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的我们或疲于奔命,或为情所困,或为家庭所累,生活似乎总是不称意的。伟大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却在无比恶浊的时代中活出了生活最真淳的样子。本文通过对其诗歌《时运》的赏析去一探究竟。

  • 标签: 陶渊明   《时运》   真淳    自然
  • 简介:古今很多学者认为陶渊明是饮酒避祸的,其实原因并非如此,而是另有缘由:时代风尚、寻求精神解脱、创造艺术境界.陶渊明在酒文化中的最大贡献是把酒和诗直接连系起来,以酒大量地入诗,确以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为第一.陶渊明借饮酒在诗文中抒发性情的真;借饮酒在诗文中表现了"靖节"品格.

  • 标签: 陶渊明 诗歌 酒文化
  • 简介:自古以来,论者多以“平淡”论陶诗,自然也不错。但仅以“平淡”概之,似乎失之偏颇,“平淡”主要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平淡的根源和实质在于“真”。明人黄文焕就不同意“以平淡概陶”。关于陶诗之真,不少人在其论著中也涉及到了,但仍嫌不够系统,且分析缺乏层次性,未能说透。本文拟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及陶本人的性格特点揭示其诗真的原因,进

  • 标签: 陶渊明诗歌 陶诗 性格特点 层次性 庄子 精神境界
  • 简介:陶渊明诗中出现的“南山”,成为一种象征,而非实指某座山。“南山”作为文化原型,在《诗经》中广泛出现,在汉代文化里也有充分的表现,陶渊明的回归“南山”是一种文化认同,因此,他回归之后同样很满足,甚至还有幸福感,达到真归的境界,以至于成为后世文人的一种人格楷模。

  • 标签: 陶渊明 南山 回归 影响
  • 简介:陶渊明诗歌充满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自然与自由相关,他对自然的渴望,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蕴含了诗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 标签: 田园 自然 朴素
  • 简介: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所处的年代正是东晋战乱频仍的时代,这一时期政局动荡,给百姓带来了不安,同时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当时的大环境下,玄言诗的地位较为稳固,文学创作较为平淡,而陶渊明的创作却打破了这种寂静,打开了中国诗歌走向繁荣的大门,无论是其创作风格上还是审美观念上,都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中国诗歌 陶渊明 意象分析 文学创作 魏晋时期 优秀作品
  • 简介:陶渊明经历了初为江州祭酒、终为彭泽令的五官三休的仕宦生涯.后来经过权衡,走上了躬耕田园之途.然而,躬耕田园之后频发的天灾人祸,极大地影响了诗人的生活,以至于将他逼至“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的窘迫之境.为了更精准地把握灾难对陶渊明诗歌创作的影响,从灾难书写、应对之策、书写意义三个方面作出探讨,以图对陶渊明诗歌中的灾难书写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力求呈现出陶渊明诗歌中的多重形态.

  • 标签: 躬耕 灾难 窘迫 变化
  • 作者: 李欣星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青年生活》 2018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在不同朝代呈现出不一样的状况,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这与陶渊明诗歌本身的风格特点有一定关系,更加取决于不同时代的文籍编撰者及批评家的动力与需要。关键字;陶渊明、诗歌、文学接受、文学经典、田园诗、六朝、唐代文学经典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重要对象,从总体上讲,经典其实也是在读者千百年的文学接受过程中生成的。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不仅取决于其内容和表达形式对读者的适应和满足程度,而且取决于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其理解、诠释、选择以及再认识、再选择的程度。一般认为,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它是文学创作的借鉴对象,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参照标准,更是文学接受的宝贵资源。我国文学史表明,不同时代的经典标准是不同的,对于经典的评价和选择也是不同的①。对现有六朝时期的材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六朝当时对陶渊明及其作品是处于一种不甚重视甚至是无视的状态。颜延之在《陶徵士诔》中只赞扬了他清高的人格;沈约作《宋书》把他列入“隐逸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不曾提到他;梁代钟嵘在《诗品》中把他列入中品,仅有九篇作品(七个标题、八首诗和一篇散文)被选人萧统的《文选》,这与他同时代的文人谢灵运入选的四十首相比,真是反差悬殊。现代学者已经指出陶渊明的诗歌不符合六朝时期(420-589)的审美需求和实践。六朝时期主流的诗歌风格是使用绮丽和华靡的语汇,缺少虚字、工整的对仗。紧凑的意象和模拟中的巧似。而陶渊明的诗却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的美融为一体。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他的诗歌情感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诗歌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所以,总体上来说陶渊明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贡献,但却难以满足六朝时基本的审美标准。也许与时代的主旋律相悖,是陶渊明诗歌在其逝后的第一个世纪不受重视的最主要的总体原因,但是一个更加基础性的因素却不应被忽略。那就是陶渊明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被解读和呈现为一位隐士生活和隐逸理想的纪录以及他的道德行为的写照。到了唐代,其本人与诗歌都得到充分的肯定;宋朝时有了更大的突破,文学地位日益巩固,也得到了文学界、文学理论界的接受。近百年来,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成了专门学问,形成了与“红学”、“杜学”等可并称的“陶学”。我们现在提到陶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陶渊明、王维是田园山水诗人,它们的诗歌意境以清幽、淡雅而著称,两者在诗歌意境创作中有相近之处,也有代表诗人个性的一面。被喻为田园山水诗创始人的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的诗风成为楷模,对后代田园山水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王维则以幽静清雅的诗歌风格享誉诗坛。

