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甘肃文县的阳山床是武警黄金部队近年来在陕甘川交界地带发现的一个产于泥盆系浅变质岩系的特大型金矿床,勘查后求得储量已达227t之巨。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镜下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多样。据室温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相态、加热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性状及产出特征,鉴别出两种成因类型及九种物理状态类型;②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本区的均一温度在105~310℃之间,主要集中在260-310℃、220~240℃、150—190℃等三个区间,成矿流体组份体系接近于NaCl、H2O-CO2体系,成矿流体密度估计在0.35~1.02g/cm^3之间,成矿压力估计在400×10^5Pa~800×10^5Pa之间,流体包裹体盐度ω(NaCl)估计在2.5%-10.4%之间;③从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获得的pH值在6,91~7.1之间,还原参数CH4+CO+H2/CO2的摩尔数比值在0.009—0.050之间,具有浅成中偏碱性和弱还原环境成矿特点;④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SMOW)值在-92.4‰~-62.9‰之间,δ^18O石英(SMOW)值在-3.09‰~+0.41‰之间,δ^18OH2O(SMOW)值在-12.13‰~-8.48‰之间。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复杂,具有多源特征,成矿可能主要与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

  • 标签: 成矿流体 阳山金矿床 文县 甘肃
  • 简介:摘要:甘肃文县阳山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成矿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经过20年的勘查工作,阳山带已完成安坝、葛条湾、阳山、高楼山等六个矿段的勘查工作,形成一条近似20km长的成矿带。虽然阳山已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缺乏对深部找矿工作开展甚少,阳山面临新一轮找矿瓶颈。本文详细总结阳山控矿地质特征、分析金矿主控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以此建立阳山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综合模型。综合分析认为,阳山依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安坝深部具备较大找矿潜力。

  • 标签: 甘肃 阳山金矿区 深部找矿
  • 简介:阳山位于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区内,属甘肃省管辖。区内经济欠发达,地质灾害较发育。矿体受构造控制,成群成带分布;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对矿区目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开发中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

  • 标签: 资源开发 环境地质 治理建议 阳山金矿 甘肃
  • 简介:摘要:阳山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成矿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岩浆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其成矿物质均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但有关于关键基础地质方面的认识,依然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尤其是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方面的提炼工作,是阳山找矿勘查和预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葛良胜等, 2020)。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前人工作成果以及分析近两年勘查资料,认为泥山矿段汤卜沟、葛条湾矿段贾那下和阳山矿段观音坝一带具备较大找矿潜力。

  • 标签: 甘肃 阳山金矿区 找矿方向 浅析
  • 简介:摘要:阳山带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部分金矿体产于岩脉中或者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与岩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前人依据大量晚三叠世岩脉发育矿化这一现象,认为金矿化不早于晚三叠世但金矿化的下限和金矿化是否存在多期叠加仍存争议。本文对新发现的一期矿化花岗斑岩岩脉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并与晚三叠世侵位的白云母英云闪长岩和长花岗斑岩岩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白云母英云闪长岩与二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215.2±2.3 Ma和216.6±2.6 Ma,新发现的矿化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为49.3±1.7 Ma。这暗示阳山带不仅发育有大晚三叠世岩浆活动,还发育有古近纪岩浆活动。此外,阳山带很可能在晚三叠世和古近纪均有矿化作用发生,多期叠加成矿可能是巨量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阳山金矿带 花岗质脉岩 锆石U-Pb年龄 古近纪 金矿化
  • 简介:为进一步厘清西秦岭阳山带的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带内广泛出露、本身有矿化的花岗斑岩岩脉中大量存在的独居石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中独居石既有岩浆成因,也有热液成因。在背散射图像上,显示清晰成分分区的独居石颗粒具有封闭的U-Th-Pb同位素体系,具有模糊或不规则成分分区的独居石则具有开放的U-Th-Pb同位素体系。本文研究成果可作为选择合适独居石颗粒进行有效U-Th-Pb同位素定年的矿物学基础。

  • 标签: 阳山金矿带 独居石 热液活动 背散射图像 U-Th-Pb同位素体系
  • 简介:摘要通过对塔尔山金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结合样品测试结果,研究金成矿流体性质等特征,探索塔尔山金床成因。认为塔尔山矿床成矿热液为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含金石英脉氢氧同位素分析,原始成矿热液为变质热液,后期混入大气降水,使δ18O水值大幅下降;结合成矿流体特征与陆陆碰撞造山运动的构造背景,认为塔尔山金为造山型金矿

