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时红细胞类别的选择。方法:选择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我州部分二、三级医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病历80份,其中输悬浮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各40份,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后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悬浮红细胞(RCS) 洗涤性红细胞(WRB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血常规红细胞改变特点及对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手足口病患儿87例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各血细胞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例手足口病样本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均显著降低。同时统计血清铁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表现为小细胞形态的低色素性贫血,与缺铁无相关性。证实手足口病对红细胞形态、变性功能、免疫功能产生严重损害,这与病情恶化互为因果。故关注红细胞参数对预警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意义,而保护红细胞的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常规 红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贫血患者进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体积及细胞免疫检测分析。方法:随机挑选2019年8月-2020年8月进入我院治疗消化道肿瘤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进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仪与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CD3、CD4、CD8、CD4/CD8以及NK细胞展开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情况。结果: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CD3、CD4、CD8、CD4/CD8以及NK细胞检测结果情况,两组的各项数据差异对比度明显,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出现贫血的机率要比正常健康人群更高,同时,由于老年人的年龄因素,其细胞免疫功能更低,当消化道肿瘤合并贫血时,其免疫功能也会受到更显著的影响,并能作为老年消化系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消化道肿瘤 贫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体积 细胞免疫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从Siegal提出"红细胞免疫功能"概念以来,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EIF)已为广大输血工作者关注并逐渐深入了解.冰冻RBC输用前的质量标准常侧重于红细胞溶血率、回收率、输注体内存活率、上清甘油残余量,而对其EIF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了解甚少.

  • 标签: RBC 红细胞免疫功能 冰冻红细胞 -80℃ 输注 体内
  • 简介:本文采用鲫鱼为实验生物对砷的致突变性微核实验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水环境生物的遗传毒性影响效应,发现鱼的微核实验对砷的毒性很敏感并有计量反应关系,0.9mg/L的三价砷离子对鱼的微核就产生了毒性影响,96小时尤为明显,微核实验是鱼砷中毒的重要标志物。

  • 标签: 微核实验 外周血 血红细胞 遗传毒性 砷中毒 标志物
  • 简介: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运动性贫血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1)运动引起高血容量反应;2)红细胞机械损伤、破坏、溶血;3)运动员需铁,耗铁剧增,铁吸收或供应不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的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贫血;而红细胞溶血和铁缺乏对运动员不利,可导致临床意义上的贫血。

  • 标签: 诊断 血容量 溶血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水温22℃下研究了不同浓度(2.5、3.0、3.5和4.0mg/L)的孔雀石绿致体质量10~13g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datu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的形成率随孔雀石绿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由对照组的4.194‰增至最高浓度的33.487‰),提示孔雀石绿对水产生物有明显的遗传毒性。这些水产品对人体的安全性值得重视。

  • 标签: 孔雀石绿 遗传毒性 泥鳅 外周红细胞 微核率
  • 简介:目的比较间歇低氧训练和高住低练两种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将108只大鼠分为6组,经过4周的训练后测得其血红细胞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安静状态下,各组红细胞数量均高于常氧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于间歇低氧运动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即刻状态下及运动3h状态下,高住组红细胞高于间歇低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高住低练对照组低于间歇低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安静状态下及运动即刻状态下,红细胞压积高住组低于间歇低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住低练组低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3h红细胞压积高住低练组低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安静状态下,血红蛋白高住组高于间歇低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种状态下高住低练组均高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歇低氧运动组和高住低练组比单纯运动训练和单纯低氧更能提高机体有氧运动能力。

  • 标签: 间歇低氧训练 高住低练 血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粘附抑制因子。结果: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结论:本研究提示急性期脑梗塞患者RCIA功能确受到影响。这对了解其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红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肿瘤细胞经与补体作用后粘附红细胞能力明显增强,激活的PMN虽CR1数量增加,增强其它细胞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中的作用 作用地位 免疫中的
  • 简介:肿瘤细胞经与补体作用后粘附红细胞能力明显增强,激活的PMN虽CR1数量增加,增强其它细胞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中的作用 作用地位 免疫中的
  • 简介:50年代Nelson等在体内外实验中发现,红细胞能粘附微生物与相应的补体和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将此现象称为红细胞免疫粘附(RICA)。更进一步证实红细胞表面有Ⅰ型补体受体(CR1)。红细胞可以通过CR1与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清除CIC。且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1981年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指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许多疾病发生及病理过程有关。本文总结了我院血液科1991年以来住院的血液肿瘤病人27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肿瘤 免疫功能观察 人红细胞 红细胞免疫功能 白细胞吞噬功能 免疫复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与网织红细胞计数联合筛选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经诊断为IDA的75例新生儿末梢血应用SYSMEXKX-21N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参数和采用煌焦油兰染色法手工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并与60例同期非IDA贫血新生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对135例贫血新生儿末梢血红细胞MCV、MCH、MCHC、RDW和Ret进行检测,在IDA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8.0%、82.7%、84.0%、93.3%和90.7%,以RDW为最高,Ret次之;MCV、MCH、MCHC、RDW和Ret对ID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7.3%、89.4%、88.6%、91.3%、90.7%,以RDW最高;Ret的诊断敏感性稍低于RDW,但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90.7%和96.3%;MCV阴性预测值最高,为88.3%。联合检测敏感性可达97.6%,但特异性下降仅为66.8%。结论新生儿期存在缺铁性贫血现象,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计数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MCV MCH MCHC RDW Ret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红细胞4项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另从同期体检人群中选取5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4项红细胞参数测定、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染色镜检。结果缺铁性贫血的病例组患者其MCH、MCHC、MCV明显比健康对照组低,但其RDW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本次研究中54例患者,仅2例为阴性,占3.70%,另52例均为阳性,占96.30%;根据外周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结果来看,54例患者中均为阳性,达到了100%。结论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通过对血红细胞4项参数进行检测,可较为准确地判断缺铁性贫血,可作为初步筛选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红细胞4项参数 缺铁性贫血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