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心衰年死亡率约30%~40%,心衰是至今为止发病率继续增加的心血管疾病。大量研究发现心衰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进行性的、不断进展的病理生理过程,预测心衰的预后并对其发展的过程进行干预,延迟病情进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一些预后差的患者行

  • 标签: 预后预测 心血管疾病 病理生理 预后差 最佳治疗方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卒中后癫痫发作(post-stroke seizures,PSS)的预测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8年1~12月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315例,包括95例PSS患者,220例未发生PSS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的侧别、影像学特征、既往史以及癫痫发作的时间和类型等临床特征信息。使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估梗死范围,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根据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Ⅲ(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Ⅲ,ECASS Ⅲ)分类系统将脑梗死的出血转化进行分级。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的ASPECTS评分[5(4,7)分]低于对照组[7(5,8)分],而房颤、出血转化、层状坏死(laminar necrosis,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的比例(分别占31.6% 、45.3%、24.2%、26.3%)均较对照组高(分别占20.9%、28.2%、9.1%、16.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ASPECTS评分(OR=0.658,95%CI=0.556~0.778,P<0.001)、出血转化(OR=2.307,95%CI=1.311~4.059,P=0.004,),以及LN(OR=2.530,95%CI=1.250~5.123,P=0.010)和含铁血黄素沉积(OR=2.308,95%CI=1.201~4.436,P=0.012)是PSS的影响因素。在本组病例中,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占42.1%(40/95),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均占12.6%(12/95),全面性发作占32.6%(31/95)。两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4.1个月和24.6个月,观察组出院时和最后一次随访时MRS评分[3(2,4)分,2(1,4)分]均高于对照组[2(1,3)分,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梗死后并发PSS可影响患者预后,并且梗死范围大、出血转化,存在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均可作为预测PSS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层状坏死 含铁血黄素沉积 预测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间叶组织起源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早期转移、预后较差等特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均主要集中在治疗上,但可靠的预测指标或评价系统对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等也非常重要。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临床预测指标较多,根据其特点可大致分为9大类,每类指标均有其优点和不足。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些指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将有助于改善骨肉瘤的预后

  • 标签: 骨肉瘤 预后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间叶组织起源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早期转移、预后较差等特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均主要集中在治疗上,但可靠的预测指标或评价系统对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等也非常重要。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临床预测指标较多,根据其特点可大致分为9大类,每类指标均有其优点和不足。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些指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将有助于改善骨肉瘤的预后

  • 标签: 骨肉瘤 预后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病患者血糖值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肝炎患者28例,慢性肝炎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55例,重型肝病患者59例(其中肝衰竭24例,肝癌35例),分别对其进行血糖检测,同时统计患者中出现血糖异常的比例和人数,将检测结果与健康志愿者50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针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而重型肝病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则较健康志愿者低。肝病患者中,根据发生血糖异常的患者比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病。结论肝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器肝细胞受损的程度。重型肝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比例较高,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空腹血糖对早期评价肝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对存在血糖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有利于控制病情,降低肝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肝病 血糖值异常 病情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胃癌预后相关的微RNA(miRNA),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从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491例样本的人类基因组miRNA测序数据(胃癌组织样本446份,正常胃组织样本45份)和相应的临床病理信息。通过R 4.0.2软件edgeR包对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将所得差异表达谱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miRNA,进一步对筛选出的预后相关miRNA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动态变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以|log2差异倍数|>1.5、P<0.01为标准,筛选出175个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成功构建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风险评分=0.183×hsa-miRNA-184+0.086×hsa-miRNA-675-0.231×hsa-miRNA-2115+0.548×hsa-miRNA-3943-1.455×hsa-miRNA-1246。在训练集、测试集、总体数据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9.50、26.70,P均<0.05),模型预测效能优于TNM分期,且分层分析显示模型能有效预测早期胃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模型风险评分、年龄和M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9(1.07~1.32)、1.20(1.06~1.40),1.50(1.01~2.23)、1.90(1.28~2.90),1.34(1.15~1.57)、2.10(1.05~4.40);P均<0.05]。结论基于5个miRNA构建的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高,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 标签: 胃肿瘤 微RNA TCGA数据库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与验证腹膜透析(PD)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的预测模型。方法入选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首次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作为建模队列。收集入选者基线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事件为患者全因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用R语言的rms包构建预测预后的模型;用一致性指数、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以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作为验证队列的研究对象,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建模队列纳入患者45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7.67月(18.37,39.22),64例患者死亡(14.0%),患者1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4%、83.0%。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每增加1岁,HR=1.07,95%CI 1.04~1.09,P<0.001)、有卒中史(HR=3.63,95%CI 1.93~6.85,P<0.0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每增加1,HR=1.12,95%CI 1.05~1.20,P=0.001)、低血浆白蛋白(每增加1 g/L,HR=0.89,95%CI 0.82~0.95,P=0.001)和高总胆固醇(每增加1 mmol/L,HR=1.51,95%CI 1.20~1.89,P<0.001)水平是P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在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15(95%CI 0.765~0.865)和0.804(95%CI 0.744~0.864),校正曲线均接近斜率为1的直线。结论基于年龄、血总胆固醇水平、卒中史和NLR,用列线图建立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可辅助预测PD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

