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为确保人身及行车安全,既有铁路平交道口陆续被取消,桥涵进施工应用越来越广泛,进施工是一种作业环节多,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的施工项目,进施工技术的把关至关重要。鉴于此,结合京沈客专北京朝阳枢纽酒仙桥北路框构进工程对铁路桥涵进施工技术进行了探析,通过施工准备、工作坑、滑板及后背、桥体进方面指出了其技术要点,为后期同类工程借鉴。

  • 标签: 施工准备 工作坑 滑板及后背 桥体顶进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管下穿既有铁路桥梁,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对管工程下穿既有铁路桥梁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重点研究分析铁路管施工引起的位移变形是否满足铁路相关规范规定要求,为相似的项目提供参考。

  • 标签: 顶管 既有铁路桥梁 有限元软件模拟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在既有铁路下方增建时常采用进法施工,施工开始前需对既有线路和路基进行必要加固,对框构横梁承载能力检算。以承德县南江路框架桥的施工为例,根据下穿式的结构特点,重点介绍斜交施工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 标签: 下穿铁路 顶进施工 关键技术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不断成熟,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加,进涵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求铁路建设施工的各个部门搞好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铁路建设施工的整体质量。影响铁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问题,拥有成熟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而且还有效的控制了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因此,在铁路的建设施工中,必须要合理的运用施工技术,同时,还要合理控制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质量。

  • 标签: 桥梁施工 顶进涵 施工控制
  • 简介:[摘要]介绍既有铁路站场区间框架箱形桥的设计、线路加固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采用纵横梁加固体系、轨道加固扣梁、荷载传递支撑桩基等组成的受力体系对既有铁路进行系统加固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线路站场区间线路和加固体系设施充分结合为一个整体,有效保证了进框架桥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运营的安全。

  • 标签: [] 既有铁路站场区 框架桥 线路加固 设计施工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新建线路和既有线改造施工的增多,供电线需横跨线路,同时各设备管理单位一般要求线路上方严禁上跨供电线,现场无法采取架空线路方式,下穿管的方式逐渐适用于供电线路施工应用,本文结合商合杭下穿既有线施工,对下穿营业线管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 标签: 供电线 下穿 顶管。
  • 简介:摘 要:在过去的施工技术中,plc同步升应用在建筑领域有很多的应用,但在铁路施工中比较少见,现结合某铁路更换摇轴支座中,plc同步升的应用进行研究,该技术可以保证桥体在起梁时,受力均匀,保持稳定。可以证明PLC同步升技术在工程中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桥梁顶升PLC铁路桥梁
  • 简介:摘要:桥梁升校正,就是通过PLC液压同步升系统控制千斤把变形的桥梁梁体升进行校正,防止梁体变形影响行车安全。近年来,发生多起因地质灾害引起的桥墩下沉、梁体变形造成轨道线路变形从而影响行车造成事故。桥梁升校正施工即使已成为梁体变形病害整治施工中的重难点。本文结合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白腊寨2号四线大桥病害整治工程施工现场经验,对既有高速铁路桥梁升校正施工过程进行简单的论述。

  • 标签: 桥梁顶升 PLC液压系统 千斤顶 变形
  • 简介:摘要:在实际情况当中,进箱涵同时穿越铁路和地铁的工程并不多见,但是在城市中心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实践证明,进箱涵方法在同时上穿地铁下穿铁路的施工工程中具有较高可行性。施工中采取铁路线路加固和地铁抗浮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各类技术措施相互依托,相互联系,最终将道路、进框架桥、铁路和地铁三相结构形成了一个互不干扰、相互联系的整体性结构。从而确保施工全过程铁路及地铁的运输安全。

  • 标签: 箱涵法 顶进施工 上穿地铁 下穿铁路
  • 简介:摘要:工字钢加固下穿既有铁路营业线施工的大型框构桥,施工工艺复杂、对既有线行车影响大、不可预见因素多,一直作为既有线施工重点工程严格把控。只有提前分析、充分预想、严控过程、完善应急,提升施工安全管理能力,才能保障既有线行车安全。

