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前,陶瓷界普遍认为青花瓷器起源于明早期的永乐、宣德时期,因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曾出土过这一时期带有年款的官窑器物,且相应的史料中记载,此时期所使用的是一种名为"苏麻离青"的进口。但在之后,由美国学者对流传海外的一对青花龙纹象耳瓶上的铭文研究,并确定了这一对青花瓶为元代至正时期景德镇烧造的器物(图1)。

  • 标签: 青花瓷器 瓷器鉴定 钴矿 60年代 美国学者 景德镇
  • 简介:为揭示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所用的产地特征和“色散而不收”的原因,以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和阿联酋采集的伊斯兰蓝彩器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LIBS)分析方法分别对青花或者蓝彩纹饰部位以及釉的常规元素组成含量和氧化硼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景德镇明早期青花瓷器所用与伊斯兰蓝彩器标本类似,均为含有硼元素的经过预熔处理的低锰型。2)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色散而不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了含有硼的高钠、高钙以及低铝、低硅的预熔处理过的玻璃。研究结果从硼元素角度佐证了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所用的进口可能来自于伊斯兰地区,为今后青花的产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

  • 标签: 青花瓷器 明代 钴料 硼砂 晕散
  • 简介: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唐三彩、青花瓷、景泰蓝的釉料中就含,也只有颜料的蓝色才能历久弥新。作为颜料主要分为三种:蓝颜料、紫颜料、黑颜料。

  • 标签: 钴蓝颜料 含钴 中华民族 唐三彩 青花瓷 景泰蓝
  • 简介: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快速到来,作为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已成为各大矿企必争之地,如大众、宝马等众多车企也在寻求与矿企业的直接合作。据BMO公司测算,每辆纯电动车对于的需求量约为10kg,相当于1000台苹果手机对的需求量。因此,除了汽车厂商抓紧布局,3C(即计算机、移动通讯器材和电子消费设备)厂家也在未雨绸缪中。据悉,苹果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寻找的直接来源,并考虑直接采购矿。

  • 标签: 钴矿 苹果公司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纯电动车 汽车厂商
  • 简介:用H2O2氧化Co2+成Co3+,以EDTA为显色剂,测定Co3+-EDTA配合物的吸光度,以求得镀液中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nm处,浓度介于0-0.7mg/10mL遵守比尔定律。Co3+-EDTA配合物在强酸介质中十分稳定,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应用于钯合金镀液中的测定,方法简便快捷。

  • 标签: 钴测定 光度法 电镀液
  • 简介:自然界中的矿很少单独存在,主要伴生于镍矿、铜矿、黄铁矿和砷矿床中,而且含量较少,提取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矿资源主要有镍硫化矿和氧化矿,铜矿,砷矿,含黄铁矿四种类型。冶炼特点表现为原料品位低,提取流程长,提取方法多。

  • 标签: 提取工艺 铜钴矿 含钴黄铁矿 单独存在 提取流程 提取方法
  • 简介:矿物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埃及人就曾使用蓝作为陶瓷制品的着色剂,我国从唐朝起也在陶瓷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作为着色剂。1735年,瑞典化学家布兰特(Brandt)首次分离出,1780年伯格曼(Bergman)将确定为一种元素。

  • 标签: 钴蓝 产业 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 着色剂 化合物
  • 简介:绿纱铜()矿床一直缺乏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对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热液矿物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220~500℃)、中高盐度(27.40%~42.60%NaCleq)、中等密度(0.79~1.17g/cm3)的特征,成矿环境为低压(2.0~8.0MPa)环境.同沉积初始富集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含海相碳酸盐的岩石组合的变质脱水,晚期流体为变质流体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并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参与.热液中的碳早期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晚期为岩浆和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共同提供的.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存在三种端元,即高盐度、高温的岩浆流体(>25%NaCleq,>400℃),高盐度、中高温的变质流体(>25%NaCleq,200~400℃),低盐度和中低温的大气降水(<10%NaCleq,150~300℃),流体混合是矿区金属沉淀的重要机制.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同位素 流体混合 绿纱矿床 中非铜(钴)矿带
  • 简介:摘要:近百年的开采利用形成了数十亿吨的铜矿废石,占据大量土地,对环境产生危害,这些废石普遍含铜0.5%~1.5%,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因此本文针对某硫化铜矿铜赋存特征与可选性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硫化铜钴矿 特征 可选性
  • 简介:摘要:深度学习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其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使其成为实现自动检测和监控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旨在探讨YOLOV5深度学习算法在仓混站出口的干湿检测中的应用。我们详细介绍了数据的采集、标注以及特殊标注过程,着重强调了数据准备对于模型性能的关键性。通过精心准备的数据集,我们为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应对多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干湿检测任务。此外,我们还介绍了模型的高识别率,专用WEB查看页面,以及与省厅等监管部门的对接功能,这些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深度学习 料创混料 检测 数据
  • 简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镀黑工艺。用氯化作主盐,硼酸作pH值稳定剂,硫氰酸钾作发黑剂,硫酸钾作导电盐,硫脲作添加剂,用于提高镀液的覆盖能力。氯化75g/L-100g/L,硼酸40g/L-45g/L,硫氰酸钾20g/L-30g/L,硫酸钾50g/L-70g/L,硫脲0.5g/L-1g/L,pH=3—4.5,温度30℃-40℃,挂镀电流密度0.5A/dm2-2A/dm2,滚镀电压6v-8v。

