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配置中心退原因,为退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静脉配置中心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3月的配置药物退回情况、退回的原因。问卷调查,调查配置中心29名静配工作人员,深入访谈,寻找发生退药的原因。结果2017年-2018年3月的退原因无显著改变,按照占比从高到低分别录入错误,药敏试验耐药,患者及家属原因,医嘱原因,转院或死亡,库存问题。工作人员认为配药与退药时间点与流程安排基本合理,录入问题、其他科室的配合不到位等是导致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需要做好录入质量管理,同时做好与其他科室的协调配合。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退药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讨论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规范及尽量减少退药,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方法分析我院门诊药房自2010年共680份退药处方。结果患者病情变化(24.44%)和药物不良反应(38.49%)是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退药的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33.49%)。结论应避免由主观原因引起的药房退药,规范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保证给患者一个安全经济的用药环境。

  • 标签: 原因 建议 门诊药房 退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退原因,探讨减少退要的方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方法通过收集某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到6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退原因为过敏,医生开错,主要退药品种为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等。结论加强医药及医患沟通,降低退药率,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分类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09年8月1日~2010年7月31日退药情况。结果退药单主要集中在儿科和产科,占总退药单的62.3%。按退药种类统计,调节水电解质类药物和抗微生物类药位居前2位。主要退原因是录入错误和医嘱停药。结论建议从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严格执行退药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系统管理和加强沟通等方面来减少退药现象。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统计分析
  • 简介:白彦虎率陕西回族起义军由陕至甘再退往新疆,是左宗棠千里追杀的结果。为使起义军免遭覆灭之灾,在打回故土毫无希望的条件下,向西作战略退却,这是保护自身陷入绝境的最佳选择。

  • 标签: 白彦虎 战略退却原因 回族近代史 西北回民起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退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静脉配置中心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1200份退药处方,详细记录退药科室、退原因和类别,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退药科室排在前三位的是神经外科、普外一和普外三;退原因以修改医嘱最多,占总退药因的72.17%;退药类别以抗生素最多,占10.17%。结论退药现象较普遍,建议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学习,完善退药制度和药品管理和加强沟通。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退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药房退原因,减少退药,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8月住院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住院药房退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院,调整医嘱,患者转科,患者拒绝用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死亡,处方电脑输入错误等。结论医师是影响住院药房退药的关键因素。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诊疗质量,规范医嘱书写,深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才能解决好退药问题,可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服务中心门诊药房2010年6~2013年3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为医师的责任和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素为主;内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重视药品不良反应,进一步减少退药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减少和规范医院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1~2010.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个月共调配处方166333张,其中退药处方499张,约占0.3%。退药的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和医师电子处方录入错误,医师在录入时,由于拼音不准或同一种药品有不同的规格和剂型,容易选择错误,没有检查,造成电子处方录入错误。结论只有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问题,提高全民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品 退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区药房退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21.6-2022.6期间病区处方2369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分析退药发生率与发生原因,并针对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2369例各个科室处方中,退药发生率为3.97%(94/2369),发生原因中,主要为医嘱更改、录入错误、患者临时出院与转科。结论:退药是病区药房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该情况会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应重视该情况发生,深入探究导致退药情况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

  • 标签: 病区病房 退药 原因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分析门诊退原因,探讨降低退药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计231张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其退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门诊退药处方231张,造成退药主要原因有医生、患者及其家属、药品、护士等方面的因素。结论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是可以改善和避免。医院要进一步完善退药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退药流程。在医院各部门和门诊药房的共同干预下,降低退药率是可行的。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原因分析 降低 退药率
  • 简介: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所涉及的具体鉴定委托要求各式各样,但在实际检中,由于程序或技术等问题,时常会碰到对委托人所提出的鉴定委托要求不能得出明确鉴定意见而需作退处理的情况。由于程序上的原因退的,在受案合同评审时或鉴定过程中即可予以作出。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退主要是由于技术原因,技术原因分为外部因素(如鉴定要求的表述、鉴定材料条件及自然条件等)和内部因素(如鉴定机构设备配置、鉴定人能力等)。为了进一步完善退程序,研究这一类案件退的技术性原因,并探讨退说明文本材料的书写规范。

  • 标签: 程序 退案原因 退案意义 现场勘验 文本格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和方法。方法调取门诊药房2017年7月1日—12月31日的479例退药案例,按退药的科室、退药的原因分别进行分类及统计。结果患者原因是最主要的退药因素,占退药比例的45.30%。其次为医师因素导致的退药,占27.35%。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退药占14.82%。结论改进医院HIS系统,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规范的开具处方,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是减少退药的主要因素。通过具体的措施,为患者制定更准确适当的治疗方案,使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提升。

  • 标签: 患者 退药 合理用药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根据我国药品的暂行条例,住院药物一旦发出,不允许退换。但是目前住院药房中,患者退药的现象较为严重。本文通过阐述住院病房退药的不良影响,指出当前住院病房退药的一些原因,主要有医嘱的更改、相关科室沟通不畅以及患者拒绝用药等原因,从而提出通过加强对医师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培训和监督和医护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医院临时出院制度严格执行等对策,实现对药品的有效管理。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减少退药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门诊退药处方291例,进行分析。结果退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发展或改变、不合理用药等。结论完善退药制度,制定相应措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 标签: 门诊退药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本研究通过抽样2007年5月1—7日、6月18—24日的门诊退号数,统计退号率为6.8%-7.49%。其后发放退原因调查问卷3317份,找出可控因素为初检分诊沟通不够、病人多挂号。通过研究达到了缩短工作周期、减少工作缺陷、降低退号率的目的。

  • 标签: 退号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对住院药房的退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降低退药率,保证药品质量,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接收的2226份退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退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我院退原因主要以患者出院退药、病情变化调整医嘱、患者拒绝用药、医生和护士执行医嘱错误为主。结论制定详细的退药管理流程,规范退药全过程;对药品进行分级管理,改进医院药房管理系统,从源头上降低退药率的发生;提高药学服务水平,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强调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对退药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节管理,降低退药率,保障用药安全,尽可能避免医患纠纷。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原因,提出减少退药的相应措施,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费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价格因素、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等。结论医师是影响门诊退药的关键因素,加强医患之间、医师与药师之间、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及加强退药管理,可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