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常见和共同的病理转归,它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引起慢性肝损伤后的一种损伤修复反应,慢性肝病的处理与预后取决于肝纤维化的程度,假如在临床工作中能早期诊断肝脏纤维化,并且做到早治疗,就能改善慢性肝病的预后。所以,临床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是了解病情、决定治疗的关键。虽然肝活检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仍有其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与风险,新型分子标志物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由此导致了侵入性评估肝纤维化技术的发展。该篇文章从直接及间接血清学标记物、显像技术方面等侵入方法诊断肝纤维化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纤维化 非侵入性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同时,在我国木材加工技术方面,新型现代木材加工技术正在不断被使用。这一新兴技术不仅有利于推动木材加工企业的长期发展,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进步。因此,本文对我国现代木材加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标签: 木材加工 现代技术 创新 发展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疾病的病死率高,但治疗效果有限。尽管其原发病因多种多样,但最终的病理转归均为肾脏纤维化,而阻止肾脏纤维化的进展将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编码RNA参与了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编码RNA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肾脏纤维化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随着森林木材数量逐年减少,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最大化公司利润非常重要。加强木材检验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木材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在保证经济评估基础上做得很好,使木材检验成为生产和生产的重要环节。本文讨论了木材检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用于木材检查的有效技术措施。

  • 标签: 木材检验 资源 探讨
  • 简介:摘要:木材具有质量轻、弹性好、耐冲击、强重比高、易于加工、纹理及色调丰富美观等优点,为了满足现代家具的生产模式的要求,家具配料一定要采用现代的配料工艺和设备。现代配料工艺有利于实现家具生产的柔性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提高出材率。

  • 标签: 木材 加工 技术
  • 简介:摘 要:木材加工是指通过刀具破坏木材纤维之间的联系,从而改变木料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工艺过程。本文介绍了木材加工的特点及相关的问题。

  • 标签: 木材加工 特点 技术
  • 简介:摘要: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是林业部门面临的严峻问题,林业木材检查队的组成是企业管理水平上的重要环节。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加强木材生产和分配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木材检查并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木材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将木材检验机构转变为第三方组织的策略及其管理措施,并提出了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合理建议。

  • 标签: 木材检验 管理与发展 资源管理 改革
  • 简介:摘要:木材加工原料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需要科学合理的采伐与利用,保持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木材加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原料,加强原材料的技术管理,是保障木材加工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主要从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措施、木材加工技术管理措施,希望为研究木材加工原料的利用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木材加工原材料 技术管理 研究
  • 简介:摘要:在林业生产作业中,木材的采运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在木材采运工作中,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由于木材的采运工作是在露天进行的,并且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为采运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合理的采运工艺流程以及管理方式,对于采运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木材采运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本文在分析林业生产木材采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作业的管理对策,通过优化管理方法,提升木材采运的效率,并保障木材采运作业的安全性。

  • 标签: 林业生产 木材采运 管理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多种间质性肺疾病的终末期表现,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其中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肺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预后较差。尼达尼布和吡尼酮是目前上市的抗肺纤维化药物,在IPF治疗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认可。我们就两种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为抗肺纤维化药物适应证的拓展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尼达尼布 吡非尼酮 临床实验,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木材加工机械制造逐步实现现代化,并且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机械中的应用,使木材加工精细化程度得到明显提升。论述了国内外木材加工设备智能化发展概况,分析了木材加工智能数控机械自动化改造难点,基于此,提出了木材加工智能数控机械自动化改造措施。

  • 标签: 木材加工 智能数控机械 自动化改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为了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林业息息相关的木材采运也同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木材采运的技术就需要与时俱进,以及不断优化和提高。以往的木材采运技术较为落后,不仅采运的过程繁琐,而且安全没有保障,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林业发展既要做好经济发展,也要做好生态的优化和保护。

  • 标签:   林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 木材采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弹性测定(LSM)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纤维化分期评估的临床价值,并与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指数(FIB-4)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经肝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NAFLD患者,记录其血清学及LSM等检测结果,计算其APRI、FIB-4及NFS。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4种肝纤维化模型对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及适用性,并探索建立LSM的诊断阈值。结果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升高,LSM、APRI、FIB-4及NFS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以LSM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r = 0.727,P < 0.000 1。与之一致,LSM诊断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APRI、FIB-4及NFS。对于显著肝纤维化(F≥2),LS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对于进展期肝纤维化(F≥3),LS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结论LSM对NAFLD引起的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排除诊断及较好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APRI、FIB-4及NFS。