  • 标签: 腹膜透析 预后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量化多种因素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以来15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量化多因素,从入院时临床表现和放射学结果来评价预后.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GCS、呼吸和瞳孔的改变、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出血的部位和多少、出血后的占位效应、脑室内的情况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并量化后,能前瞻性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多因素量化预测 高血压 脑出血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6例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等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记录患者随访期内死亡情况。结果86例患者平均随访(29±10)月,随访期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38例(44.2%),其中猝死10例,心力衰竭恶化19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单变量显示高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肌酐水平高,心功能、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DSV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距离与病死率相关(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6mg/L、肌钙蛋白T〉0.01μg/L、血肌酐≥116μmol/L、心功能分级≥Ⅲ级、LVEF〈0.3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305m/6min是影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血肌酐、心功能分级、LVE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病患者血糖值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肝炎患者28例,慢性肝炎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55例,重型肝病患者59例(其中肝衰竭24例,肝癌35例),分别对其进行血糖检测,同时统计患者中出现血糖异常的比例和人数,将检测结果与健康志愿者50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针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而重型肝病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则较健康志愿者低。肝病患者中,根据发生血糖异常的患者比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病。结论肝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器肝细胞受损的程度。重型肝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比例较高,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空腹血糖对早期评价肝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对存在血糖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有利于控制病情,降低肝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肝病 血糖值异常 病情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成年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9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住ICU的122例成年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32例;年龄18~83岁[(49.8±16.9)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14~50分[(28.6±6.3)分]。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和预后不良组(74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及急诊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D-二聚体、乳酸、ISS和休克指数(SI)。采用单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预测价值的评价,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最佳预测临界值,并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两组性别、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ISS和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不良组年龄、淋巴细胞计数和乳酸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和PLR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1)。单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NLR与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P均<0.01),而性别、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R、D-二聚体、乳酸、ISS和SI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0.96,95%CI 0.93~0.98)和NLR(OR=1.19,95%CI 1.10~1.29)是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的AUC为0.32(95%CI 0.22~0.41,P<0.01),最佳预测临界值为48.5岁(敏感度68.9%,特异度64.6%);NLR的AUC为0.79(95%CI 0.71~0.90,P<0.01),最佳预测临界值为6.51(敏感度77.1%,特异度71.6%)。分层分析结果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预后不良组所占比例逐渐升高(P<0.01);随着NLR水平的升高,预后不良组所占比例明显下降(P<0.01)。结论年龄和急诊入院时NLR水平可以预测成年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且最佳预测临界值分别为48.5岁、0.79。另外,高龄和较低水平NLR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休克,创伤性 预后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的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在患者生存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原发性肺癌患者2 267例,患者均行一次肺癌手术治疗,无第二原发肿瘤。选取性别、年龄、职业、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路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治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预后指数(PI)方程,计算每例患者的PI值。根据PI值的不同范围,划分低、中、高危预后组,对各组生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性别(RR=0.684,P=0.001)、年龄(RR=0.591,P<0.01)、职业(RR=1.439,P=0.001)、病理类型(RR=3.694,P<0.01)、手术路径(RR=0.734,P=0.001)、肿瘤分期(RR=0.352,P=0.007)为可切除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女性、≤65岁、胸腔镜手术、肿瘤分期Ⅰ期为预后保护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降低31.6%、40.9%、26.6%、64.8%;农民、腺鳞癌为预后危险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增加43.9%、269.4%。PI方程为:∑βixi=-0.380 X1-0.526 X2+0.364 X31+1.307 X55-0.309 X6-1.045 X81(X1代表性别,X2代表年龄,X31代表职业为农民,X55代表病理类型为腺鳞癌,X6代表手术路径,X81代表肿瘤分期Ⅰ期)。PI<-1为低危组,PI≥-1且≤-0.5为中危组,PI>-0.5为高危组。1、3、5年生存率低危组分别为96.8%、87.0%、77.9%,中危组分别为91.8%、82.2%、61.7%,高危组分别为86.5%、61.7%、50.3%,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及相应生存率,帮助临床医师评估预后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

  • 标签: 肺肿瘤 胸外科手术 预后 模型,统计学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钾浓度对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对 2012年 1月 1日至 2018年 12月 31日 PQ中毒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 12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30天后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建立多因素 Logitic二元回归模型,评价 PQ中毒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死亡组患者口服毒物剂量、 WBC、血肌酐、 T-CO2、血钾较生存组明显升高,

  • 标签:
  • 简介:就乳腺癌的分子改变、细胞组成和临床结局而言,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这种异质性对发展与临床预后预测有关的肿瘤分类是一种挑战。微阵列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使学者们深入了解乳腺肿瘤的复杂性,并可用于提供标准临床评估以外的预后信息。例如,21.基因OncotypeDx检测可用于对早期ER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增殖或基因组分级也是ER阳性肿瘤的有效预测因子。此外,70-基因MammaPrint微阵列检测对ER阳性和ER阴性、

