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痤疮治疗中将凝胶与多西环素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取院内收治的痤疮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凝胶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患者78.95%,复发率2.63%,小于对照组患者18.42%,对比有差异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粉刺与炎性丘疹积分对比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粉刺与炎性丘疹积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中4例患者分别出现皮肤干燥与红斑及恶心表现,对照组中3例患者分别发生皮肤干燥与红斑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性。结论 将凝胶联合多西环素用到痤疮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 阿达帕林凝胶 多西环素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患有痤疮后为其实施凝胶与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两种药物使用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40例患有痤疮的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凝胶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痤疮症状评分指标和治疗疗效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疾病,实施凝胶治疗效果更好,研究有较大意义。

  • 标签: 阿达帕林凝胶 夫西地酸乳膏 痤疮 症状评分指标 治疗疗效指标
  • 简介:摘要1例74岁男性胃体腺癌患者先后接受一线、二线和三线化疗6、8和4个周期,因化疗疗效欠佳,接受替尼靶向治疗(替尼750 mg口服、1次/d)。18 d后,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症状,自行停药。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PLT)41×109/L,诊断:血小板减少症(3级)。立即给予升血小板治疗,PLT恢复至153×109/L后,将替尼剂量减至500 mg口服、1次/d。21 d后患者头晕症状复现,同时出现面部水肿,实验室检查示PLT 45×109/L。考虑血小板减少症与替尼有关且存在剂量相关性。再次给予升血小板治疗。13 d后,PLT恢复至214×109/L,采用减量并间歇用药方法,即替尼250 mg/d、服药3 d停药2 d。此后再未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稳定。

  • 标签: 血管生成抑制剂 抗肿瘤药 血小板减少症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在替吉奥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替尼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68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单采用替吉奥治疗对照组(n=34)与联合使用替尼治疗实验组(n=34),对比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联合使用替尼于替吉奥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替吉奥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甲磺酸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太和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甲磺酸替尼治疗(500 mg/次,1次/d)的转移性肾癌患者32例,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安全性,采用Cox回归进行PFS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5(2~10)个月,32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估。疗效评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43.75%),疾病稳定10例(31.25%),疾病进展8例(25.00%),ORR 43.75%(14/32),DCR 75.00%(24/32)。患者的PFS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既往手术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与转移部位显著相关(HR=0.032,95%CI为0.003~0.411,P=0.008)。所有患者中位PFS为9.5个月(8.3~10.7个月),其中肺转移(n=21)和其他部位转移患者(n=11)的中位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个月vs. 6.2个月,χ2=14.812,P<0.001)。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37.50%,12/32)、手足综合征(31.25%,10/32)、蛋白尿(18.75%,6/3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5.00%,8/32)、贫血(28.13%,9/32)、血小板减少症(18.75%,6/32)、恶心/呕吐(15.63%,5/32)、转氨酶升高(15.63%,5/32),多数为1级或2级,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9/32),无4级不良反应,经过减量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可控制。结论甲磺酸替尼能够有效延长转移性肾癌患者的PFS,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作为转移性肾癌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肾肿瘤 甲磺酸盐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胃癌腹壁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为老年男性,胃癌术后腹壁转移,二线治疗后进展,给予替尼靶向治疗,疗效部分缓解,截至2019年8月,维持部分缓解14个月,疗效显著。结论晚期胃癌三线治疗采用替尼靶向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靶向治疗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调查替尼药物与化疗方法给予叠加治疗干预计划落实于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效果情况。方法:这次文章中对于本医院给予诊断并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详细评判,64例为收入人数,2020年02月--2021年01月是选用时间,执行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方法,试验组(入组32例)采取替尼药物与化疗方法给予叠加治疗干预计划,参照组(纳入32例)采用化疗方法干预计划,调查病情部分得以缓解及完全得以缓解占比结果、给药治疗干预之后引发毒副作用总体占比,评估给药干预之前和给药干预两个周期之后癌胚抗原具体指标检测所得结果数。结果:试验组病情部分得以缓解及完全得以缓解占比结果对比参照组分析结果提升(P0.05),试验组给药干预两个周期之后癌胚抗原具体指标检测所得结果数评比给药干预之前和参照组对应内容结果展示减少(P