  • 标签: 肝纤维化 脂肪肝,非酒精性 肝脏弹性测定(LSM)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吡尼酮对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抑癌基因Dab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及吡尼酮治疗组,每组均为16只。模型组及吡尼酮治疗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复制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过程。治疗组予吡尼酮250 mg/(kg·d)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予等量1%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分别于手术后第7天及第14天处死每组大鼠各8只,取梗阻侧肾脏,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Dab2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未显示肾纤维化,模型组大鼠显示肾间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第7天肾间质损伤评分分别为0.650±0.015,8.826±0.017,6.120±0.022;第14天分别为0.650±0.015,9.420±0.021,6.290±1.010。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肾组织结构正常,间质无明显胶原纤维;模型组造模后,形成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第14天时模型组基本形成弥漫性蓝染的胶原纤维,吡尼酮治疗组肾间质蓝染的胶原纤维比模型组明显减少。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第7天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半定量评分分别为0.025±0.050,0.470±0.060,0.220±0.015;第14天分别为0.025±0.050,0.590±0.015,0.390±0.033。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评分、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半定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吡尼酮治疗后明显改变(P<0.05)。模型组大鼠Dab2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Dab2 mRNA相对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治疗组Dab2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亦升高明显(P<0.01)。结论吡尼酮能够显著改善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提高大鼠肾组织Dab2的相对表达有关。

  • 标签: 大鼠 吡非尼酮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抑癌基因Dab2
  • 简介:【摘要】我国城市园林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防腐木材也成为绿色材料和园林小品中重要的组成元素,防腐木材更符合设计中的自然特点,可以构建和谐而舒适的景色。木材用于我国园林中有着悠久历史,无论是传统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人们一直欣赏木制景观,现代对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沿袭,将现代防腐工艺用于木材处理,将制成的防腐木材用于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可以弥补普通木材虫蛀或腐朽等问题,使木材使用寿命明显延长,而木材防腐技术也更符合国家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身心健康,使人们放松身心,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将防腐技术用于木材制作中,将更多的防腐木用于园林景观工程中,构建和谐的自然景观。本文对木材防腐技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阐述,以供参考。

  • 标签: 木材防腐技术 园林景观 工程 作用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出现了大幅提升。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环境美化作用,其重要性在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开始凸显。为了达到理想的园林景观建设效果,应当采用木材防腐技术进行处理,尽可能增强园林特征的实现效果,使木结构的应用能够避免出现不良问题,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本文首先分析木材防腐的基础特性,随后讨论其重要性与应用药剂类型,最后深入研究木材的防腐应用种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木材防腐 园林景观 技术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MDS-MF)患者纤维驱动细胞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MF-0/1、MF-2和MF-3级的初诊PMF和MDS患者各10例,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利用特异性免疫荧光抗体标记Gli1、LeptinR、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45和Procollagen Ⅰ,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后利用Fiji-ImageJ软件计数Gli1+、LeptinR+细胞及α-SMA+、α-SMA+/Gli1+、α-SMA+/LeptinR+和ProcollagenⅠ+/CD45+等纤维驱动细胞。结果MF-2/3级PMF和MDS患者LeptinR+、α-SMA+、α-SMA+/Gli1+和ProcollagenⅠ+/CD45+等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MF-0/1级患者(P<0.05)。但MF-2/3级PMF患者Gli1+、α-SMA+/LeptinR+细胞计数显著高于MF-0/1级PMF患者(P值分别为0.001、0.006),而MDS患者中两组患者两群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69、0.067)。MF-0/1级患者中,PMF与MDS患者所有纤维驱动细胞计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F-2/3级患者中,PMF患者ProcollagenⅠ+/CD45+计数显著高于MDS患者(P=0.007),其他纤维驱动细胞计数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F分级及纤维驱动细胞计数与PMF和MDS患者总生存时间无相关性。结论PMF患者α-SMA+细胞来源于Gli1+和LeptinR+细胞,而MDS-MF患者α-SMA+细胞仅来源于Gli1+细胞;PMF患者ProcollagenⅠ+/CD45+细胞计数显著高于MDS-MF患者。

  • 标签: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 纤维驱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将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分别引入口腔修复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78例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于我院施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施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 39例、可塑纤维桩治疗)、试验组( 39例、预成纤维桩治疗),将 2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 VAS评分和操作难易度评分施行比较。结果:经治疗 10月后,应用可塑纤维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和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分别为 92.3%、 97.44%, (P>0.05);但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术后 1dVAS评分、操作难易度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治疗法和可塑纤维桩治疗法在口腔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均拥有较高的成功修复率,其中,预成纤维桩治疗患者牙周修复状况更为理想,且更易于操作,更利于保护纤维桩,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