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一些单位使用氧化锌避雷器存在选型不当的现状,导致避雷器在运行中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甚至容易发生事故,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据此结合氧化锌避雷器的分类,对选型中常见错误进行阐述,提供给相关人员借鉴。

  • 标签: 避雷器 分类 选型
  • 简介:本文综述了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基本要求、类型和氧化锌避雷器的电器特性,以及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基本元件、分级保护和主要电器特性。对避雷器和浪涌保护器作了比较。

  • 标签: 避雷器 浪涌保护器 比较
  • 简介:摘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相比传统的停电直流测试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周围带电设备对被试避雷器的影响以及避雷器自身存在的相间干扰则是目前带电测量方式遇到的最大困扰。

  • 标签: 避雷器 带电测试 阻性电流
  • 简介:摘要直流输电系统的内部过电压主要通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加以限制,避雷器在内部过电压下的保护特性对确定设备的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高压换流站的特殊性考虑,介绍了两种不同的避雷器配置方案,方案A采用M2避雷器和CB1A避雷器,方案B采用A2避雷器、CB1A和CB1B避雷器。讨论了配置C2避雷器的必要性,分析了CB1B避雷器优化经济性的原因及平抗分置所带来的优势。

  • 标签: 特高压直流 避雷器 经济配置 方案
  • 简介:摘要针对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介绍了氧化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试验、停电条件下的直流试验和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试验,提出了绝缘电阻试验的不足之处和直流试验的不全面。着重讲述了交流泄漏试验下氧化锌避雷器的全电流、阻性电流和功率损耗的测量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

  • 标签: 氧化锌避雷器 交流泄漏电流 试验
  • 简介:摘要以某供电所配电线路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数据为样本,统计分析数据对比得到10KV配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结合配线路感应雷跳闸的特征,建立了避雷器感应雷跳闸模型。根据感应雷频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有效的防雷措施。

  • 标签: 10KV配电线路 避雷器 雷击故障点
  • 简介:摘要10KV配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感应雷以及对所连架空线直击雷。对于没有与架空线相连的电缆系统而言,故障造成的过电压占比较大,而且会产生一定的雷电感应过电压,造成闪络或者相关设备严重受损。本文通过对电路进行仿真建模分析,以佛山顺德供电局龙江供电所为例,就10kV配网避雷器安装及运行管理,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 标签: 10kV配网 仿真建模 避雷器 运行管理
  • 简介:摘要简述了氧化锌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故障原因,针对某起110kV氧化锌避雷器故障实例,对故障避雷器进行直流试验、解体检查,判断和分析故障原因,最后提出了类似故障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 标签: 避雷器 直流试验 解体检查 阀片受潮
  • 简介:针对即将建设的酒泉-湖南±800kV直流换流站,提出了一种新的避雷器配置方案。该方案提出直接在最高电位换流变压器的交流侧配置A2避雷器,在上、下12脉动换流单元中间母线处配备CB1A和CB1B避雷器并将平波电抗器分别布置在极线和400kV直流母线上,撤掉E1H高能量避雷器。提出了将CB1A和CB1B避雷器以及平波电抗器装设在户外以节省阀厅空间的想法。通过比较传统的经典±800kV换流站避雷器配置方案(方案A)和该新方案(方案B),论述了该方案的特点和优势,并根据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选择原则给出了一个参数选择方案。该文所介绍的避雷器配置方案和所选用的避雷器参数对酒泉-湖南±800kV直流输电工程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换流站 避雷器 平波电抗器 配置方案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电网建设发展速度迅猛,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质量。然而,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却逐渐突出,尤以变电站开关柜与避雷器问题为主。开关柜种类繁多,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生产的开关设备。由于受设计、制造、组装或运行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开关柜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如绝缘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而避雷器保护着变电站的过电压,电网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变电站开关柜与避雷器运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加快电网建设进程。

  • 标签: 110kV移动变电站 开关柜 避雷器运行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外串联间隙自脱离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子设计,该装置能够在避雷器损坏时,能迅速可靠的使故障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脱离运行,并给出明确脱离标志,为实现“状态检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 标签: 防雷 外串联间隙 自脱离 避雷器 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了通过测量泄漏电流确定氧化锌避雷器绝缘状况的几种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站用变压器低压侧AC220V电压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泄漏电流谐波分析的新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和对系统电压谐波的低灵敏度,能减小系统电压谐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而获得很好的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