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与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10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46例患者血液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PLT)室温下分别放置30min、2h、4h、6h的相应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稀释倍数为110000与15000的HGB[(110.21±20.90)g/L,143.11±10.92)g/L]、RBC[(3.99±0.22)×1012/L,(4.97±0.26)×1012/L]、WBC[(6.78±4.79)×1012/L,(10.78±2.73)×1012/L]、PLT[(130.56±40.99)×1012/L,(189.51±24.43)×1012/L]检验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本的不同稀释倍数和放置时间对血液细胞的检测结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获得准确的血液细胞检测结果需要控制好检验的各个环节。

  • 标签: 血液细胞 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以来收集的48例行健康体检的同种血型志愿者血标本,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观察抗凝剂配置比例、血标本存储时间及温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抗凝剂配置比例不恰当血标本中RBC、WBC、HGB及PLT检验结果均有明显改变(P<0.05),相同温度下,放置30min、3h、6h的血标本RDW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因素有较多中,实践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进行检验,对比分析血液细胞检验在标本采集、保管及其检验过程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采集、保管与检验等都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及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给予严格控制,才能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医学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检验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寻找提升贫血鉴别诊断整体效率的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1例贫血病人,设置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予以血液检验。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因此建议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72名志愿者,对其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有关数据进行检验,探讨分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血血液标本的采集、稀释、储存以及分析仪的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为血液标本的采集、稀释、储存以及分析仪的使用。结论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做好相关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在临床诊断中有很大的医学价值。

  • 标签: 临床医学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方法抽取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我站采集的存在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23例(36.51%)献血者自身因素,10例(19.05%)标本采集原因,23例(36.51%)送检因素,5例(7.94%)检验理因素。结论为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标本采集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重视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尽量减少误差产生。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中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47份,对其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7份血液标本中,19份误差原因是采集因素,占40.43%;8份误差原因是患者因素,占17.02%;7份误差原因是送检因素,占14.89%;13份误差原因是检验因素,占27.6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因素、患者因素、送检因素和检验因素是导致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必须规范各项工作,提高标本质量。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血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实际检验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客观与主观干扰因素影响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本文详尽深入地剖析了生理、药物、饮食、时间、体位、部位、标本保存、检测仪器等各因素对血检的影响和控制,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临床 血液生化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980例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进行常规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标本常规检验的患者9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皮肤采血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法,对两组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血液常规检验的结果误差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21.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54.08%)。结论对临床血液标本的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取血法的检验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后期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的检验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血液标本 常规检验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血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抗凝剂对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然后对检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检验血液标本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有不同的变化,根据分析可以确定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液标本的影响很大。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的因素有很多,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控制,保证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常规检验 质量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5例血液标本在不同存放时间的14项生化检验的数值。结果血液标本放置24h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BUN(尿素氮)、GLU(血糖)、TP(总蛋白)、ALB(白蛋白)、TBIL(总胆红素)、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Ca(钙)、P(磷);血液标本放置8h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GLU(血糖)、BUN(尿素氮)、TBIL(总胆红素);血液标本放置4h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GLU(血糖)。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是有影响的。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后,其结果偏高的是TP、ALB、ALT、AST、ALP、GGT、Ca;其结果偏低的是BUN、TBIL;对结果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的是TG、DBIL。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控制血液检验质量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检验血样,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验方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血样中C-肽、Cal25、CEA、AFP、Cal99等和指标变异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控制质量手段运用于血液检验中,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某医院中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患者进行临床血液检验,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探究。结果在55例不合格的患者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标本中可以看出,出现不合格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检验时间不恰当、采集标本的水量不够或者是标本有凝块等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中由于采集标本的时间不科学而出现的不合格的症状占据23.6%,另外,采集标本数量不够和溶血问题分别占据38.1%和9%。结论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每一个环节来进行,进而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常规 标本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90例现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患者,采集不抗凝外周血液制作血涂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血液寄生虫情况,通过对应生化检查与血液学试验实施相关检查。结果所有误诊漏诊患者通过相应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与细胞形态学观察均能够得到较为准确诊断结果。结论患者检测过程中,血细胞分析方法只能够筛选出异常血象者,要予以准确诊断需配合显微镜检查等方法,由此能够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学出现漏诊、误诊情况。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误诊 漏诊 显微镜检查
  • 简介:血液无小事,安全是第一。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从细节管理出发,只有对血液检测工作实施全面、有效、细致的细节管理,从细微处着手,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才能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液检测 细节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检验标准误差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检验科有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80例,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80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中,采集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因素有抽血时间过长5例,血液量误差7例;患者自身因素有未提前禁食16例,处于月经期6例;检验过程存在的因素有标本处理不当5例,抗凝管使用错误3例,未及时检验6例,而送检过程存在的因素有标本剧烈震荡3例,时间过长24例,标本和申请单不符5例。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只有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同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认识,才能有效预防血液检验中存在的误差,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误差 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