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当今法学界的一大热点,刑事证据的修改又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鉴定意见质证认证又是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入手,分析其作为一种法定证据形式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并以此为逻辑基点论述鉴定意见质证的程序性要求和具体的质证规则。只有合理构建鉴定意见质证程序才能完整发挥其在诉讼证明过程中的作用。

  • 标签: 鉴定意见 证据能力 质证程序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鉴定意见质证常常流于形式,失之于浅,困之于难。为破解该难题,《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出庭制度。但并非所有案件均用到这些制度,而且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制度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没有从理论上剖析鉴定意见质证所面临的特殊性,也就是质证客体、质证主体、质证方法的特殊性。与普通意见相比,鉴定意见属于“二次生成的专业意见”。这就要求对鉴定意见采取“线性分段质证法”,即围绕“案件情况——检材——专业意见”这一线性过程展开质证。其中,普通人可胜任“案件情况”到“检材”的第一阶段质证任务,而“检材”到“专业意见”的第二阶段质证任务只能由专业同行才能胜任,为此,应实施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同时出庭制度

  • 标签: 鉴定意见 质证 客体 主体 方法
  • 简介:辩护人对鉴定意见的有效质证是辩护人有效行使辩护权的前提和基础。而我国当前刑事鉴定意见质证制度存在很多问题,给辩护人对鉴定意见质证造成较大障碍,其有效辩护也无从实现。因此,应该建立辩护人鉴定参与制度鉴定信息庭前公开制度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及专家辅助人制度来保障辩护人的有效质证,从而实现辩护人的有效辩护权。

  • 标签: 鉴定意见 质证 辩护
  • 简介:在形式上,质证是控辩双方对相关的证据进行针锋相对的质询、质疑、诘问或者对质的行为.在实质意义上,质证的最主要含义是被告人法益保护及查明案件事实情况.这对于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也毫不例外.然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质证还有其特殊理据,其中包括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本身科学性存疑等.在美国等现代法治国家,具有完善的精神病专家证人质证程序或者制度,而在我国涉及精神病人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则存在程序或者制度方面的缺失,因此,需要考察美国精神病专家证人质证程序的得失,以作为我国建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质证程序或者制度的借鉴.

  • 标签: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鉴定意见质证程序 鉴定意见质证制度
  • 简介:通过明确鉴定人的法律地位、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可不出庭的情形、鉴定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司法保护制度等问题的论述,以期克服目前鉴定人出庭难、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流于形式的不足,完善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从而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的立法与实践,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

  • 标签: 鉴定结论 鉴定人 质证
  • 简介:本文对鉴定结论质证的特殊内容、鉴定结论质证的主体以及鉴定结论质证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如何完善鉴定结论的质证

  • 标签: 鉴定结论 质证 鉴定资料
  • 简介:笔者以为在我国的刑事庭审质证程序中应确立以下的基本规则,法官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对控辩双方的证据进行询问,  3.在刑事诉讼程序立法中明确规定拒绝质证的程序后果  一般认为质证是控辩各方的诉讼权利

  • 标签: 制度完善 质证制度
  • 简介:司法鉴定质证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重要权利。是鉴定意见成为裁判依据的必经程序。我国现有的司法鉴定体制缺乏统一性.对司法鉴定质证流于形式.影响鉴定结论的质证效果。本文分析了司法鉴定质证的内容。介绍质证的方法,并对重新鉴定、补充鉴定的条件进一步明确。

  • 标签: 司法鉴定 质证 重新鉴定 补充鉴定
  • 简介: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质证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已有规定,但如何正确适用,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专门知识的人的称谓、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质证意见的法律效力等需要厘清;关于专门知识的人的管理问题,通过构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用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指导,减少适用上的分歧,保证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 标签: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专家辅助人 出庭质证
  • 简介:  四、律师质证权运作的配套制度建设  律师质证权的运作是动态的证据运作制度的核心,律师质证权的高效运作不仅取决于自身制度的完善,  (一)律师质证权的运作应置于交叉询问的框架内

  • 标签: 制度改革 律师质证 改革完善
  • 简介:【摘要】质证制度是在证据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项内容,同时,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它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其他步骤无法替代。民事质证环节对于当事人权利的维护、法官明断的决策以及事实真相的查明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今中外对于质证制度的研究都相继不断。本文结合民诉法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借鉴国外优秀的质证制度,针对我国民事质证存在的缺陷,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我国民事质证立法和实践方面,主要从质证的具体程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予以完善。【关键词】民事证据质证制度程序

