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该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发展的土地利用特征及开展土地整治的策略选择。研究表明在“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原则指导下,长江流域土地整治应结合流域内土地利用特点,统筹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根据长江流域的空间差异特征,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修复为导向,促进生命共同体建设;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增加长江流域的粮食保障能力;以建设用地整治为手段,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空间布局,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策略选择 土地整治 新型城镇化 长江流域
  • 简介:以15个长江流域棉花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花粉混合互交构建了综合群体,从中选育出29个棉花株系。通过田间试验对12个主要性状进行考察,衍生株系间霜前花率的变异最大,子棉产量及构成因素次之,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纤维品质、产量及构成因素、霜前花率、衣分和株高等前5个主成分,对变异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24.312%、19.662%、13.287%、10.812%、9.085%。基于SSR的分子标记差异,绝大多数衍生株系聚在一类,遗传差异较小,明显区别于黄河流域棉花品种。

  • 标签: 棉花 综合群体 主成分分析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2012~2014年DPP-4抑制剂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为指标,对6城市2012~2014年DPP-4抑制剂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6城市DPP-4抑制剂总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提高,用量最大的是西格列汀,其他药品DDDs构成比在逐年提升。结论从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趋势看,DPP-4抑制剂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药物,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 标签: DPP-4抑制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应用分析
  • 简介:昔时视为徼外的怒江流,近代处于社会经济急剧转型的前沿阵地,“欧风美雨”剧烈地冲击怒江流经济发展进程,怒江中游地区逐渐卷入经济全球化之列,农村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生活被市场“无形之手”所左右;滇缅印之间的互补性物流业亦呈现繁荣锦簇之景象;地区性、季节性务工人员呈“候鸟式”迁徙于滇缅之间,往来不息;国防经济因战时特殊时期抑显突出,极大刺激了怒江中游地区消费服务行业的发展.

  • 标签: 怒江流域 商品经济 市场化 差异性 季节性
  • 简介:DEM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为传统的地貌研究在地形可视化、统计分析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以贵州省内乌江流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加载DEM,提取高程、坡度、地表起伏度等地貌要素与地质图、构造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分析,对流域地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内乌江流层状展布地貌,反映出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的影响,流域总体上呈现出有序的阶梯状组合;地形坡度和起伏度较大的区域,地质构造作用明显;地形坡度和起伏度较小的区域主要发育在新构造运动抬升的台面上以及岩性较软的地方.

  • 标签: 贵州乌江 流域地貌 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梯级水电站的水力与电力关系密切,以及入库来水的不确定性,给水库运行和准确调度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多数水电站除发电外还承担着防洪、航运、供水、排沙等综合利用任务,因此,水电调度是一个半结构化且弹性较大的业务。

  • 标签: 水电 优化 调度
  • 简介:利用1960—2012年汉江流1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雨资料和3个水文站同时期日径流资料,分析了9个极端降雨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运用广义极值分布(GEV)、Gamma分布两种极值统计模型对各站点的最大1d降雨、最大3d降雨极值样本进行拟合,遴选描述降雨极值分布规律最优概率模型,进而推算给定重现期下的降雨设计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选用Gumbel、Clayton和Frank这3种Copula函数建立降雨-洪量极值联合分布模型,优选最合适的Copula函数,由此计算给定重现期下的洪量设计值。结果表明:GEV分布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降雨极值序列,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极值在空间上均呈西低东高的特征;3种Copula函数中,FrankCopula函数能更好地拟合降雨-洪量相关关系,由此推求的洪量设计值大于单变量拟合设计值。

  • 标签: 极端水文事件 极端降雨指数 极端洪水 单变量分布 COPULA函数
  • 简介:利用CCA分析对赣江流影响浮游硅藻的环境因子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影响浮游硅藻物种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丰水期,纬度(N)〉Zn〉TN〉经度(E)〉氰化物(CN-)〉pH;在枯水期,纬度(N)〉Pb〉Hg〉Cr6+〉水量(WF)〉pH;在平水期,纬度(N)〉CN-〉水温(WT)〉经度〉As〉氟化物(F-)。影响浮游硅藻密度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丰水期,纬度〉Zn〉TN〉挥发酚〉CN-〉石油类;在枯水期,Pb〉WT〉F-〉水量〉pH〉CODMn;在平水期,CN-〉WT〉水位(WL)〉BOD5〉粪大肠杆菌〉TN。从而得出浮游硅藻与各环境因子相关系数都很高,浮游硅藻物种组成、密度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都很强。

  • 标签: 浮游硅藻 赣江流域 CCA 环境因子
  • 简介:龙母信仰在西江流十分盛行,整理与研究西江流龙母信仰文献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龙母信仰文献还处在一种零散和缺失的状态,缺乏系统整理与研究。为了方便文献整理和深入研究,可将西江流龙母信仰文献分为空间场所、祭祀、文学产品、习俗等几个方面,构建文化学、宗教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民俗学、中国文学、考古学等跨学科资源体系。

