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宏观层面对杨译本与霍译本进行了再比较。就翻译的目的来看,杨宪益与霍克思都有充分再现原著不朽的文化艺术价值、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意向,因此他们在译文中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内容,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可就其现实的读者群而言,霍译的理想与现实更接近。总的说来,任何一部译作都是时代的产物,没有读者的译作就不成其为作品。杨译本与霍译本的存在就意味着原文的重生,意味着译者的成功。

  • 标签: 时代背景 翻译目的 合作方式 理想与现实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三个《飘》的译本的第一章的前两段进行对比研究,对影响译作的时代背景因素和翻译中的遣词用句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与探讨,在赏析中让我们的翻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得以提高。

  • 标签: 翻译 《飘》 时代背景 遣词用句
  • 简介: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杰作。《源氏物语》的中译本已经有很多版本,这些译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也对后续对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研究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源氏物语》的研究已经做了很多,且研究涉及的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针对《源氏物语》在中国的译本译本的研究情况,进行具体的介绍、整理、分析,通过研究现状分析对中译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对未来的中译本研究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希望能对今后对《源氏物语》中译本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的借鉴。

  • 标签: 《源氏物语》 中译本 译本研究
  • 简介:满族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很广的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并不多,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东正教和天主教翻译的满文圣经译本。过去的圣经译本研究中,关注点都在汉文圣经译本中,很少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圣经译本,鲜有从民族语言文字角度的叙述和研究关注,偶有涉及民族文字圣经译本的著述,错误和纰漏也很多。本文将考述满语圣经翻译的历史沿革状况。

  • 标签: 满语圣经 利波夫措夫 贺清泰
  • 简介:首部英文全译本关于金庸作品英译本,最近又有新的进展,令人感奋.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2018年2月22日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MacLehosePress)全球发行出版。这是该书首次被译成英文出版。英文版《射雕英雄传》先在伦敦书店内销售。

  • 标签: 《射雕英雄传》 《鹿鼎记》 《神雕侠侣》 法文版 出版社
  • 简介: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至清朝《红楼梦》成书之际已相当成熟,书中多处对'茶'进行细致描述,该文以杨宪益、戴乃迭与霍克斯、闵福德的英译本为基,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两个译本中茶名的翻译,以期对我国茶文化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接受美学 红楼梦 茶名 翻译
  • 简介:<正>IntroductionThecontributionofrNgogBloldanshesrab(1059—1109)(hereafter:rNgogLo)tothedevelopmentsofBuddhistscholarshipingeneralatthebeginningoftheLaterDiffusionofBuddhisminTibet(phyidar)isahighlysignificantone.InthefieldofepistemologyinparticularrNgogLo’stranslationsandcommentarialworksconstitutedthecornerstonesfortheemergenceofaleadingtraditionofTibetantshadmaatthemonasteryofgSangphu

  • 标签: 译本 量论
  • 简介:1903年的上海,先后出现了两个译本:8月,湖南长沙人章士钊(笔名黄中黄)所译《孙逸仙》出版;11月,江苏吴江同里人金松岑(笔名金一)所译《三十三年落花梦》出版。两个译本,书名不同,内容取自同一本日文版的《三十三年之梦》。金松岑的泽本,于是年11月20日在日本印刷,五天后发行,印刷时间和实际发行时间有差距,所以有人把金松岑的译本归到1904年。

  • 标签: 译本 孙中山 发行时间 《孙逸仙》 1904年 金松岑
  • 简介:<正>茅盾(1896—1981)是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理论家、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文化活动家。他同鲁迅等作家一起,为中国"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茅盾的作品鞭挞黑暗势力,讴歌人民的斗争,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幅宏伟画卷。他留给后人的丰厚著作已编成《茅盾全集》40卷出版。在他的作品中,影响最大、被译成外文最多的是他的短

  • 标签: 《子夜》 革命文艺 文化运动 现代文学 林家铺子 吴荪甫
  • 简介:《简·爱》两个译本,一个采用异化策略,一个采用归化策略,细读发现都是杂合译文。杂合是译文的普遍现象。杂合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 标签: 《简·爱》 异化 归化 杂合
  • 简介:哲学诠释学与翻译学科的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与描述法,以诠释学的视域融合原则为指导,首先分析文本视域,再以朱生豪译本为参照,比较分析译者视域与读者视域以及翻译中两次融合效果。结果表明在第一次融合中,理解的历史性影响了文体的选择,个人前见影响文本的艺术再现水平,视域冲突下表现为对称谓语的归化处理与宗教文化词汇的漏译;在第二次融合中,译者在考虑到读者当前的视域后,对剧中的猥亵语和西方文化特色词汇的处理有着进步意义。

