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化合物WD59作为AT1受体拮抗的降压活性。方法利用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评价化合物对AT1受体亲和力大小;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测定化合物的体内降压活性。结果与阳性对照洛沙坦相比,WD59号化合物有更好的AT1受体亲和力。结论化合物WD59作为一种新的抗高血压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β受体阻滞血管紧张受体阻滞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β受体阻滞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血管紧张受体阻滞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血管紧张受体阻滞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6所有β受体拮抗治疗心衰的作用一样吗?尽管β受体拮抗对心衰治疗有益,但并非所有β受体拮抗治疗心衰的作用都一样。一组入选516例重度心衰病人的有关扎莫特罗(xamoterol)的随机双盲试验,由于增加了病死率而提前终止。

  • 标签: Β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学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5一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维普医药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中华医学会全文期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以“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阿扎司琼”、“雷莫司琼”、“5-HT3受体拮抗”等为题名进行全面搜索,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国内公开报道的5-HT3受体拮抗所致的ADR4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例ADR患者中男性20例(45.45%),女性24例(54.55%),格拉司琼发生ADR的例数最高30例(68.18%),临床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5-HT3受体拮抗的ADR,以确保安全用药。

  • 标签: 5-HT3 拮抗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及三联疗法抗Hp治疗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09例经14C-UBT检测Hp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5例,予口服西替利嗪片1个月并加抗Hp三联疗法2周;B组54例,仅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C组为Hp阴性对照组50例,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观察各组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及联合抗Hp治疗前后IL-4、TNF-α、IgE的血清水平,比较各组的疗效,分析Hp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及抗Hp治疗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单用西替利嗪,Hp阳性组有效率低于Hp阴性,联合三联疗法后能明显提高有效率,且能降低IL-4、TNF-α、IgE的血清水平.结论Hp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密切,联合三联疗法可通过降低IL-4、TNF-α、IgE的血清水平而有助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 标签: 荨麻疹 螺杆菌 幽门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对于肺功能以及血气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根据患者的不同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治疗组患者在洗脱15天之后常规用药,另外加用孟鲁司特钠10mg/次进行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在洗脱15天之后行常规用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好转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并没有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O2经治疗后为为(80±9)mmHg,上升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PaO2为(78±7)mmHg,有小幅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为(33±5)mmHg,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孟鲁司特钠能够明显的改善其肺功能,同时也能够提高血气指标PaO2值,白三烯受体拮抗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孟鲁司特钠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治疗心绞痛的钙拮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硝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心绞痛最常用的一种药,属吡啶类钙拮抗

  • 标签: 治疗 心绞痛 钙拮抗剂
  • 简介:摘要皮疹通常指类似痤疮的一类皮肤毒性,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拮抗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用此类药物后,并不出现皮疹,这类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往往较低。虽然由此类酪氨酸激酶拮抗药物造成皮疹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然而许多对此类药物(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爱必妥Cetuximab)的研究表明,皮疹与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以及皮疹与病人的生存期均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对EGFR拮抗引起皮疹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因为皮疹可以作为对该类药物早期疗效的评价标准。另外,由于出现皮疹患者有着较长的生存率,皮疹也可以作为对癌症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标准。

  • 标签: 皮疹 人表皮 生长因子 体酪氨酸激酶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三烯拮抗对敏性鼻炎Th1/Th2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变态反应(过敏)科就诊8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口服每日一次,3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鼻部症状改善的情况,并检测血清IL-4、IL-5、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清IL-4、IL-5明显下降,IFN-γ升高。结论白三烯拮抗能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并纠正过敏性鼻炎的Th1/Th2免疫失衡。

  • 标签: 白三烯拮抗剂 过敏性鼻炎 Th1/Th2
  • 简介:《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InternMed)2013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评价了绝经后女性应用不同级别的降压药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应用钙离子通道拮抗(CCB)与乳腺癌危险相关,该研究是首个发现长期应用CCB与乳腺癌危险关系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确证这一发现并评估潜在发生的生物学机制。

  • 标签: 乳腺癌 钙离子拮抗剂 应用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治疗主要依靠吸入糖皮质激素,但其潜在的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1,目前我国儿科使用白三烯拮抗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它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重塑及抗肺纤维化,以及对炎症和免疫的影响等诸多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 哮喘 白三烯拮抗剂 孟鲁斯特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GPIs)冠脉内应用与静脉内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9期)、Ovid、CBM、CNKI和VIP,收集冠脉内应用GPIs与静脉内应用GPIs比较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9月30日。同时手工检索最近1年国内已发表的有关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共3553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初始剂量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降低给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OR=0.54,95%CI(0.34,0.85),P=0.008]、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OR=0.62,95%CI(0.39,0.97),P=0.04]、血运重建发生率[OR=0.59,95%CI(0.36,0.97),P=0.04]及心衰发生率[OR=0.52,95%CI(0.32,0.84),P=0.008],但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1,95%CI(0.58,1.14),P=0.23]。②与初始剂量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的轻微出血及严重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轻微出血:OR=0.94,95%CI(0.75,1.19),P=0.63;严重出血:OR=1.18,95%CI(0.76,1.84),P=0.47]。结论与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更好地改善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 标签: 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介入治疗 冠脉 静脉
  • 简介:摘要肾血管紧张系统(RAS)不仅是一个对机体血压、水、电解质平衡起调节作用的循环内分泌系统,且存在于许多局部组织,以自分泌、旁分泌和胞内分泌方式参与相应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功能调节作用。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骨髓造血组织局部存在RAS,骨髓局部RAS对造血系统的生理及病理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骨髓造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异构前列腺是花生四烯酸在生物膜上通过自由基催化发生过氧化作用而形成。它是反映脂质过氧化作用特异性标志物。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是机体内调节血压的重要体系,能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水平。血管紧张Ⅱ通过活化1受体参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异构前列腺生成。而异构前列腺增强血管紧张Ⅱ的血管收缩效应。异构前列腺既能监测机体氧化应激动态变化过程,也能成为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的指向标。

  • 标签: 氧化应激 异构前列腺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临床常用的几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的临床应用的特点,各种不良反应的情况和相互之间的调配使用作一总结和分析,为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临床应用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ACEI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论述了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慢性疾病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用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拮抗依那西普,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ACR20、ACR50、ACR70和ACR90几个等级方面的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药物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以考虑使用。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拮抗剂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