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钙化防御”一词最早来源于1962年Selye的动物实验。以后Coates认为钙化防御是钙沉积相关的小动脉病变,因此命名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似乎更确切,但文献仍沿用“钙化防御”。国内张凌等2002年报道了3例钙化防御。1996年至2006年期间我们发现2例钙化防御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钙化防御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动物实验 动脉病变 钙沉积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又名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是好发于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患者的系统性血管钙化综合征,该病罕见且预后恶劣。近年来钙化防御研究在早期诊断与药物治疗方面有显著进展,其中非创伤性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硫代硫酸钠(sodium thiosulfate,STS)使用方案的改良以及新型血管钙化抑制剂SNF472疗效与安全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最为引人注目。本文就近年来上述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钙质沉着症 诊断 治疗 预后 钙化防御 终末期肾脏病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是一种多见于透析人群、具有潜在致死性的血管钙化综合征,以全身多部位持续性疼痛、溃疡或坏死等皮肤损害为临床表现特征,病情进展迅速。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钙化防御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和近年的临床经验,对钙化防御诊断现状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该类疾病,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钙过敏 透析 早期诊断 影像学技术 皮肤活检
  • 简介:摘要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不良临床事件和心血管全因死亡密切相关。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又称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类特殊的血管钙化性疾病,以系统性小动脉钙化引发剧烈疼痛伴皮肤损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CKD患者。钙磷等矿物质代谢紊乱已被证明可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目前,CKD血管钙化钙化防御的治疗仍缺乏针对性药物。肌醇六磷酸六钠盐(SNF472)是一种新型血管钙化抑制剂,现有研究证实,它可以直接抑制钙磷晶体的形成,阻断异位钙的生成和沉积,发挥治疗血管钙化的作用。SNF472在近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综述了SNF472的作用机制和到2022年10月为止与疗效和安全性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血管钙化 治疗 钙化防御 SNF472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是一种及其少见的疾病,而且病死率高,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出现在尿毒症患者中,被称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多年来,钙化防御治疗措施一直是医学护理领域的一大挑战。因为疾病的特殊性,目前尚无相关随机临床对照研究。通过查阅现有文献资料结合我院的钙化防御患者的治愈过程,对钙化防御的护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钙化防御 尿毒症 硫代硫酸钠 护理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是一种罕见、预后较差且致死率高的系统性小动脉钙化和组织缺血综合征,多见于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病人,其发病率为1.0%~4.5%,又称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uremicarteriolopathy,CUA),死亡率高达50%~80%。钙化防御是ESRD病人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严重并发症,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皮下血管钙化导致的皮肤损伤(紫罗兰色斑块、水疱、黑色焦痂溃疡等),并伴有剧烈疼痛,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而致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目前,针对基于证据的钙化防御临床实践诊疗指南,全球范围内的肾脏病学专家还未达成共识,医护人员仅从文献报道中获取相关医疗、护理信息。因此,如何早期预防、准确诊断、治疗以及护理干预钙化防御病人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大挑战。现针对ESRD病人发生钙化防御的诊断、危险因素以及疾病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钙化防御的早期防治提供借鉴,对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钙化防御 终末期肾脏病 硫代硫酸钠
  • 作者: 郭雪芹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2213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的钙化防御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4月-2022年5月接收4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皮肤钙化防御护理。结果:实验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皮肤钙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钙化防御护理的效果显著。因此,在对需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时可及时将皮肤钙化防御护理高效用于其中,降低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不良影响,促使护理价值性显著提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钙化防御 PSQI评分 营养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发生钙化防御的患者。患者女性,43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13年余,全身皮肤瘙痒、双下肢疼痛不适3个月”就诊。行甲状旁腺全切+右侧自体旋前圆肌移植术后,予以下肢静脉高浓度补钙,术后第3天患者下肢皮肤出现剧烈疼痛、触觉过敏、网状红斑等问题,经专科医院诊断,排除了钙剂外渗,最终诊断为皮肤钙化防御

