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 脂肪与非脂肪患者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我 院收治的 脂肪和非脂肪患者各 54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脂肪患者为研究 组,非脂肪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 比较两 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主要包括 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GB)、红细胞比积( HCT)、平均红细胞 H b 浓度( 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 RDW -S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 -CV)、平均细胞容积( MCV)、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血小板计数( PLT)等 。结果 两组 WBC、 RBC、 HGB、 HCT、 MCHC、 RDW -SD、 RDW-CV、 MCV、 MPV以及 PLT水平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脂肪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红细胞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患者,但脂肪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脂肪患者

  • 标签: 脂肪肝 非脂肪肝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脂肪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经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平扫,测量其肝脏、脾脏的CT值,并用CT阈值和内血管相对密度以及/脾CT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用血管相对密度值判断脂肪程度分级标准,定量诊断正确率为95.88%;按照/脾CT值比值判断脂肪程度,定量诊断正确率为98.82%,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和/脾CT值比值法可准确定量诊断脂肪,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直观、准确率高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肝脏 定量测定,CT 脂肪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T在脂肪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间收治经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患者 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 CT平扫,测量其肝脏、脾脏的 CT值,并用 CT阈值和内血管相对密度以及 /脾 CT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用血管相对密度值判断脂肪程度分级标准,定量诊断正确率为 95.88%;按照 /脾 CT值比值判断脂肪程度,定量诊断正确率为 98.82%,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和 /脾 CT值比值法可准确定量诊断脂肪,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直观、准确率高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肝脏 定量测定, CT 脂肪变性
  • 作者: 杨晓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武胜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6384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1-02前段时间,我们小区的李阿姨,碰到了一些糟心的事情。近期,李阿姨总是感觉身体特别乏力,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吃一点东西就觉得恶心、油腻,她自己心里觉得不舒服,正好赶上单位组织体检,所以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经过B超等检查,医生诊断李阿姨得了脂肪肝。李阿姨心里特别郁闷,脂肪肝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自己会得这种病?脂肪肝是什么脂肪肝是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干细胞里面的脂肪积累过多而产生的病变,是一种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肝脏类疾病,它是一种肝脏病理的改变,不单单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脂肪肝正在严重的威胁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类疾病。它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并且发病年龄更加趋于年轻化。正常人的肝组织中通常都会含有少量的脂肪,例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它们占的比例比较小,通常情况下是肝总重量的3%-5%,若肝脏里面的脂肪存储量太多的话,即超过了肝脏总重量的5%,就能够将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分为占比重比较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占比重较小的酒精性脂肪肝,这两种病症都和日常生活的作息有关系。依据脂肪的变性和肝脏的累及范围,又将其分为轻、中和重三大类,其中脂肪含量占肝脏总重量的5%-10%时,属于轻度脂肪肝;占10%-25%时,是中度脂肪肝;占25%以上时,称其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是什么?1肥胖人体肝脏里脂肪的堆积程度和自身的体重成正比关系。其中,30%~50%的肥胖症患者会伴随着脂肪肝,另外,重度肥胖患者的脂肪肝病变率能够到达61%~94%,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肥胖人群的人体内血脂含量通常会比较高,经过血液进入肝脏内的脂肪大大增加,造成肝脏本身用来供其代谢的蛋白质量不足,部分的脂质在肝脏内积累,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脂肪肝的产生。如果对肥胖人群的体重加以控制,那么他们的脂肪浸润会随着体重的降低而降低甚至是消失。2酒精过度喝酒这类人群是脂肪肝发病的高发性人群,长期喝酒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概率较之普通人能够升高5至25倍。喝入体内的酒精的代谢,绝大部分要在肝脏内完成,而长期过量喝酒,酒精的产生量较大,在肝脏内代谢时产生的乙醇等大大增加,久而久之会超出自身肝脏的承受能力,造成干细胞的损伤,引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3.脂肪的药物治疗治疗脂肪的药物很多,  4.2营养过剩性脂肪的治疗在脂肪的治疗中,  4.3酒精性脂肪的治疗酒精性脂肪的治疗关键在于戒酒

  • 标签: 脂肪肝药物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全一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长宁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64430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24-02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类原因导致的患者肝脏在脂肪类物质消化、吸收、转化、分泌和氧化等一系列过程中出现的动态生理平衡性失调,其中脂肪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磷脂等。脂肪主要是指甘油三酯在人体肝脏组织细胞当中的内蓄积量大于肝湿重的5.0%,或者肝脏组织当中有超过50%的肝细胞脂肪化病理状态就可称之为脂肪肝。同时脂肪肝也是肝硬化疾病的前期病变,脂肪肝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同时诱发脂肪肝的相关病因机制比较复杂,例如营养失调、小肠旁路手术后、酗酒、糖尿病、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某些药物、肥胖等均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某些疾病造成肝细胞内毒性损伤,也容易诱发脂肪肝,女性处于妊娠后期也可能发生脂肪肝,而肥胖与与酗酒则是引发脂肪肝的常见原因。