  • 标签: 金矿 同位素 变质热液 造山型
  • 简介:在青海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托勒山复向斜中,出露一套下古生界浅变质碎屑岩夹灰岩、火山岩,上古生界山间凹陷碎屑岩,中生界沉积岩,构造线大都呈北西西向。横切构造线的天盆河、骆驼河中下游均有采金历史。1984年青海省物勘队配合1/5万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了同比例尺物化探工作,化探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根据分析成果,圈定铅锌异常、砷异常和铜、铋等异常,在砷异常分布地段,局部有微弱金异常伴生。砷金异常主

  • 标签: 托勒 碎屑岩 下古生界 复向斜 上古生界 构造线
  • 简介:小石头山金位于川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该矿处于“若尔盖中间地块”西南部“阿坝复理石地体褶皱带”范围内,矿体产于印支晚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上。矿体主要受张裂型矿化裂隙、张剪性复合型矿化裂隙和破碎带型矿化裂隙控制,是较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 标签: 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小石头山
  • 简介: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的研究,指出了红山金床的找矿标志.

  • 标签: 红山金矿床 找矿标志 探讨 新疆
  • 简介:摘要:通过构造--矿化--蚀变综合路线调查,并对前期资料的二次开发,客观评价主矿带南北两侧异常和矿体找矿潜力。并详细对比鹰咀山金与邻区寒山金在控矿规律、矿体规模以及找矿方法等方面特征,以期为本区找矿勘探提供启示。

  • 标签: 金矿 构造控矿 甘肃鹰咀山
  • 简介:摘要在矿山采矿的过程中,采矿的方法非常重要,而采矿的方法取决于矿山的实际情况,所以,在金山金缓倾斜矿体的采矿过程中,采取恰当的采矿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本文主要研究了金山金缓倾斜矿体的采矿方法,分析了采矿过程中如何应用更加合理有效的采矿措施,提出了具体的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金山金矿,缓倾斜,采矿,方法
  • 简介:摘要:新疆哈密市某金矿床多金属矿区属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金矿集中区域。从2001年至今,该区域已投入了地质、化探、钻探、槽探等综合的探矿方法以及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对该地区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成矿的因素和规律,为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找矿标 矿标调查工作 新疆哈密红山金矿床 信息化建设
  • 简介:叙述了江西金山金韧性剪切带构造岩分带、蚀变分带及金矿化强度分带“三位一体”的规律性分布特征.分析了金山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指出金山韧性剪切带严格控制矿体的产出,其变形变质作用对金的成矿和富集提供容矿空间和动力条件。

  • 标签: 金山金矿 韧性剪切带 含金动力变质热液 控矿特征
  • 简介:黄龙山金田受郧西穹窿控制.穹窿周缘广泛发育多种顺层滑脱构造,金矿床或矿体的产出与滑脱构造紧密相关。穹窿与滑脱构造共同构成该区金矿的控矿构造。

  • 标签: 郧西穹窿 滑脱构造 金矿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内蒙古额济纳旗炮台山金点地质特征、物探异常特征、化探异常特征、矿化蚀变特征、潜力分析等方面的论述,浅论了对内蒙古额济纳旗炮台山金点的成矿条件。

  • 标签:
  • 简介:经过长时期的开发利用,以往探明的矿产资源已消耗殆尽,保有资源储量日趋紧张,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建设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对如此形势,摆在地勘队伍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便是一如何尽快找到有价值的后备矿产资源,以满足国家之所需。外围及深部找矿堪称为危机矿山解决困境的一个较理想的办法。本次以河北省宣化县东虎山金为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以资借鉴。

  • 标签: 资源紧缺 矿山危机 东虎山金矿 外围及深部找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海内名山历数奇,紫金山峻岂能遗?雄厚根基接南赣,峥嵘山势连武夷。从古奥秘谁能探,而今开采逢其时。层层爆破露天矿,畦畦如整梯田墀。萦萦平铺水花泼,石化为沙金泥堆。科技筛选胜神力,不用熔炼能分离。我来驱车凌绝顶,四顾苍茫八闽低。晌午云隙日光漏,周遭紫气氤氲霏。钢架楼台参差立,壑底沉淀青琉璃。遥想混沌开天地,岩浆进涌金晶辉。隆起偌大紫铜脉,天公拱手赐闽西。倘能富国增货殖,何惜骨碎贡珍稀。

  • 标签: 紫金山 矿业集团 矿区 露天矿 石化
  • 简介:摘要望儿山金床位于焦家断裂上盘望儿山断裂带内。矿区20中段避灾硐室在施工过程中揭露多道导水构造,导致避灾硐室涌水较大,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并且随着导水构造揭露后该中段涌水量剧增,给矿区排水带来较大压力,增加了矿区排水费用。化学注浆技术若能起到有效作用,那么20中段避灾硐室就能正常投入使用,降低矿区排水成本,减小矿区排水压力,同时将为其他区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 标签: 构造 涌水 化学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