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西药处方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对相应应对对策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4月~12月西药处方10000份,统计10000份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以选药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用法、用量或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处方书写不规范等作为观察指标,其中联合用药的不合理性包括联合用药后产生副作用或者导致药效降低。结果统计结果表明,10000份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计532份,占统计总量的5.32%,主要问题包括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或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处方书写不规范等。结论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或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是我国西药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探讨,制定相应的应对对策对于降低西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西药处方 不合理用药 应对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为改善门诊合理用药情况提供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不合理药方3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总结调查体会。结果合格药方2850张,合格率为95.00%;不合格药方150张,不合格率为5%;在不合格药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06张,占比为70.67%,书写不当药方44张,占比为29.23%;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51张用药配伍或联合用药不当,占比为48.11%;16张药物种类选择不当,占比为15.09%;21张用法用量不当,占比为19.81%;18张药物滥用,占比为16.98%。结论医院应积极提高医务人员素质,门诊西药房药师应加强对药方的审核,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用药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中西药不合理的联用用药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上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500张中西药的联用处方为研究对象,对不合理联用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40张(8.0%),其中重复用药处方15张(37.5%),理化配伍禁忌处方10张(25.0%),药理作用拮抗8张(20%),联用会诱发或者加重并发症的7张(17.5%)。结论中西药联用存在不合理配伍现象,应加强医药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学习中西药联用的相关知识。

  • 标签: 中西药 不合理联用 药理作用拮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改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月-2016年2月收集到的7000张处方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随机抽取的70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6531例(93.30%),不合格处方469例(6.70%),处方不合理原因主要体现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选药不合理以及重复用药几个方面。结论门诊西药处方的合理性需进一步加强,应强化相关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不合理用药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门诊西药房收治的116300张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开具的处方中,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1320张,百分比为1.13%(1320/116300),不合理处方包括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药物选择错误、给药方式不正确、间隔时间不合理等。结论为进一步提升门诊西药房整体服务水平,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药品,药师需要不断提升审方能力,同时建立良好的用药制度,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干预。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不合理用药 处方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提高门诊西药房精益化管理程度的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分析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对策拟定和对策实施,同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调剂差错率由实施前的1.55%降至0.62%,下降60%。全体圈员能够熟练运用PDCA循环,在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有很大提高。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可行性高,有助于降低调配差错,实现圈员的自我管理,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西药房 调配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4-2015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障日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门诊西药房调配的589542张处方,统计退药处方情况,并分析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和退药类别。结果589542张西药处方中共400张退药处方,占0.068%(400/589542);退药科室主要为呼吸科,占14.75%(59/400);其次为急诊科,占9.75%(39/400),再次为消化内科,占9.50%(38/400);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占48.00%(192/400),其次为患者拒绝用药,占25.50%(102/400),再次为医师错开医嘱,占10.25%(41/400);退药类别主要为抗菌药物,占43.75%(175/400),其次为中药类药物,占13.75%(55/400),再次为诊断用药,占10.25%(41/400)。结论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使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需加强患者、医师和药师积极沟通,降低退药发生率,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退药处方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51-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门诊及住院处处方,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年期间随机抽取2000份处方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处方不经任何处理;而观察组处方则进行处方点评,检查和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修改计划等;进而评价并比较两组处方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处方处方点评后的处方合格率、书写规范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及书写规范率,进而提高处方质量。

  • 标签: 处方 处方点评 处方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成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临床资料。结果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为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特异性反应等。在调查研究中,共有140例患者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药物的配伍不当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有91例,所占比例为65%,因用药途径不规范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有20例,所占比例为14.29%,其他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有29例,所占比例为20.71%。结论医护人员在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西药时要慎重,用药前要清楚地了解中成药和西药的使用禁忌,有效降低二者联合使用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 标签: 中成药 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传统的盐酸环丙沙星栓剂的处方,重新调整处方的成分与含量,逐步筛选出品质稳定的盐酸环丙沙星栓剂。方法本次栓剂改良方案的制备方法选择热熔制备法,与其配套的检测分析方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以及正交分析法,实验的可控因素为聚乙二醇400、4000以及甘油。结果环丙沙星栓剂各基质成分比例为252时,环丙沙星栓剂品质比较稳定,适合批量生产。

  • 标签: 环丙沙星栓剂 处方改良 醋酸缓冲制备
  • 简介:被病痛折磨的人,最需要温暖。从医31年,我常说的一句活就是:“温暖,是我开给患者最好的‘处方’。”冬季的一天,寒风刺骨。我在诊室里忙碌了一上午,外面还有许多患者在等待。这时,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来说:“贾主任呐,可算见着您了。您的号可真难挂,我在这儿足足等了一宿啊!”我连忙起身扶着老人坐下来。

  • 标签: 处方 患者 中国 当代文学 散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预防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规和门诊处方特点,对门诊处方点评中不合理处方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结果6个典型案例涉及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增加、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溶媒选用不当、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等不合理用药问题。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处方点评 典型案例 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