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丙种球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下简称丙球)之适应证是有限的,仅对几种疾病的防治有效。然而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丙球的滥用情况比较严重。这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甚至有的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因此,提高对丙球的认识从而做到合理使用非常重要。丙球之生物学特性丙球目前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质之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即IgG、IgA、IgM、IgD和IgE。其中80%的成分是IgG。它们是体液免疫的抗体成分。

  • 标签: 丙种球蛋白合理 合理使用
  • 简介: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炎,其中有20%~40%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1,2].我科采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2g.kg-1.d-1(简称丙球冲击疗法)治疗30例川崎病患儿较传统的单用阿司匹林(ASP)及IVIG常规疗法(0.4g.kg-1.d-1×5)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静脉治疗 超声心动图 疗效 KD 大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且不用其它免疫制剂及血浆治疗,治疗组生后48h内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400mg/kg,1次/周,连用2~3周。分别观察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体温稳定天数、病情稳定天数。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为(3.12±1.13)d、(5.23±1.53)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体温稳定天数及病情稳定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减少感染发生率,缩短抗生素应用天数、病情稳定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早产儿 感染
  • 简介:过敏性紫癜(HSP)是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是血管炎中的最常见型,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等,以皮肤紫癜最有特点.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治疗 过敏性紫癜 疗效观察
  • 简介: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根据其发病机制,1999年6月-2003年12月,我院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26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滴注 丙种球蛋白 治疗 新生儿 ABO溶血病 胆红素
  • 简介:临床上,很多疾病可引起高丙种球蛋白血症(HGG)。因丙种球蛋白大多发球免疫球蛋白(lg),具有抗体活性,因此,又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HIG)。此球蛋白分为两各:多克隆HGG或(HIG),呈现多种lg增高,如lgG、lgA和lgM;单克隆HGG或(HIG);只呈现某一种lg增高,可为lgG,或lgM或lgA。后者在消化、

  • 标签: 单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已被公认,普遍认为2.0g/kg的效果更为肯定.自1996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减少剂量的IVIG治疗17例ITP,已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 药物疗法
  • 简介: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包括对自身抗体的作用,抑制补体结舍。阻止膜攻击复合物形成,调节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致病性细胞因子和其他免疫调节分子等。该药不反应反应较少,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无菌性脑膜炎、血浆黏度增加和血栓形成以及肾功能损害等。

  • 标签: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组中的常规方案上加静滴丙种球蛋白,观察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22例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5.46%.对照组24例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9.1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提高对ABO溶血病的疗效.

  • 标签: ABO溶血病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 简介:病例:男性,2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4个月而收治入院。8年前该患者食用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经不规则服用抗生素后.症状有所缓解.以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大便重则5-6次/天,轻则2-3次/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水样便,有时可呈粘冻样.无脓血便或果酱便。近4个月来全身乏力加重.且烦渴、多饮,遂来我院检查。查体:神清,重度营养不良貌,身高166cm.体重29kg.发育差,无男性第二性征

  • 标签: 白血症 慢性腹泻 男性 丙种球蛋白 食物 查体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一次性给予大剂量IVIG(1g·kg^-1)静脉滴注,并根据使用时间分为两个治疗组,比较治疗组①、治疗组②、对照组三组间接胆红素胆(IBIL)的变化及光疗时间。结果治疗组①治疗24h和48h后血IB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②治疗48h后血I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所需光疗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两治疗组在治疗24h和48h后血IB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①较治疗组②明显降低,前者所需光疗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IVIG治疗ABO溶血病有显著疗效,但宜早期使用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本文报告在一例入境旅客行李中查获法国SOCHIMX大药厂生产的“加敏性”牌丙种球蛋白一瓶,经检测HIV抗体阳性,携带者为赴港旅游人仕,通过分析,今后检疫工作必须加强出国(港)旅游团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制订措施,防止艾滋病传入。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HIV抗体 查验
  • 简介:目的观察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清及尿液中к、λ轻链水平和к/λ比率变动的意义。方法以散射浊度法检测162例各类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血清及部分尿液三种Ig,к、λ轻链含量,计算出к/λ比率。结果109例健康人к/λ比率为1.70±0.41。152例MMG正常Ig水平均显著减低,к型к/λ比率为5.3-493;λ型к/λ比率为0.006-0.23。10例BMG及32例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к/λ比率接近正常,人17例BJP型中仅4例血清轻链明显升高且出现M带,而17例尿中均出现单一的轻链型M带。结论血清及尿液к、λ定量和к/λ比率对BMG与MMG,轻链病,单克隆与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确诊意义。

  • 标签: 血清 尿液 к/λ比率 轻链水平 鉴别 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 简介:<正>本世纪初McKhann和Chu最早提出以人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被动免疫,并用胎盘提取物防治麻疹,Cohn等推出低温乙醇提取法从人血浆中分离Ig,用于治疗麻疹、甲型肝炎、免疫缺陷症和肺炎球菌性败血症,从而使Ig临床应用得到重要进展。Cohn分层分离得到的大量r—球蛋白只能用为肌注,给药4—7天才能达到有效血浓度,且有局部硬结和疼痛,近年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克眼了这些缺点。Barandun仔细观察评价IVIG的副作用,认为97%以上的病人

  • 标签: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血小板数 血液病 小儿 副作用 脾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