  • 标签: 镀黑钴 发黑剂 工艺研究
  • 简介:利用扩散浸渍法制造PDC超硬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实现催化金属的均匀扩散渗透,本文从合成实验出发通过选择烧结温度,时间,组装方式,硬质合金含量,原料金刚石粒度,真空处理以及添加碳源等七个因素,考察了各因素对扩散渗透行为的影响。试图全面了解PDC材料烧结中扩散渗透行为的规律性。

  • 标签: 钴扩散浸渍 PDC 烧结 聚晶金刚石
  • 简介:摘要:为快速、准确进行铜矿石中铜和的物相分析,通过对刚果(金)SICOMINES铜矿样品的物相分析,在方法选择、溶解分离、测试原理、测试方法等方面的讨论试验,确立了铜矿石中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和硫化物以及氧化物的ICP-OES测定方法。该方法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适合刚果(金)SICOMINES铜矿石、一般铜矿石、一般矿石以及铜矿石中的铜和的物相分析。

  • 标签: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 物相分析 原子吸收 ICP-OES
  • 简介:摘要:现阶段的工厂生产加工技术体系不断健全,堆机是比较常见的设备,不仅对生产加工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材料的使用具有较多的作用。自动堆技术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堆机应用的问题、矛盾,还可以在长期规划中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是,有些工厂对于自动堆技术的使用并没有从多个角度思考,技术方案不健全,技术操作方法单一,对于技术风险没有准确的识别、预防,由此造成的问题比较多。自动堆技术的应用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切实把握好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可行性,加强技术的综合调整,对自动堆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的衔接,确保自动堆技术的整体应用得到更大的进步空间,为工厂的生产加工做出更大的贡献。

  • 标签: 堆料机 自动堆料技术 应用方法
  • 简介:酒钢炼铁厂7#高炉采用皮带上,皮带上矿槽与炉顶的结合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7#高炉皮带上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介绍一种基于双料头尾的皮带上流模型控制方案。

  • 标签: 双料头料尾 料流模型 方案
  • 简介:钻主要用于电池行业,受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电池行业消费量将呈爆发式增长。本文对酸锂、三元材料前驱体及三元材料进行市场分析,预测未来供需关系及价格走势,对公司规划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钴酸锂 三元材料 供需关系 价格
  • 简介:介绍碱性无氰锌合金电镀工艺、镀层和镀液性能及槽液维护控制。镀层耐蚀性高,镀液稳定性好,是理想的锌合金镀层。

  • 标签: 碱性锌钴合金电镀 耐蚀性 稳定性
  • 简介:矿主要产于非洲,其中的部分以氧化状态存在,其处理方法主要是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水矿的湿法冶金工业上主要采用还原浸出法,浸出酸大都选用硫酸,溶液经除杂处理后铜和再制成合适的产品如它们盐类或金属。选择性浸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通过控制浸出酸度和还原剂用量使水钻矿中的铁基本不浸出,另一种是浸出过程直接除铁,把浸出的铁在浸出阶段就除掉。还有一种浸出方法就是联合浸出,即水矿和白合金联合浸出,一个作为氧化剂,一个作为还原剂进行浸出。本文对湿法处理工艺中还原剂种类及用量、酸的用量、浸出时间、温度、工艺流程,选择性浸出等进行阐述。水矿浸出过程中铁和的影响比较大。怎样控制溶液中主要有价金属和铜尽量多的浸出,贱金属尽量不浸出留在浸出渣中.新型还原剂和选择性浸出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 标签: 水钴矿 还原剂 湿法 选择性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