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穆翠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8期
  • 机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nalveinocclusion,CRVO)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发展过程、治疗效果及预后常常差异较大,这些临床现象提示CRVO不是单一性质的一种疾病,而是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我们对19例单眼CRVO的视力、视野、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病患者60例(61眼)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19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60例(61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特征,该特征代替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视网膜出血,视网膜的形状主要是火焰状,视网膜眼底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各个血管,视网膜出血数量是比较大的,在119例(121眼)患者当中,有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9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发病率为2.52%。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是比较常见的,会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个阶段,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特征,而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合并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眼 临床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共68例68眼,其中行532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40眼(激光组),28眼末行532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初、末诊视力,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均在8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1±2.3个月。结果两组末次随访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不同,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CRVO严重损害患者视力,需要积极治疗,全视网膜光凝对于对于预防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不确切。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全视网膜光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对1例左眼上方半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女,19岁)在发病34 h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静脉插管术(附手术视频),术中向视盘周围颞上分支静脉推注平衡盐溶液,至液体经视网膜静脉逆流进入邻近视网膜中央动脉。术后尽管形态学仍有损伤,但术眼视力从术前0.05提高至术后1.0。采用该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36-538)

  • 标签: 视网膜动脉闭塞 视网膜静脉 导管插入术
  • 简介: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早期激光治疗临床的观察。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行激光光凝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激光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其中治愈52例,占60.5%。显效、有效31例,占36.1%,无效3例,占3.4%。结论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早期激光治疗,可有效促进病症的吸收,缩短病程,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保护和提高视力,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视网膜 中央静脉阻塞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 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其中黄斑水肿发病率最高,是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黄斑区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位,长期的黄斑水肿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故针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将对其治疗现况做一综述,并对未来的治疗方法提出展望。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中医 药物 手术 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收治的8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水肿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1例,41眼)和对照组(41例,41眼)。对照组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中心视网膜厚度、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P>0.05;治疗4、12周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P>0.05;治疗4、12周后,观察组中心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12周后,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中心视网膜厚度及眼压,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黄斑水肿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康柏西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视网膜中央和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眼底新生血管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20例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视网膜中央和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对其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发病后的半年内,缺血型CRVO患者视盘新生血管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非缺血型CRVO患者,在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荧光素渗漏的发生比例方面明显高于非缺血型CRVO患者,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方面高于非缺血型CRVO患者;非缺血型BRVO患者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方面低于缺血型BRVO患者。结论缺血型RVO与非缺血型RVO相比,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病率明显较高。

  • 标签: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眼底新生血管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视网膜中央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网膜水肿消退41例,视力提高2行以上42例,眼底出血完全吸收39例,荧光血管造影正常患者3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水肿消退26例,视力提高2行以上患者22例,眼底出血完全吸收20例,荧光血管造影正常患者1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应用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和血明目片 视网膜 中央静脉阻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行上述联合治疗)与实验组(32例行上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96.88%)以及视网膜中心凹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效果。

  • 标签: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光凝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CRVO继发ME患者15例30眼,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5人1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仪扫描黄斑区3 mm×3 mm范围,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AI)、中心凹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中心凹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比较患眼与对侧健眼对应参数及患眼和对侧健眼与正常对照组眼参数;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患眼BCVA、CMT与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侧健眼比较,患眼FAZ面积和FAZ周长增加,AI、SCP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眼FAZ面积和FAZ周长增加,AI、SCP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对侧健眼AI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眼BCVA(LogMAR视力)与FAZ面积和FAZ周长呈明显正相关(r=0.614、0.609,均P<0.05),与AI、S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17、-0.593,均P<0.05);CMT与FAZ面积、FAZ周长呈明显正相关(r=0.523、0.610,均P<0.05),与AI、S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37、-0.608,均P<0.05)。结论CRVO继发ME患眼黄斑血管特征性改变为中心凹区毛细血管减少所致血流量减少,且其对侧健眼也存在相应的血流量改变;患眼ME程度及视力损害程度与黄斑中心凹形态破坏程度及黄斑中心凹血流量相关。

  • 标签: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科于 2014年 2月 ~2016年 10月收治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8例,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 38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 5例、有效 30例、无效 3例。结论:采用药物和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疗法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532nm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532nm激光联合丹参通脉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激光凝治疗)中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激光凝联合丹参通脉口服液治疗)中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激光凝联合丹参通脉口服液在临床上对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联合疗法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护理干预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激光、药物、手术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外治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两组视力、眼压、视野、黄斑水肿等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视力、眼压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善方面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辨证护理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 标签: 视网膜 静脉阻塞 中医外治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