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部骨折临床治疗重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资料,观察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对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所选患者中愈合者24例,占总体的92.31%,完全复位者23例,占总体的88.46%,随访患者疗效,达痊愈标准者18例,改善者5例,无效者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46%。结论部骨折应首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中需重视精准复位、良好固定等以确保手术效果。

  • 标签: 踝部骨折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部骨折临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94例部骨折患者,为患者使用手术固定,手术切路口为内外双侧,分析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了半年至17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的部骨折情况均完全愈合。我们对患者的功能进行了评定,共有61例优秀,28例良好,5例差,总体优良率是94.6%。一些患者使用Z字切断跟腱显露后踝骨折清楚,操作简单,复位快速,出血量少。结论部骨折伴随脱位患者可以选择内外双侧切口入路来进行手术内固定,骨折部位容易观察,操作更加容易。

  • 标签: 踝部骨折 手术治疗 踝关节
  • 简介:摘要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是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以感觉神经障碍为著,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也可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腹膜透析患者常出现此类症状,本文根据特发为足刺痛的两则临床案例,从中医、西医两方面探析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 标签: 尿毒症 腹膜透析 周围神经病变 久病入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足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胫后动脉内上穿支皮瓣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胫后动脉内上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全部存活,2例患者的皮瓣出现远端坏死,在接受治疗后得以愈合,1例患者出现张力性水泡,经过处理后得到恢复,其余患者的皮瓣存活情况均较好。对患者接受治疗后一年情况进行随访,有2例患者的皮瓣出现臃肿现象,接受修复治疗后愈合,患者的皮瓣血液循环等情况均较好。结论在足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胫后动脉内上穿支皮瓣修复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足踝部皮肤缺损 胫后动脉 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第三届上海足运动损伤高级论坛将于2016年9月7日-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举行。本次论坛将以"足运动医学"为主题,关注足运动损伤的精确诊断、微创治疗及个体化康复等方面的临床最新进展,重点讨论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及跟腱损伤等运动医学关节镜微创外科及足外科领域中的三大难点和热点。诚挚地希望和您相聚在上海,携手共进,共同学习和探索足运动医学的未知领域,促进中国运动医学与足外科发展!

  • 标签: 运动损伤 足踝外科 运动医学 华山医院 微创外科 关节骨
  • 简介:目的总结45例远端蒂小腿皮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加强专科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制定并让患者理解康复计划;术后科学的体位管理以保护皮瓣及蒂部免受压迫,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保证有效引流,个体化镇痛,早期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发生2例皮瓣血管危象,经早期发现积极有效处理,皮瓣全部成活;平均6个月随访,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针对患者及手术的特点,制定系统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了患者足部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足踝损伤 外科皮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足矫形器方法进行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臂指数与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缺血性卒中患者57例为观察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57例为对照组,行臂指数测定,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臂指数、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余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臂指数、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均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踝臂指数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术对足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足创伤性关节炎患者46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踝关节融合术对足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的AOFAS评分、疼痛、功能等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跖屈、背伸、内翻、外翻等踝关节活动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踝关节融合术对足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地探讨了下肢穿支皮瓣修复足跟及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微外科技术。方法案例选自于我院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间,因足跟及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血管和神经的吻合术后。对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患者皮瓣的成活和足跟及部软组织缺损区域的皮肤感觉以及足跟和踝关节的运动进行了跟踪复查。结果术后一个月皮瓣的边缘有感觉,对温度的变化敏感,3个月患者的皮瓣皮肤有触觉,对痛觉相对敏感。6个月后13例患者的皮瓣所有感觉均恢复。结论通过穿支皮瓣修复足跟和部的缺损对组织的损伤小,成活率高,术后患者皮肤感觉恢复快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

  • 标签: 穿肢皮瓣 足跟 踝部 软组织缺损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腿内侧带蒂筋膜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专科护理。方法2009年7月—2014年10月采用小腿内侧带蒂筋膜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做好皮瓣术前专科护理相关知识,术后做好病房环境患者伤肢及皮瓣血清观察,术后体位,康复训练等专科护理。结果本组34例皮瓣完全成活,0例皮瓣边缘2cm表皮坏死。所有大都均获随访6-17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厚薄适中,优良耐磨,色泽与周缘皮肤相似,皮瓣无溃疡和磨破现象。结论此专科护理方法,对保证皮瓣的成活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创面修复 皮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与数字化摄影诊断足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足部骨折并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数字化摄影诊断;实验组40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将两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足部骨折诊断情况、关节脱位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中3例为单发骨折,37例为多发骨折,足部骨折共检出115处;实验组足部骨折诊断结果与术后、出院诊断一致。对照组患者中单发骨折12例为单发骨折,28例多发骨折,足部骨折共检出68处,漏诊率为40.9%。对照组患者足部骨折总检出率(59.1%)明显低于实验组(100.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关节脱位共检出17处,对照组关节脱位共检出11处,对照组漏诊率为35.3%;实验组关节脱位诊断结果与手术检出、出院诊断一致。对照组关节脱位检出率(64.7%)明显低于实验组(1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数字化摄影在足部骨折及关节脱位临床诊断中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足部外伤患者可结合临床体检或对2个相邻部位进行检查,降低DR漏诊风险。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数字化摄影 足踝部骨折 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