  • 标签: 陶渊明 王维 诗歌意境
  • 简介:摘要:陶渊明诗歌意象艺术创造上具有极高的造诣,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出现在诗歌中的鸟、松、菊、酒等意象。意境深邃,含意隽永,使诗人的清闲雅俊的性格在这几种意象的营造下的到了完美的体现。陶渊明不仅独创了田园诗歌,更因诗歌中酒的意象,使饮酒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美。在此之后,酒作为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情感的载体,引领着诗歌史中其他诗人的脚步,同时陶渊明的饮酒精神也得以传承与发扬。

  • 标签: 陶渊明 诗歌 酒
  • 简介:本文论述了人们对陶潜诗歌的认识过程,从白居易,苏轼,朱熹,龚自珍,到鲁迅,朱光潜都对陶诗有很好的评价,尤其是鲁迅,认为陶诗不仅有“静穆”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陶诗“金刚怒目”的思想根源,在于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壮志未酬的愤懑。应正确认识和评价陶潜“金刚怒目”式的诗歌

  • 标签: 陶渊明 诗歌 文学评论 思想根源
  • 简介: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是中国历史上“古今隐逸之宗”。在东晋浔阳的田野上,诗人的田园情结得到了无尽的释放。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 标签: 陶渊明 隐逸 田园诗 田园情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陶渊明诗歌中体现出的山水情怀,与他"爱丘山"的本性相契合,与他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襟怀和意趣相统一。在他骨子里的山水情结和外因作用下任真闲适的追求双重作用下,其诗歌中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山水性情一体浑融,传递了一种圆融通脱的山水情怀。

  • 标签: 陶渊明 诗歌情怀 情结 意象 性情
  • 简介: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他一生的重要诗歌,大都是归隐后所作,其诗歌艺术风格总的基调是自然、朴素,具有自然朴实的抒情美、情趣盎然的意境美和朴质无华的语言美。本文拟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语言的运用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陶诗的艺术风格。

  • 标签: 陶渊明 诗歌 风格 分析
  • 简介:摘要陶渊明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称,他所代表的田园诗派在中国诗词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田园诗派诞生于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几乎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较比参禅悟道,陶诗呈现出立足于现实生活而又随性洒脱的价值取向。这种情感在时代大背景下与许多知识分子形成了理想联动,产生了情感共鸣。个人魅力、作品本身的可读性与坚实读者群体对于作品价值的深层次发掘等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塑造了陶渊明诗歌的经典性。

  • 标签: 陶渊明 经典性 丛林法则 人格魅力 读者群体意义发掘
  • 简介:华兹华斯和陶渊明是中英诗坛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两位诗人有着共同的对大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崇拜,并且都将它们作为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华兹华斯极力赞美自然的伟大,主张人类应回归自然,以恢复人类的自然本性,拯救人类的心灵。陶渊明质性自然,并坚持在躬耕的实践中深化对人生之道的认识。他倾心歌颂田园生活,在回归自然中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本文通过对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之共性的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二人的田园诗创作对当今诗歌发展的启示,借以为东西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作一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 标签: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
  • 简介:自然在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中具有不同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意义的不同、态度的不同以及追求的不同.陶渊明以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诗歌实践,实现了玄学观念的“自然”向具体客观的自然界的延伸,达到了心性自然与实在自然的统一.他笔下的自然美好且更加真实可信.华兹华斯深受泛神论的影响,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真、善、美,代表着崇高和庄严.因而他笔下的自然有着多重意义.

  • 标签: 华兹华斯 陶渊明 诗歌 自然
  • 简介: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多样的,平淡自然是其主要特点,同时还有淳厚与豪放的一面。其诗在平淡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充满了情趣和理趣;在平淡外,抒发忧愤,寄托心志,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 标签: 平淡自然 淳厚 豪放 艺术风格
  • 简介:陶渊明诗歌今存一百多酋,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类。这三类诗歌处处体现了高超的自描艺术,其语言洗练质朴、清新自然,信手拈来,尽显神韵,达到了一种化境,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陶渊明诗歌的白描艺术深受汉乐府诗的影响。

  • 标签: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陶渊明 诗歌语言 自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