  • 标签: 前见 视域 融合 辜译本
  • 简介:本文根据唐代孟浩然的春晓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品内容等方面的分析,针对六种不同的英译本之间的异同、优劣进行了评析。主要的比较点是从语言、思想、内容、意境、艺术性等方面,文学和翻译的审美及认知结构提供了一些思路。

  • 标签: 春晓 翻译 审美
  • 简介:翻译过程中出现误译是很常见的,误译多半源自误读,即对源语的错误解读。对源语的误读又分为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金瓶梅》英译本中存在较多误译和不当翻译。人名和某些事件的误译只不过是译者的某种“失察”而已,而习语和文化术语的不当翻译根本原因在于译者源语文化意识和修养的欠缺。考虑到英译本非直接译白中文,误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母译本

  • 标签: 《金瓶梅》 误译 不当翻译 误读 文化意识
  • 简介:《周易》理雅各译本是《周易》西传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译著。译者采用“厚翻译”策略,利用学术性序言、研究批判性导论、阐释性注释和显化性译文把《周易》译本置于丰厚的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中,使西方读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周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翻译超越了作为传教士的宗教动机,理雅各出于同情和尊重中国文化之目的,试图以一个文化学者的身份搭建起沟通东西方世界的文化桥梁。

  • 标签: 《周易》 译本 理雅各 厚翻译 文化义理
  • 简介:中国方言差异之大,彼此不能互通,于是产生了圣经方言译本。汉语吴方言中的4个分支与圣经翻译有关,即太湖分支的上海方言、宁波方言、苏州方言、杭州方言,台州分支的台州方言,瓯江分支的温州方言,婺州分支的金华方言。据笔者统计,吴方言圣经译本总计114种,其中汉字49种,罗马字65种,含2种《圣经全书》汉字本,1种《圣经全书》罗马字本,1种《旧约全书》汉字本,2种《旧约全书》罗马字本,9种《新约全书》汉字本,8种《新约全书》罗马字本。

  • 标签: 圣经译本 吴方言 汉字 教会方言 罗马字
  • 简介:傅东华的《飘》译本是归化翻译法的典范,其归化技巧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大量破解英语短语,代之于汉语短句(包括将英语名词修饰语译成汉语短句及将名词短语译成汉语短句),同时大量增加词汇(包括语义补足词句、连接词、结构补足词语)。在文化信息方面,傅东华将大量专有名词用归化译法处理,但其译本中还存在重要信息漏译、专有名词内涵不准确等问题。

  • 标签: 傅东华 《飘》 翻译 短句 归化
  • 简介:从1947年至1949年期间,巴金经历了自走上文学道路以来从未有过的沉默时期。这时,他仍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任总编辑。除1948年去台湾作过一次短期旅行,他的时间都花在编辑、翻译和读书中。俄国薇娜·妃格念尔的回忆录《狱中二十年》就是在这段时间内由巴金翻译完成的。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二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出版。

  • 标签: 巴金 文化生活出版社 译本 文学道路 总编辑 回忆录
  • 简介:《商君书》,记述商鞅的思想及政治主张。商鞅本卫国公族,原名公孙鞅,亦称卫鞅。由于卫国弱小,卫鞅家道衰落便到魏国求发展,终不为用,而西入秦,为秦孝公所重用,在秦国推行变法,秦国由此强大起来。秦孝公封他商於之地,由是称为商鞅。《商君书》列为诸子法家一类,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近两千年,受到冷落,研究它的人极

  • 标签: 独尊儒术 政治主张 汉武帝 《商君书》 解诂 译本
  • 简介:一册有著八十年历史、由日本出版的《本草纲目》译本,近日被吉林市一名收藏爱好者无意中发现。专家推测,这本书即使在日本也很少见,除了其本身科普性的实用价值外,很具收藏价值。

  • 标签: 《本草纲目》 译本 罕见 实用价值 吉林市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