  • 标签: 施工 安全 管理 加固 顶进
  • 简介:摘要:抽油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抽油机减速箱漏油,这种情况象会直接影响到抽油机的正常运行。所以,本文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抽油机减速箱漏油的问题,对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避免抽油机减速箱漏油的现象出现,使抽油机减速箱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

  • 标签: 抽油机 减速箱 漏油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泥水平衡管施工工法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技术,地下穿越能力强,施工工作面不大,可以穿越铁路、河流等不允许开挖或没有开挖条件的地方,对进管道周围地层扰动少,能维持不同土质挖掘面上的稳定平衡,该工法土层损失小,产生的地表变形小,进施工时的连续作业性能好,施工进度快,总力较小,尤其在黏性土层中的长距离进,优于其他类型的管工法,同时在工作井内的作业环境较好,能够安全地实现进作业,施工噪音小,不破坏道路、不影响交通,环境污染小,施工精度高,技术先进。文章结合穿越铁路工程项目,重点分析了泥水平衡机械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供大家借鉴。

  • 标签: 钢筋混凝土管 工作井 接收井 顶进 纠偏。
  • 简介:【摘要】:结合三叶柏寿至赤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框架涵施工实例,就双线两侧进涵施工方法施工及相关设计,计算进行了分析,旨在规范既有线上两侧进框架涵的进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既有铁路 两侧进框架涵 进施工 后背墙稳定性 1.背景 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行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以扩能改造工程为主。项目实施中提出了更为科学、安全、不影响既有线路的运营等理念。铁路建设由粗放式转为精细化及既有铁路运营的需求加大的特点。 1.1工程概况 叶柏寿至赤峰铁路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南起锦承线叶柏寿站,沿途经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喀喇沁旗、元宝山区、红山区,北至京通线赤峰站。 既有叶赤线建于1934-1935年,1935年建成开通,全长137.2km。全线共有车站11个,均为中间站或会让站,其中辽宁省境内2个,内蒙古自治区境内9个。年代古老,技术标准低,为III级、单线、内燃铁路。既有线曲线半径普遍较小,最小曲线半径仅为300m,300m半径的曲线有5处2.276km,占曲线全长的7.73%,300m至800m半径的曲线有41处14.817km,占曲线全长的50.24%。 1.2进框架桥概况说明 本框架桥线路里程为K134+342.3,框架桥中心线与叶赤线交角为84°57’16”、与京通线交角为88°42’33”。进框架采用单孔8m正交90°结构形式,桥体在叶赤线与京通线路基下均采用进施工,叶赤线箱体工作坑设置在叶赤线南侧,由南向北进施工,京通线箱体工作坑在京通线北侧,由北向南进。结构物顶板70cm,顶板80cm,边墙70cm。叶赤线箱体总高7.35m,适用高度4m;京通线箱体高度11.48m,适用高度4m(上下两箱成“吕”字型)。 2.施工方案 2.1铁路封锁、慢行方案 本框架桥的线路加固及框架桥的进施工都必须限速45km/h行车,线路加固便梁安装及拆除还必须封锁进行。施工中需要列车慢行或封锁线路施工提前向铁路部门提出申请要点计划,并递交有关资料,在正式批准的地点、时间内完成施工,确保准时开通线路或解除慢行。封锁、慢行施工期间,必须安排驻站联络员驻站,加强与车站的联系,防护员负责设立有关防护标志,施工负责人全程指挥协调等,做到每个信息都必须清淅、明确。每次慢行、封锁都必须按铁路有关规程、规则办理和实施,确保铁路运营安全。 2.2进方案 本框构桥拟采用全幅两端对一次顶入法,即在铁路线两侧设置工作坑,在工作坑底板上预制整体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箱身,事先筑好的后背,用千斤顶顶推箱身前进,随随挖去箱内土方,一端一次将箱身顶入桥位,其优点是对铁路运输干扰小,进时间集中,列车慢行时间短。 叶赤线进长度为27.98m,程为41.216m。京通线进12m双层,程28.855m。根据施工现场既有线路基坡脚位置,计划适当缩短叶赤线框架桥的进长度控制在13m左右,中间连接段采用现浇施工。 施工注意要预先进行试再正式进,试工作一般以动箱身为准。因此在试时要加强箱身中线、水平和纵向位移的观察,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后背和底板的变化。试工作是操纵所有千斤一起出,块触到,当克服箱身的起动阻力,箱身被动,压力迅速下降,此时在压力表上读到的最高压力值,经换算后就是该箱身的起动推力。 为了防止框构进时底板随之向前滑动,板下设锚梁,为控制进方向,底板两侧设导向支墩并前端设置桥头坡。  