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脉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动脉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CTA诊断。方法应用CTA检查技术对37例临床拟诊动脉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均行MPR、MIP、VR后处理技术,并与DSA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发现动脉患者有33例,33例患者共有42个动脉,其中7例见2个动脉,1例见3个动脉,25例分别见单个动脉。4例未见明确动脉显示。CTA显示动脉的部位、大小、颈指向及与监控血管分支、底骨质结构关节与DSA和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应用CTA诊断动脉准确率较高,且具备无创、简便、辐射剂量低的优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CT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由我院收治且行开颅手术治疗的83例动脉患者。结果出院时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者63例,轻度残疾9例,中度病残4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5例。结论动脉夹闭术治疗动脉安全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开颅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显微外科、底外科、尤其是血管内神经外科及神经麻醉及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脉的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现就当前未破裂动脉的治疗选择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及保守治疗等进行对比讨论,以飨读者。

  • 标签: 颅脑动脉瘤 手术夹闭 血管内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介入栓塞治疗技术对患有动脉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30例动脉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本组30例动脉患者经治后肿瘤100%栓塞19例(63.3%),90%~99%栓塞10例(33.3%),70%~89%栓塞1例(3.3%)。痊愈23例,显效5例,一般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患者术后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致不全偏瘫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动脉是一种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脉患者行栓塞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动脉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入选本组研究25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完成单纯致密填塞,4例患者经支架辅助完成致密填塞,3例患者经球囊辅助完成致密填塞,1例患者行动脉大部填塞。治疗中1例患者出现术中出血现象,经继续填塞治疗获得止血,无死亡、并发症等病理发生。结论铂金圈的数量、大小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是保证动脉患者治疗的关键,可有效减低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效果 铂金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栓塞术的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手术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未有脑血管痉挛、脑缺血、动脉再次破裂、穿刺部位血肿等任何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术前积极有效的准备、术后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创脑血管成像技术如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广泛应用,未破裂动脉(intracranialunrupturedaneurysm)的检出率逐年增加,相应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是积极治疗或是保守观察各抒己见,尚未达成共识。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微小动脉的效果与技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25例(计29枚)微小动脉体最大长径:2-3mm15枚、1.6-1.9mm14枚),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0枚,球囊辅助栓塞10枚,支架辅助栓塞7枚,单纯支架覆盖颈2枚。结果29枚动脉术后即刻致密栓塞13枚,占44.8%。出院时按改良GOS评分评估预后,25例患者中恢复正常18例、良好2例、一般2例、差1例、死亡2例。23例患者随访6个月~4年,无再出血病例;19例(21枚动脉)复查造影,其中2例(2枚)复发(给予补充致密栓塞),2例(2枚)行单纯支架覆盖颈的患者见动脉已闭塞。结论血管内治疗微小动脉安全有效,微导管头端合理塑形与技术操作规范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微小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管夹闭手术期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动脉破裂出血,控制脑血管痉挛,给于健康教育。结果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5例动脉患者,恢复良好19例,轻残4例,死亡1例。1例术后再出血,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动脉血管夹闭围手术期间预防动脉破裂出血,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夹闭 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动脉(cerebralaneurysm)为发生在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是脑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将造成脑功能急性严重损害危及生命。对于确诊的出血动脉有绝对手术指征,方式包括颈夹闭和介入治疗,它们各有优劣,随着介入材料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疗逐步为大多数患者首选。自1995年美国率先使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以来,各种不同性质及设计理念的新型弹簧圈,譬如合成弹簧圈、生物活性弹簧圈已经得到应用,且复杂动脉治疗随着新型辅助装置使用下有所进展,而液体栓塞剂在弹簧圈结合球囊及支架辅助技术基础上为治疗动脉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有效的选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介入治疗 弹簧圈 支架 血流导向装置 液态栓塞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09年1月~2012年6月76例动脉患者术后的护理及观察,提高该类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76例破裂动脉患者使用脑血管造影及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6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各项并发症,提高手术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Hunt-HessⅣ、Ⅴ级动脉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2月手术治疗216例Hunt-HessⅣ、Ⅴ级动脉,其中Ⅳ级192例,Ⅴ级24例。手术夹闭动脉,同时清除血肿,并酌情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Hunt-HessⅣ级19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38例,轻残56例,重残60例,植物生存15例,死亡23例;死亡率12.0%。Hunt-HessⅤ级24例患者中,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5例;死亡率62.5%。结论对于合并血肿的Hunt-HessⅣ级动脉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Hunt-HessⅤ级患者手术疗效极差,应该待临床症状稳定后再行治疗。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高分级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未破裂微小动脉(直径≤3mm)的临床转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0例动脉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30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