七氟醚 血糖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颅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70例,‌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干预应用在神经外科颅脑肿瘤手术中,可以有效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安全性,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其健康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外科 颅脑肿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64排CT在颅脑肿瘤疾病的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中,抽取4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64排CT检查,研究组患者则先接受CT检查注意事项培训和讲解后,再接受CT颅脑检查,记录检出状况,并对比。结果研究组检出率90%高于对照组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T在颅脑肿瘤疾病中检查作用较为明显,在给予检查前,需主动向患者讲解CT检查注意事项,再进行研究和分析,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和诊断质量,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

  • 标签: 颅脑肿瘤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神经外科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神经外科颅脑肿瘤切除术的11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患者)与实验组(5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同时联合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神经外科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颅脑肿瘤切除术 临床效果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其颅脑肿瘤病灶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肿瘤压迫症状、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本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颅脑肿瘤患者的病灶特点选取不同路径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颅脑肿瘤 手术路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颅脑肿瘤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降低脱管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不良事件8例,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脱管原因为患者意识障碍,睡眠中扯脱,皮肤不适,汗湿后敷料松脱拔管,护理评估不到位、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及家属不够重视等,针对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整改措施,降低脱管率,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颅脑肿瘤 中心静脉导管 意外脱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肿瘤转移与脑肿瘤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室储存的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的标本38份为研究目标,其中其中脑胶质瘤26份、脑转移瘤12份,对所有病例标本的血脑屏障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脑转移瘤病理标本的观察结果示TJ扩张延长、胶质膜减少消失、出现窗孔结构、癌细胞逸出血管腔等异常情况均较为常见。26份星形细胞瘤病理标本观察结果示基膜均较为完整,未见TJ结构异常改变较为完整,少部分胶质膜减少,吞饮小泡数量增多,Ⅲ级、Ⅳ级病理标本部分基膜现虫蚀空洞现象。结论脑肿瘤患者血脑屏障形态结构的改变与脑肿瘤转移情况直接相关,血脑屏障不完整为脑肿瘤转移提供了结构基础。

  • 标签: 脑肿瘤 血脑屏障 肿瘤转移 形态学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肿瘤患者中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间赴医院就医的脑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的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较高,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脑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肿瘤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丘脑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经皮质侧脑室入路9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4例,经顶间沟入路3例。观察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短期内病人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14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2例。出院时KPS评分:90~100分9例,60~80分6例,30~50分3例,10~20分2例。结论对于丘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个性化选择入路、掌握手术要点及方法是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脑肿瘤 丘脑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例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参与研究的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其开展心理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心理情绪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结论对于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开展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同时该护理措施还能够帮助患者调整机体状态,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疾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肿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中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质量和心理状态及术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均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91.1%)明显高于对照组(82.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术后生命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肿瘤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切除治疗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脑肿瘤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19.05%、42.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脑肿瘤卒中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脑肿瘤 卒中 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使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收的脑部肿瘤手术患者中,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建档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8/5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36/50),并发症发生率为24%(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在术后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较为明显,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全面护理 脑肿瘤 术后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评价效果。方法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评价效果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的负面情绪,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肿瘤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