临床中脂肪肝又可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其中轻度脂肪肝是指脂肪浸润量为肝脏5%-10%,中度脂肪肝是指脂肪浸润量为肝脏重量的10%-25%,而重度脂肪肝则是指脂肪浸润量超过肝脏重量的25%-50%。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目前临床中对于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主要借助于B超,可提示肝脏存在衰减波,同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蛋白、胆红素以及色素排泄实验均呈现异常,也可在必要情况下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其中肝活体组织检查是最具临床诊断意义的项目。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胁痛、痞块、肝着以及瘕积等范畴中,认为其病因多是由各类原因造成的肝、脾、肾气受损,导致肝失条达、木不疏土以及气郁血瘀。同时认为脂肪肝属本虚而标实之证,同时中医理论认为脂肪肝和痰、湿、瘀等密切相关,多是由于患者食肥甘厚味、多卧少动以及肆意饮酒而造成的肝失疏泄、痰湿内生、肝脾血瘀、脾失健运,甚则日久化热伤阴,其病位在肝脾二脏,在治疗中需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又将脂肪肝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困脾型以及痰热中阻型。1肝郁脾虚型该类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四肢无力、精神抑郁、腹胀便溏、失眠健忘、舌苔淡白以及口干纳差和脉玄细弱等。治疗中应坚持疏肝健脾和渗湿止泻的原则,例如通过应用逍遥散合痛泻药方加减可取得显著疗效,该方剂中中药组成主要包括柴胡、茯苓、防风、当归、炙甘草、陈皮、白芍、白术、郁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用于脂肪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脂肪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GGT、AST、ALT)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睡眠情感、精力、躯体活动、社会生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用于脂肪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控制各项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脂肪肝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患者予以脂消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脂肪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研究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6例,参照组接受水林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脂消丸治疗,对比两组的血脂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均低于参照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脂消丸为脂肪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脂肪肝 脂肝消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79例体健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及B超、心电图检查。结果检出脂肪101例(11.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49岁青年男性较多(39%),脂肪患者体重指数(BMI)>25占69.3%,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占71.3%,血压升高占27.7%。结论中青年男性、肥胖、高脂血脂、高血压、糖代谢紊乱等因素与脂肪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脂肪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 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879 例体健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及 B 超、心电图检查。结果 : 检出脂肪 101 例 (11.5%),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以 <49 岁青年男性较多 (39%), 脂肪患者体重指数 (BMI)>25 占 69.3%, 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占 71.3%, 血压升高占 27.7% 。结论 : 中青年男性、肥胖、高脂血脂、高血压、糖代谢紊乱等因素与脂肪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选用CT定量测量,研究其在脂肪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诊治的湿热内蕴型脂肪患者72例,CT分度后进行以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为主的中医治疗,治疗前后对肝脏进行CT扫描和血清生化指标(ALT、AST、ALT/AST、TC、TG)的检查,测量脾CT值,计算CT比值,对比治疗前后脾CT比值、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中药治疗后的脾CT值比值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只TG治疗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脂肪肝 CT评估 中药治疗
  • 作者: 刘艺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45300)      【摘 要】目的:关于改善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有效护理措施的评价和研究。方法:本研究调查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分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以后,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价,选择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的整体护理组的相关量表评分都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经统计学差异检验可以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患者通过整体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汤配合饮食护理对非酒精性脂肪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40例非酒精性脂肪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采用脂汤配合饮食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脂汤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汤配合饮食护理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汤配合饮食护理对非酒精性脂肪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40例非酒精性脂肪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采用脂汤配合饮食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脂汤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汤配合饮食护理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非酒精性脂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完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以进行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