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镇痛、镇静治疗期间的监测及护理。方法配合镇痛、镇静治疗进行监测与护理。结论除了监测24小时心率、血压、呼吸及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依病情测动脉血气分析外,还要加强基础疾病病情的观察,要定时检查病人的局部和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异常。ICU病人理想的镇静水平是既能保证病人安静入睡又容易被唤醒。使用镇静剂后病人处于被动体位,容易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等。因此,每两小时给病人翻身更换体位,肢体保持功能位,定时放松约束带,检查皮肤情况。

  • 标签: 镇痛 镇静治疗期间 监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术后烦躁不安的镇静镇痛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捆绑制动、肌注氯丙嗪和静脉和静脉泵入曲马多合剂的三种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心电监护和颅内压监护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束带捆绑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波动大,颅内再出血发生率高;肌注氯丙嗪组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致死率为8.57%;曲马多合剂组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变化均无差异,颅内再出血发生率为2.12%。结论静脉泵入曲马多合剂一种比较理想的镇静镇痛方案,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镇痛 镇静 曲马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脑出血患者334例,观察其急性期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等。结果镇静治疗组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镇静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镇静脑出血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6例,采用催吐式清水洗胃、输液、利尿、纠酸、吸氧、脱水等并静滴美解眠。治疗组26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mg静注,之后纳洛酮2-4mg加入0.9%氯化钠500mg中静滴。结果,在催醒时间,治疗组显效率61.54%,对照组显效率12.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反应。

  • 标签: 镇静催眠药 急性中毒 纳洛酮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镇静治疗对ICU中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ICU病房危重患者66例给予丙泊酚+芬太尼镇静治疗,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2、24h血糖(G1u)、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01)、血氧饱和度、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值。结果患者在镇静前G1u、E、NE、C01指标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给予镇静治疗后,12hG1u、E、NE、C01指标值明显下降,到24h所有指标接近正常值,镇静后24hG1u、E、NE、C01指标较镇静前与镇静后12h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24h后患者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有所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治疗可有效降低ICU危重患者的过度应激状态,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从而可减少应激性溃疡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镇静治疗 ICU 危重患者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镇静镇痛治疗的应用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于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7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随机的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5例。试验组35例患者中,21例患者为男性,14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16-68岁;对照组35例患者中,19例患者为男性,16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13-62岁。对试验组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在镇静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镇痛治疗;对照组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则仅接受单纯的镇静措施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心率改善状况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将镇静阵痛治疗应用于对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总体治疗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ICU气管插管 镇静镇痛 丙泊酚 吗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透析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防范措施,以期提高透析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不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两年来,减少了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少了伤害事件的发生率。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健全的防护性措施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透析患者 危险性评估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了解各类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加强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不合理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地发生。

  • 标签: 镇静催眠药 合理用药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总结80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中的安全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尤其是镇静诱导、呼吸机使用早期老年患者的血压变化,预防一过性低血压;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认真寻找人机对抗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控制药物速度,及时进行镇静深度评分;加强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和停药观察等护理措施,防止意外拔管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保证通气治疗的有效进行。

  • 标签: EICU 机械通气 咪达唑仑 镇静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于老年患者在进行输液治疗期间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方法从我院老年人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位老年人进行细节护理工作,对其余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工作,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治疗情况以及患者的反映和满意度,最终将治疗结果进行及时性分析。结果这100位进行细节护理的老年人患者,在没有进行细节护理之前和其他老年人身体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变化,但是老年人患者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开展细节护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治疗效果。结论老年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所以很多问题不易被医护人员发觉,通过输液治疗期间的细节护理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良状况的产生,推动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细节护理 老年患者 输液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现象学研究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的体验,从而对临床护理工作加以指导。方法通过个人会谈对16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人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人经历着复杂的情绪变化,如惊讶,无助,焦虑,失落,挫败等;她们同时也需要不断适应着复杂地角色变化,而疾病治疗上面暂时性的胜利,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知识的掌握往往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角色的变化;她们同时也需要面对较多的压力源,良好的支持系统和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帮助她们更好的应对疾病。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人经历着复杂的情绪变化,她们同时也需要不断适应着复杂地角色变化和面对较多的压力源,而良好的心理护理,知识的掌握,社会和家庭支持,往往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角色的变化和应对疾病。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住院治疗期间 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和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的苏醒时间、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中的效果满意,优于单纯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丙泊酚 咪达唑仑 机械通气 镇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26例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丙泊酚或咪唑安定,严重出现精神障碍是使用氟哌啶醇,间断唤醒的办法控制急性期精神症状。镇静/激动(SAS)评分评判镇静效果。个体化镇静处置措施使其SAS评分稳定至2~4分。结果额叶损伤患者镇静处置以非药物为首选;药物镇静须不得已而为之;动态定时评估镇静效果利于与脑伤恶化意识障碍区别。镇静药物宜选速效、短效药物个体化使用。结论采用间断唤醒镇静办法治疗于额叶损伤急性期精神异常病人,安全性高,预后好。

  • 标签: 额叶损伤 精神异常 镇痛镇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方法配合急救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经常翻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清除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对大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的患者,于急性期过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脏器损害的临床征象,如由肝脏损害引起的黄疸等,应及早作相应的处理。

  • 标签: 镇静 安眠类 药物中毒 急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