2.3线路加固方案 本工程在四角及进正前方搭设防护桩、支撑桩,在京通线上架设1套D24便梁及叶赤线路上架设一套D24和两套D12便梁进行支撑。根据箱桥顶进所需加固线路位置长度,在既有线上标出D型便梁及横梁位置确定线路。便梁架设时按设计位置先将一片梁就位,另一片纵梁高出轨面0.2m左右,以便抽换轨枕。抽换轨枕遵循工务“隔六抽一”的规定。具体线路加固如下图: 2.4进后现浇段施工及线路恢复 两侧桥体到位后,及时对京通线上部及现浇段接头处进行凿毛处理并进行钢筋连接,在框架涵进部位就位后,尽快恢复线路,解除慢行。在拆除加固设施前,备足道碴和上碴人员及机具,安排好抽出横梁的作业程序,做好与基层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组织好劳力。掀一根横梁或木枕,立即换一根钢筋混凝土轨枕,随即补充道碴捣实。不应数根轨枕同时掀换。全部拆除掀换完毕后,按线路维修要求全面整修,经检查达到标准后,即可恢复正常运行。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现浇段及封堵墙施工。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今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现行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本工程的特殊规范要求等的研究与在以往铁路工程施工中获得的施工经验、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等总结出的双线两侧进涵施工方法。本施工方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本次的研究结合实际经验及生态理念,从宏观和微观多层角度考虑进涵施工方法,为今后的进涵施工提供思路。同时本次文章探讨的是双线两侧进涵施工,目的是为业界提供相关技术应用的启发,今后我们团队继续深入研究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 5.参考文献 [1] 郑少弘. 化机铁路涵洞拓宽改造工程框架涵进施工, 1009-6825.2010.28.199 [2]董晓峰,张亚娟,张启,史培艺.基于AHP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交通系统规划建设评价[J].生态学杂志,2021,40(04):1222-1232. [3]方松,余跃武.城市生态交通系统评价[J].物流技术,2021,40(02):14-17.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机械工程中齿轮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机械设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机械运转中对齿轮的磨损消耗也比较大,为此,如何提高齿轮转动使用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成为众人关注的问题之一。造成齿轮传动失效大多是因为轮齿失效造成的,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分析齿轮传统的特点类型,深入分析造成其失效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标签: 减速机 齿轮传动 失效
  • 简介:摘 要:针对刮板减速器异常损坏,我们对返回的旧减速器进行了拆解分析,并在现场查看矿方实际工况,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应的处理方案。通过对矿方进行刮板减速器保养维护方法的培训,解决了刮板减速器出现异常损坏的问题,从而保障刮板减速器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矿方的工作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飞机下减速板未放下这一故障,根据减速板收放系统工作原理,初步判断故障原因分为五个方面,进一步对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逐一分析排查,最终确定安装在下减速板收放管路上的自封活门故障,导致该试验故障事件,并对整个排故过程作出了总结。

  • 标签: 下减速板,故障,自封活门
  • 简介:摘要:当今,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工业也开始向科技要效益。工业机器人开始运用到工业中,在工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在工业机器人中,要想保证其正常运行,就需要有RV减速器保驾护航。在RV减速器传动中,一些零部件会对减速器动态特性产生影响。这篇文章首先对RV减速器动态特性进行简单阐述,然后再阐述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使RV减速器更好的运用到工业机器人中,促进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 标签: RV减速器 动态特性 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