  • 标签: 阿帕替尼 化疗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近年来,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也逐渐成为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新选择。抗血管生成药物——新型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替尼已在食管癌及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就替尼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该药物在食管癌治疗中抗肿瘤机制和疗效的认知,为今后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与参考。

  • 标签: 阿帕替尼 食管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以痤疮患者为对象,探究克霉素与果酸换肤共同用药疗效。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78例痤疮患者回顾性分析,分设组别,即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前者行克霉素凝胶单一治疗,对后者行克霉素与果酸换肤共同用药。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对照组、观察组所占比分别是76.92%、94.87%,前者低于后者(P<0.05);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粉刺与皮疹及脓疱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临床常规通过克霉素凝胶涂抹治疗痤疮,而在此基础上加用果酸换肤则更有助于促进相关症状改善。

  • 标签: [] 果酸换肤 克林霉素凝胶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联合应用吲胺与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医院诊治的4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23例,一组给予吲胺治疗,另一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单一用药为对照组,联合用药为研究组,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血压、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更优,P

  • 标签: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胺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吲胺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吲胺治疗可有效增强治疗疗效,促进患者血脂及血压水平改善,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吲达帕胺 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就诊的14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给予替尼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组仅给予替吉奥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38.9%(28/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1%(1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P=0.03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8.9%(64/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8%(4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3,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9个月、2.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4.8个月、7.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77,P=0.026;χ2=6.083,P=0.01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为1~2级,主要有乏力、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观察组发生率分别为59.7%(43/72)、50.0%(36/72)、8.3%(6/72)、12.5%(9/72)、9.7%(7/72),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51.5%(35/68)、57.4%(39/68)、17.6%(12/68)、4.4%(3/68)、4.4%(3/6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P=0.326;χ2=0.760,P=0.383;χ2=2.708,P=0.100;χ2=2.919,P=0.088;χ2=0.794,P=0.373)。结论替尼联合替吉奥对复发转移食管癌治疗疗效较好,安全性及耐受性可。

  • 标签: 食管肿瘤 治疗结果 阿帕替尼 替吉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替尼对脑胶质瘤细胞U87MG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胶质瘤细胞U87MG分为空白对照组、替尼组、单纯照射组、替尼联合照射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替尼(5、10、20、40、80 μ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创伤愈合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替尼对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替尼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替尼对胶质瘤细胞U87MG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的依赖性。与单纯照射组比较,替尼联合照射组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57、18.704、4.167,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替尼联合照射组的D0、Dq和SF2均下降,放射增敏比(SERD0)为1.3。与单纯照射组比较,替尼联合照射组的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87、8.890、5.222,P<0.05)。结论替尼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标签: 脑胶质瘤细胞 放射敏感性 阿帕替尼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 替尼治疗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的价值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1年5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150例,用回顾研究法研究对晚期胃癌标准治疗进展患者不同用药方案的差异。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替吉奥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替尼联合用药,对比用药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综合有效74例(98.67%),对照组综合有效68例(90.67%),(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3例(4.00%),对照组不良反应11例(14.67%),(p<0.05)。结论:替尼治疗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临床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建议推广。

  • 标签: 阿帕替尼 二线化疗 无效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尼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25例,行替尼+化疗治疗)、对照组(纳入25例,仅行化疗治疗),评价组间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组间TSGF、CA199、CEA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SGF、CA199、CEA水平较低,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行替尼+化疗治疗,疗效显著,且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帕替尼 化疗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体会
  • 简介:摘要木单抗广泛用于SpA的治疗,但其药物本身偶有银屑病的不良反应出现,临床表现为治疗过程中出现银屑病样的皮疹,脓疱型多见,停药并对症治疗后好转。本文报道1例木单抗治疗后引起银屑病的病例。

  • 标签: 银屑病 药物毒性 阿达木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时应用吲胺片和苯磺酸氨氯地片平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效果,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诊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方法治疗为对照组,采用吲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并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血压水平等一系列反应病情指标的参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所得数据,对两种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皆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病情控制效果更好,且观察组血脂水平、血压水平等一系列反应病情指标的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将吲胺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同时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效果理想,使患者血压、血脂等各项身体指标得到有效控制,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吲达帕胺 苯磺酸氨氯地平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全部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吲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血压指标、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指标、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吲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临床用药疗效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