  • 标签: 制度完善 我国质证 浅析我国
  • 简介: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同所有鉴定结论一样,并不具备天然的“权威性”。其证明力如何,须经法院审查和当事人的互相互相质证,这是一种正当的程序保障,有助于体现诉讼的公正性。本文从技术操作层面分析探讨了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质证的方法。

  • 标签: 司法会计 鉴定结论 质证 方法
  • 简介:2005年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司法改革的继续推进。庭审方式日趋成熟,鉴定人出庭质证已成为我国诉讼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根据相关法律并结合实践对司法鉴定的一些认识.本文是对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司法鉴定 质证 完善
  • 简介:鉴定意见作为一种法定证据,在许多案件中对法官查明案件事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果法官在审判中不加权衡地直接采纳鉴定意见,对鉴定意见的审查模式依旧停留在鉴定人不出庭的职权主义审查模式,很有可能造成审判“以鉴定意见为中心”.同时,我国法律试图通过增强鉴定人、鉴定机构的中立性来保证鉴定意见的科学性,但不仅造成其科学性不足,且中立性还不能保证.为保障鉴定意见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强庭审中鉴定意见质证的对抗性以及提升法官裁判文书对鉴定意见采纳的说理性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路径.

  • 标签: 鉴定意见 中立性 科学性 质证
  • 作者: 李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生活文摘》2023年5期
  • 机构:黑龙江大学
  • 简介:摘要在如今司法实践中,有关鉴定意见的争议不断,许多学者纷纷质疑鉴定意见的相关问题。主要为:其一,部分鉴定人专业能力不够。其二,鉴定启动难,专家辅助人制度形同虚设,法院拥有对依申请鉴定的决定权。其三,鉴定人出庭作证意愿不强。虽然我国刑诉法规定了鉴定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现实中鉴定人出庭率很低使得对鉴定意见质证形式化。其四,鉴定意见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鉴定意见毕竟只是鉴定人的一种主观判断,我国对鉴定意见的审查要求往往注重形式审查,难以保证其真实可靠。因此,面对上述鉴定意见产生的问题,有必要对鉴定意见的相关制度进行改善,确保其作为法定证据形式受到合理有效的质证,引导法官做出正确判决。

  • 标签: 鉴定意见 专家辅助人 鉴定人 可靠性
  • 简介:这些规定是我国刑事质证制度中要求警察出庭作证的最直接依据,  二、我国警察不作证对刑事质证制度的负面影响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辩方只能寄希望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以质证的方式来揭露非法证据了

  • 标签: 制度必由之路 完善我国 我国质证
  • 简介:这些规定是我国刑事质证制度中要求警察出庭作证的最直接依据,  二、我国警察不作证对刑事质证制度的负面影响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辩方只能寄希望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以质证的方式来揭露非法证据了

  • 标签: 制度必由之路 完善我国 我国质证
  • 简介:我国非法鉴定意见排除规则的定义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鉴定的前、中、后程序出现严重违法或瑕疵,使得鉴定意见非法或者不合法,经过法官审查或合法当事人提出,使相应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或者证明力失效的规则。非法鉴定意见排除规则由鉴定前、中、后三个程序规则构成,对诉讼理念、制度、程序与社会等各个层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非法证据排除 鉴定意见 证据规则
  • 简介:摘要笔迹检验鉴定意见作为科学证据的一种,具有双重价值——法律价值和科学价值。对笔迹检验鉴定意见的审查站在不同的价值视角会有完全不同的具体审查内容,而实践中常常不注重这两种证据价值的区分,导致审查内容的不完善和具体审查过程的混乱。将笔迹检验鉴定意见的审查内容在科学性和法律性两方面分别细化明确,既能保证鉴定意见的形成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程序性规定,又能保证鉴定意见的高度科学性。

  • 标签: 笔迹检验鉴定意见证据审查
  • 简介:精神鉴定意见仅是证据的一种,必须经过控辩双方的质证和法庭的认证才能被采信。司法实践中,精神鉴定意见质证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形式化。精神鉴定人的出庭以及精神专家辅助人的设立,是保证鉴定意见得以有效质证的必要措施。精神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原则上由法官自由判断,但是不得违背经验法则和逻辑规则。精神鉴定意见对法官具有约束力,在不能提出拒绝理由的情况下必须承认此鉴定意见的证明力。

  • 标签: 精神鉴定意见 司法判定 质证 证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