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按随机字母表法分为T组(50例)和N组(50例),其中T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N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引流情况、感染情况及满意度。结果:①T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更换引流管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优于N组(P<0.05)。②T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高于N组的84%(P<0.05)。③T组的感染率为4%,低于N组的16%(P=0.046)。④T组的满意率为96%,低于N组的80%(P=0.014)。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科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外科临床应用封闭引流技术的相关问题。方法:研究年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样本共40例,以治疗干预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封闭引流)、对照组(基础性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率、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手外科临床应用封闭引流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手外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治疗期间封闭引流的应用价值 。方法:于 2018年 5月到 2020年 5月随机选取 100例骨科治疗患者并随机进行分组 。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常规组以常规换药治疗措施为主,实验组采用 封闭引流技术。 以综合预后效果为主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结果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有 1 例患者复发感染,常规组有 4 例患者复发感染,复发率分别为 2.00% 、 8.00% ,对于结果有意义, P < 0.05 。 结论:封闭引流可以有效应用于骨科,对于骨科创面感染的患者具备较高的康复推动作用,可以在骨科普及。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干预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骨科临床中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以创伤骨科患者为主,患者在2018年5月到2019年7月在本月创伤骨科接受相关治疗,共有106人,按照统计学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在治疗中采用常规引流,后者采用的是封闭引流,然后从引流管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几方面来对比两种不同物流技术的效果。结果:在治疗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平均值分别为(4.53±1.06)次和(2.45±0.75)次,试验组引流管更换次数较少;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5.35±5.37)d和(30.15±4.79)d,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快;对照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5.75±4.76)d,试验组的住院平均时间为(17.75±3.63)d,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1.32%,共有6例,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为3.77%,共有2例,试验组感染发生率更低。且上述各项观察指标所对应的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伤骨科 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治疗烧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6例烧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 38人。对照组选择常规换药护理,实验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疼痛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烧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于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采用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工农业等,日趋 升高了四肢创伤的发生率,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开放、闭合性骨折合并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由于创面开放,且存在多种细菌感染,治疗不及时情况下,感染性休克容易发生,使患者生命受到极大威胁 [1] 。骨科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时,多采用引流技术,但治疗开展后部分患者并不能获得明显的疗效,要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指出,骨科应用封闭引流术治疗软组织缺损患者后,疗效可有效升高 。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封闭引流(VSD)治疗碱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20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男性碱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磺胺嘧啶银组30例和VSD组30例,年龄分别为(36±8)、(35±10)岁,烧伤总面积分别为(7.2±2.0)%、(8.5±3.0)%体表总面积。入院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给予清创后常规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每日换药1次;VSD组患者给予清创后持续VSD治疗,将压设置为-10.67 kPa,每6~8天更换1次压材料。治疗第1、4、7天,收集磺胺嘧啶银组患者创面渗出液和VSD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采用便携式pH计行pH值检测并统计渗出液/引流液量;治疗7、14、21 d后,计算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治疗前、治疗7 d后,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治疗14 d内每次换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疼痛评分;统计2组患者医疗费用、出院时满意度评分。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结果(1)治疗第1、4、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pH值分别为9.75±0.59、9.01±0.46、8.13±0.28,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9.35±0.62、8.18±0.18、7.58±0.09,t=2.03、6.80、7.56,P<0.05或P<0.01。治疗第1、4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分别为(553±83)、(239±65)mL,明显多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440±77)、(175±49)mL,t=3.44、2.24,P<0.05;治疗第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为(21±8)mL,明显少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149±44)mL,t=-12.61,P<0.01。(2)治疗7、14、21 d后,VSD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9±6)%、(74±10)%、(92±3)%,均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的(25±3)%、(59±6)%、(77±6)%,t=7.07、5.59、7.09,P<0.01。(3)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相近;治疗7 d后,VSD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8.75、-8.04,P<0.01)。(4)VSD组患者换药时疼痛评分、医疗费用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4.28、-7.56,P<0.01),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t=10.91,P<0.05)。结论VSD技术应用于临床碱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残留碱液的去除,减轻碱液对皮肤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去除炎症介质,减轻换药疼痛,降低治疗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烧伤,化学 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碱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对于骨科创伤采取持续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的90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行持续封闭引流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并对比治疗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短,其住院时间也较短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持续封闭 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30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6.67%低于对照组(6/15)40%,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VSD) 感染创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引流治疗手足毁损伤病人的护理 效果 。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 将我院收治的 100 例手足毁损伤病人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有 50 例,两组均行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 ,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护理后 同对照组相比, 观察 组 患者的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发生的并发症较少,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对比指标的数据差异值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 (P<0. 05)。 结论:手足毁损伤病人 采用 封闭引流治疗 时配合综合护理, 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 治疗有效率 ,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 的 满意度 。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手足毁损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术( VSD)治疗烧伤的体会。 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于我院治疗的患者 30例,采用 封闭引流术( VSD) 进行 治疗。 结果:在术后 10小时后取下引流的敷料和装置, 30例患者创面均有缩小, 29例烧伤患者均痊愈出院 ,1例患者因创面过大而恢复较慢,病情稳定后转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结论:采用封闭引流术( VSD)治疗护理烧伤患者可减少其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抗生素的使用减少、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骨科创伤感染过程中使用封闭引流方式进行护理治疗。 方法: 本文主要选自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 36 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 36 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8 例患者。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技术,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封闭引流护理技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换药次数来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因此,可以得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有 差异,符合 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两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后可以发现, 封闭引流护理技术对骨科患者创伤感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通过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 值得在临床上 推广使用。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骨科 创伤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 方法: 以我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110 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引流技术,观察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引流管更滑次数、创面愈合率、感染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及引流管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疾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调查研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阴囊坏疽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到2020年5月以来收治的阴囊坏疽患者中随机抽取16例患者作为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16例封闭引流技术护理阴囊坏疽的护理报告进行研究,对术前,术后的护理过程、护理细节、疗效等分析进行全面总结。结果:14例患者使用封闭引流技术一次,经过II期缝合创面愈合。1例患者由于创面较大,使用封闭引流技术两次后,行腹股沟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患者最终医治无效死亡。结论:我们发现经过封闭引流技术对阴囊坏疽的护理,护理中对患处的换药次数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治疗疼痛感受更少。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阴囊坏疽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压闭式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将 120 例压闭式引流治疗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骨科伤口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骨科伤口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62% ,明显优于对照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引流技巧 , 这些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骨科创伤治疗和伤害的传染病中 , 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 促进伤口治疗师和有成效的治疗和护理 , 并值得广为使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持续封闭负压 引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的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201 9 年 8 月 -20 20 年 8 月收治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将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封闭引流治疗手足毁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手足毁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有患者 40例,命名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封闭引流治疗,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资料差异存在统计意义,符合 P<0.05。结论 在对手足毁损伤患者进行封闭引流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依从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具备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手足毁损伤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封闭引流 (VSD) 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0 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全面完善的临床护理 , 总结其护理效果。 结果: 20 例 均治愈出院 , 出院后 半年到 1 年随访, 无感染发生 , 骨性愈合时间 平均 9 个月。 结论: VSD 治疗过程中的全面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面愈合 , 预防感染。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