  • 标签: 乳腺癌预后 疗效预测 分子亚型 异质性疾病 ER阳性 肿瘤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联合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江苏省中医院急诊ICU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以及入院24 h内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压(MAP)、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和降钙素原(PCT)。根据患者28 d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相关指标对脓毒症预后预测价值;选择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的参数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各参数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04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存活组60例,死亡组44例,28 d病死率为42.3%。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组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SOFA评分、血肌酐(SCr)、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PCT显著高于存活组〔AKI发生率:70.5%(31/44)比36.7%(22/60),SOFA评分(分):11.0(8.0,13.0)比8.0(6.2,10.0),SCr(μmol/L):108.8(65.5,235.6)比75.1(55.1,109.5),D-二聚体(mg/L):4.1(1.6,11.6)比2.1(1.2,4.3),APTT(s):42.6(37.7,55.7)比40.3(35.9,44.7),INR:1.3(1.2,1.5)比1.2(1.1,1.4),PCT(μg/L):3.1(0.4,39.9)比0.3(0.1,3.4),均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考虑到各自变量间的交互影响,将所有单因素分析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条件向后法进行多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SS软件自动筛选出年龄、SOFA评分、MA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和APTT 6个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NEU和LYM为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OFA评分:优势比(OR)=1.22,95%可信区间(95%CI)为1.04~1.44,P=0.02;NEU:OR=1.14,95%CI为1.03~1.26,P=0.01;LYM:OR=0.79,95%CI为0.66~0.95,P=0.01〕。③ ROC曲线分析结果:上述6个变量预测模型具有SPSS软件默认的最佳拟合度,联合年龄〔ROC曲线下面积(AUC)=0.60〕、SOFA评分(AUC=0.71)、MAP(AUC=0.53)、NEU(AUC=0.59)、LYM(AUC=0.54)和APTT(AUC=0.61)进行预测具有较好的敏感度(79.5%)和特异度(65.0%),AUC最大(AUC=0.75),高于单个变量的AUC值,提示多变量联合预测脓毒症短期结局的准确性更高。④相关性分析结果:NEU、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APTT、INR和PCT与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28、0.21、0.22、0.10、0.38,均P<0.05)。结论SOFA评分、NEU和LYM是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SOFA评分、MAP、NEU、LYM和APTT 6个指标联合预测脓毒症短期预后的准确性优于单个变量,诊断价值更高;NEU、D-二聚体、PT、APTT、INR和PCT与SOFA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脓毒症 预后 交互影响 联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病患者血糖值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肝炎患者28例,慢性肝炎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55例,重型肝病患者59例(其中肝衰竭24例,肝癌35例),分别对其进行血糖检测,同时统计患者中出现血糖异常的比例和人数,将检测结果与健康志愿者50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针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而重型肝病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则较健康志愿者低。肝病患者中,根据发生血糖异常的患者比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病。结论肝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器肝细胞受损的程度。重型肝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比例较高,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空腹血糖对早期评价肝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对存在血糖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有利于控制病情,降低肝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肝病 血糖值异常 病情预后 预测
  • 简介:化疗、内分泌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抗体药物治疗或联合治疗通常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临床病理学指标是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但由于没有考虑肿瘤的个体基因学特征,这些指标并不能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风险。基于多基因标志物的检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并指导治疗决策,70-基因标志检测系统MammaPrint已被证实可较准确地预测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治疗反应。本文就MammaPrint在乳腺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MammaPrint 基因标志 预后 预测
  • 简介: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量表对CCU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对CCU的128例患者评分,分析APACHEⅡ分值及其单项参数对患者近期死亡的判断作用。结果:128例患者中,15例死亡,113例好转出院。存活组的APACHEⅡ分值为(10.91±6.63)分,明显低于死亡组的(22.75±9.91)分(P〈0.01)。通过对APACHEⅡ量表急性生理学评分组成成分的分析,提示GCS评分、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pH值等六项指标与CCU患者近期预后显著相关。结论:APACHEⅡ评分量表能用于CCU患者预后的判断。

  • 标签: APACHEⅡ评分量表 CCU患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相关lncRNA与胃癌的关系,从而探索胃癌治疗潜在的靶点。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收集443例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筛选胃癌中与免疫相关的lncRNA,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人群分布特征,ESTIMATE方法评估样品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变化。结果本研究共获得546个免疫相关的lncRNA(相关系数Cor>0.4, P<0.001),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和胃癌预后相关的lncRNA,通过多因素COX分析最终筛选得到6个lncRNA(AP003392.1,AL022316.1,AC005586.1,LINC01315,AP001318.2,AL161785.1)并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将胃癌患者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组,生存分析提示两组间生存存在显著差异(P<0.001),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686,ESTIMATE分析提示高风险组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基质细胞数量多,肿瘤纯度低,免疫评分高;而低风险组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基质细胞数量较少,肿瘤纯度较高,免疫评分低,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免疫相关的lncRNA对胃癌患者具有潜在的预后价值,可能为胃癌的免疫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胃肿瘤 RNA,长链非编码 免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