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英语语言著作是十分严谨并能体现专业性的著作,对它的翻译也同样是需要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专业精神。因为英语语言著作自身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使得翻译工作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了翻译英语语言著作的三个原则,即忠实性、可读性、关联性原则,并给出了翻译策略,即增词法和减词法,顺译法和逆译法。

  • 标签: 英语语言学学术著作 翻译原则 翻译策略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的“社会语言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到5日在北京召开,有70多名学者参加,先后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了近70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陈原的《对话——社会语言考察》,胡明扬的《北京话“女国音”调查》,陈建民、陈章太的《从汉语实际出发研究社

  • 标签: 社会语言学研究 学术讨论会 应用研究 语言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话
  • 简介: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语言书评的态度意义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探讨其原因。研究发现,它们在情感、评判和鉴赏三个方面都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态度意义的角度看,它们既有独立于文化语境的一面,又有受文化语境影响的一面。

  • 标签: 语言学学术书评 评价理论 态度意义 对比研究
  • 简介:语言本是人与人交际凭籍的符号系统。仍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和应用领域的扩展,语言又成为电子计算机用来传递信息和实施控制的符号系统。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更好地凭籍这一符号系统工作,同时也为了人们对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计算语言便应运而生。1987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增设了计算语言专业委员会。今年6月15日至16日,由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计算语言讨论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共宣读了57篇涉及句法分析算法、语义学研究、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与基础研究以及机器词典编纂等方面的论文。其中黄昌宁、张弘的《一个用确定性算法实现的汉语句法分析系统DCSAS》、冯志伟的《德汉机器翻译系统

  • 标签: 计算语言学 机器翻译系统 电子计算机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 句法分析 冯志伟
  • 简介:翻译是导致语言语变体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对术语确立标准把握的不同,术语出处在流派、时间、地域和文本语境上的差异,会造成术语译名的变异。术语变异与术语规范是一对矛盾体,了解术语变异的本质和规律对于指导语言语的翻译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语言学术语 术语变异 术语译名变异
  • 简介:广州大学语言及应用语言科是广州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为汉语言文学)重要支系,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语言及应用语言”硕士学位培养点.2011年以本学科为主要学术依托.广州大学与教育部语言史字应用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逐渐形成学科特色鲜明、学术成果丰硕、团队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语言及应用语言研究与发展态势。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重点学科 广州大学 硕士学位 学术成果 汉语言文学
  • 简介:首届江苏外国语言论坛将于2009年6月26至28日在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论坛主题为“当代外国语言理论的交融与应用”,涉及句法学、语义学、语音学、音系学、语用学、认知语言、社会语言、二语习得、应用语言、语篇分析、心理语言语言哲学等领域。

  • 标签: 外国语学院 语言学理论 南京大学 学术论坛 江苏 应用语言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收集了英汉学术书评各20篇,采用Motta-Roth (1995)提出的语步结构比较了英汉学术书评的语步差异。基于Bhatia (2014)提出的多维度体裁分析模式,把文本内因素:语步分析,和文本外因素:交际目的和专业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发现英汉学术书评都具备介绍书籍、评价书籍和推荐书籍的多重交际目的。但英语学术书评具备更多的促销因素,采用更加明显的体裁资源实现自己的促销功能,而汉语学术书评则比较隐含地表达自己地促销目的。

  • 标签: 学术书评,语步结构,交际目的
  • 简介:由中国功能语言研究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共同承办的“全国第九届系统功能语言活动周”将于2010年4月6日至11日在武汉举行。届时国内外功能语言界的专家将齐聚武汉,共话功能语言的理论前沿及其应用。本次“活动周”将吸收往届的经验,利用武汉地区高校较为集中的优势,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为功能语言研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语言学 活动周 功能 中国 系统 华中师范大学
  • 简介: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正式创刊于1979年9月,至1999年满20周年。1999年4月23—25日,“庆祝《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20周年:语言及应用语言研讨会”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5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日本、新加坡、香港的学者。收到论文37篇。研...

  • 标签: 教学与研究 应用语言学 创刊20周年 社会语言学 学术研讨会 民族语言
  • 简介:自从结构主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以后,与语言有关的各种边缘学科相继产生,而我国一大批语言工作者不约而同地走到社会语言这块处女地上来。拓宽语言研究的路子,这不仅是语言工作者的愿望,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向大会提交的论文中,陈建民、陈章太的《从汉语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伍铁平的《社会语言对普通语言的贡献》,游汝杰的《中国文化语言刍议》,申小龙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语言研究 中国文化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学发展 普通语言学
  • 简介:本文以韩礼德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了近两年的国际知名语言期刊学术论文信息性摘要,分析表明,语言期刊文章的摘要中确实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这些语法隐喻主要出现在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语法隐喻大多数是通过名词化实现,在学术论文摘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信息性摘要 概念隐喻 功能
  • 简介: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合办、黑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协办的“第四届社会语言研讨会”于10月15日~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开幕式上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语言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对当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学术研讨会 中国 规范化 标准化 汉语
  • 简介:由中国功能语言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承办的"第6届中国系统功能语言活动周"(The6thChineseSystemicsWeek),于2006年4月20-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演讲厅举行。学术周活动包括11位中外系统功能语言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学术报告,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研究中心和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名誉或兼职教授以及中心的顾问。着重陈述大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分别予以简评,最后扼要报道其他相关信息。

  • 标签: 第6届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 学术活动周
  • 简介:语言一直以社会科学中的领先学科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则从语言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的角度入手来讨论自然科学对于语言的影响.从现象到原因都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 标签: 语言学术语 语言学 自然科学 语音 语义 语法结构
  • 简介:通过对语言中两个术语bleaching和gradience翻译的研究,指出术语翻译的复杂性,进而提出要重视译者和翻译过程,以促使术语翻译走向成熟。

  • 标签: BLEACHING gradience 复杂性 译者 翻译过程
  • 简介:第六届研究生语言会议(PRFL-6)将于2009年3月14至15日在香港召开。本次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主办。会议的主题为“东亚语言:理论和应用”。主办方欢迎所有在读研究生踊跃赐稿并参加此次盛会。

  • 标签: 香港理工大学 学术会议 语言学 研究生 主办方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