  • 标签: 龙母信仰 文献整理 西江流域
  • 简介:红水河和龙江几乎流经河池市的全境,是珠江流的重要水土保持区。10多年来,河池市全面治理红水河和龙江流,实施了两次绿色"革命"。第一次,在红水河、龙江沿岸和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第二次,从2012年底起,扩大退耕还林面积,发展核桃产业。两次"革命"新增600多万亩林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迅速上升到68.6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 标签: 珠江流域 河池市 植被 龙江流域 退耕还林 森林覆盖率
  • 简介:摘要:基于2001、2005年两期MODIS土地覆盖产品,研究北江流土地覆盖分布、变化与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北江流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2001—2005年林地和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城镇面积保持稳定;“草地→林地”、“草地→耕地”、“林地→草地”为三种主要变化类型。使用CA—Markov模型对2013年流域土地覆盖进行预测,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率普遍偏小,空间聚集效应明显。按此趋势进一步对2020年北江流土地覆盖进行了预测,为流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关键词:北江流;土地覆盖变化;马尔科夫;元胞自动机

  • 标签: 土地覆盖变化 北江流域 MODIS 预测 MARKOV模型 耕地面积
  • 简介:以韩江流潮安、横山和溪口3个代表性站点1959—2000年日流量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4种边缘分布函数拟合各站点春、夏、秋、冬四季的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并利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4种Copula函数拟合春-夏、夏-秋、秋-冬、冬-春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然后计算出各站点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1)基于Copula函数建立的联合分布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季节间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2)潮安与溪口站夏-秋、秋-冬时段平均每4年发生一次连旱连涝的事件,春-夏、冬-春时段发生连旱和先旱后涝的概率均在10%左右;横山站秋冬季节平均每1.28年就发生一次连续干旱的事件。

  • 标签: 韩江流域 旱涝组合事件 COPULA函数 概率
  • 简介:本文阐述练江流污染及当前整治情况,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更好整治练江的建议。

  • 标签: 练江污染 整治 问题 建议
  • 简介:明清时期,以木材贸易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冲击着清水江流的自然经济,推动着该区域向近代文明转型。木材经济对该流域的苗侗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在它的保障下,清水江流苗侗民族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锦屏、天柱两地的清水江文书中反映了诸多教育问题,从中可以深入探讨清水江流的教育传统、明清朝廷治边政策对当地教育的影响、木材经济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影响、木商与当地教育的关系、当地教育发展与边陲国家整合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明清 清水江 苗侗地区 木商 教育
  • 简介: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流经湖南省八个地级市,其污染问题非常突出,近些年来相继发生了多起污染事件。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湘江流的治理与保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治理政策,整体而言治理成效显著,但湘江流的生态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治理之路仍然困难重重。一、碎片化:湘江流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现实困境为共同应对湘江流边治理边污染的尴尬,

  • 标签: 湘江流域 政府间合作 治理成效 治理视角 治理政策 污染问题
  • 简介: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2013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湖北省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实施"两圈两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布局。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生态经济 长江黄金水道 生态文化旅游 中共湖北省委 两带
  • 简介: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板块联动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中段,受渐进改革与梯度开放的区域发展策略影响,一度陷入被边缘他和区域问经济联系逐渐弱他的困境,成为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板块中经济较为薄弱的板块。破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充分、产业竞争力不足、环境保护不到位、制度创新滞后、地方政府“利己主义”等障碍,是打造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后发优势,使之融入长江城市群协同发展新体系,深度参与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建设,助推“长江经济带”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举措。

  • 标签: 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 区域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 中部崛起
  • 简介:多诺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防渗墙FS11号槽段浇筑时,因山体滑坡使砼运输道路堵塞,导致槽孔内的泥沙沉积超过设计要求而停止浇筑。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钢筋笼及预埋管件已凝固于混凝土中,提出钢筋笼清槽已无可能。后经研究决定采取用在上游贴墙的方式进行处理。

  • 标签: 防渗墙 断墙 贴墙 墙体质量
  • 简介: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22个城市进行研究,发现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地价水平的梯次递降关系,探索了不同城市等级、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的城市地价水平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客观关系,提出了应该考虑城市地价水平、发展潜力等因素合理进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等建议,包括工业向中、上游转移,需要关注部分中小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和部分城市的"重卖地轻实体"问题等。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土地价格 经济发展 土地经济
  • 简介:该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特征,发现区域内资源环境格局存在"双向梯度",即自西向东的自然资源梯度和自东向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梯度。参考相关区域发展理论,借鉴欧洲莱茵河流域经济区发展模式,从空间联系和产业联系两种视角探究了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机制。空间联系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别提出了"梯度推进"、"点-轴开发"和"增长极"等三种发展模型,确保长江经济带不同层级的经济体都能融入资源优化配置洪流,实现联动发展;产业联系方面从宏观角度探讨航运、旅游两大产业带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机制,为空间联动发展机制提供补充。此外,该文还根据东中西部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最后,该文基于当前一些重要科研问题与成果,对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资源环境 联动发展 空间 产业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