  • 标签: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钙化防御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一例尿毒症钙化防御患者的护理体会,从创面、用药、改善血清钙磷水平、手术治疗、调整透析方案、减少诱发因素、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钙化防御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48岁男性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11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6年,6个月前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及右前臂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不明原因反复腹痛腹泻1年,伴消瘦,颜面部、手背部皮肤呈古铜色。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内脏钙化防御(累及肺、肠)及重度铁过载(累及皮肤、肝、脾)。予以硫代硫酸钠为主的综合治疗,腹痛腹泻症状改善。

  • 标签: 肾透析 血管钙化 内脏钙化防御 铁过载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腹膜透析的钙化防御伴左心室转移性钙化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显像的病例,显像结果示左心室转移性钙化及双下肢钙化防御骨外软组织异常放射性浓聚。笔者分别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钙化防御伴转移性钙化发病机制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血液透析钙化防御患者中运用注射用硫代硫酸钠的成效。方法:本研究对象全部属于透析钙化防御患者,一共是3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成应用常规治疗的参照组,以及应用硫代硫酸钠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均具备明显的优势,p

  • 标签: 注射用硫代硫酸钠 血液透析 钙化防御 效果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病罕见且死亡率高,因皮肤缺血坏死和感染导致剧痛,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常发生在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又称钙化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UA),组织学特征是真皮微血管钙化、内膜纤维增生和微血栓形成。本文创新性运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多学科再生治疗1例34岁尿毒症女性患者,其臀部、双下肢广泛进行性溃疡,伴剧痛和恶臭分泌物,皮肤病理符合钙化防御病。患者因常规治疗无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行hAMSCs抢救性治疗,包括静脉和局部肌内注射、创面外敷hAMSCs培养上清液。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再生,血生化、炎症、矿物质和骨代谢指标、免疫功能紊乱好转。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治疗前为10分、治疗15个月为0分;Bates-Jensen伤口评价量表治疗前为65分、治疗15个月为13分;伤口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治疗前为68分、治疗15个月为0分。hAMSCs治疗CU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钙化、促进新生血管和皮肤软组织再生修复、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 标签: 羊膜 间充质干细胞 慢性肾功能不全 钙化防御病 再生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治疗效果不佳的钙化防御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8日期间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确诊钙化防御且既往规律使用rHuEPO≥3个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仍未达标(Hb<110 g/L)的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口服罗沙司他对钙化防御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钙化防御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18例,年龄(49.7±16.2)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血液透析14例,腹膜透析4例。入组时所有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参考值0~3 mg/L)为27.3(15.6,48.5)mg/L。基线Hb为(85.4±11.6)g/L,口服罗沙司他3个月时Hb为(105.8±15.2)g/L,较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2,P<0.001)。Hb达标率为44.4%(8/18)。使用罗沙司他治疗3个月铁蛋白水平较基线值下降[208.0(59.0,306.3)μg/L比229.0(127.3,385.2)μg/L,Z=-3.637,P<0.001],总铁结合力水平较基线值上升[127.0(65.0,211.5)μmol/L比105.5(43.8,153.7)μmol/L,Z=-2.156,P=0.031],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较基线水平轻度下降[20.2%(14.2%,27.7%)比20.5%(18.7%,34.9%),Z=-1.546,P=0.1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沙司他能有效纠正炎症状态下钙化防御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的Hb水平,改善铁代谢,安全性高。

  • 标签: 贫血 肾功能不全 钙过敏 罗沙司他 炎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防御球的作用防御球是为了使己方球免遭对方攻击,达到保存实力,伺机进攻的目的。门球运动的特点是双方队员按序号轮流上场击球,所以进攻与防守是相互转换与相互制约的,而且一杆球的得失,常会引起攻防形势的变化。因此,在门球比赛中要攻守兼备,能攻会守,才能获胜。那种只知进攻不会防守的做法是很难取胜的,但防守也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而应为积极进攻做准备。从战术角度讲,该进攻的一定要坚决进行攻击,切勿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该防守的就要主动

  • 标签: 门球运动 击球员 攻守兼备 临场指挥 捕捉战机 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