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从自己“叙述智力”与“情节化”理论的角度认为,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是逻辑合理化的产物,它用对象化的方式所区分出的功能及假定的“功能系列”,根本就不是叙述实践本身(即“讲述故事”)。为了深入理解他们各自论述的合理性,笔者展开了进一步的辨析。

  • 标签: 利科 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逻辑化 叙述智力
  • 简介: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夫(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1891-1940)是二十世纪俄罗斯伟大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他一生经历坎坷,命运多舛。他的小说和剧本在生前大多遭到被禁止出版和上演的命运。

  • 标签: 布尔加科夫 创作 二十世纪 小说家 剧作家 俄罗斯
  • 简介:《月夜》是克拉姆斯依最富抒情性的作品。此画描绘月夜中坐在花园里长椅上沉思的白衣少女。她身穿雪白的衣裙,倾斜着身子靠在椅子上。左手搭在椅背上,右手自然下垂。她微微低头,凝视着面前水池中的睡莲。皎洁的月光映照在她身上,在深色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她身后是几棵幽暗的参天大树,面前是碧绿的池水,水中的几朵睡莲静静地浮在水面上。

  • 标签: 《月夜》 克拉姆 抒情性 睡莲 少女
  • 简介:鲍里斯·瓦连京诺维奇·谢尔巴夫(БорисВалентиновичЩербаков,1916-1995)是当代俄罗斯老一辈优秀画家,少年时就迷恋静物画,艺术创作受17世纪荷兰绘画影响巨大。他说,“我力求追寻先辈的足迹,为此收集了一系列荷兰传统静物画,旨在弄清这些画家运用什么方法获得了几乎不可能取得的成就,为什么他们的画作直至今日仍魅力不减……”

  • 标签: 《水果》 绘画影响 17世纪 艺术创作 静物画 俄罗斯
  • 简介: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近20年来,国外文学界对麦卡锡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斐然。比照国外,国内麦卡锡研究却严重滞后。本文拟对麦卡锡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阐述国外麦卡锡研究的评论视角,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可以继续挖掘的空间,以期对国内麦卡锡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科马克.麦卡锡研究 评论视角 评析
  • 简介:在利看来,语言只有在具体的使用中才现实存在,人的存在经验也只能在话语中才能得到言说。因此,话语对于语言系统而言,具有存在论层面的优先性。句子作为话语的基本单元,并非只具工具论意义上的传达意义的功能。作为一个深受海德格尔存在论影响的解释学家,利更在意挖掘话语之创生、革新意义的维度,更在意于揭示话语之重新描述现实、开启人之生存可能性的本质。利从认识论、存在论角度,对隐喻话语与虚构文学文本之意义创新机制的解释,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 标签: 话语 隐喻 虚构文学文本 意义创新 存在论
  • 简介:一直以来,俄罗斯始终是世界冰坛强有力的争夺者,男子单人滑这个项目更是被俄罗斯选手捍卫了18年。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被盛赞为“冰王子”的俄罗斯名将普鲁申完美演绎了“四周跳”,但由于对新规则缺乏足够的了解,最终与金牌失之交臂。尽管如此,普鲁申在冰迷心目中永远是俄罗斯的英雄。

  • 标签: 俄罗斯 普鲁申科 滑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莱斯利《马蒙》西尔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典仪》以主人公塔尤在二战中的经历极其复杂的双重身份为切人点,在讲述他的精神创伤治愈历程同时也折射出印第安民族正在经受的文化创伤,引发人们对印第安人的未来发展进行更深人的思考.本文从创伤角度探究塔尤个人的精神创伤和印第安民族集体文化创伤的产生原因及其治愈,揭示出的印第安文化只有与当代主流文化相结合才是印第安人在白人社会中生存的唯一策略.

  • 标签: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 《典仪》 精神创伤 文化创伤
  • 简介:<正>编辑部与编辑方针第十四版采取连续修订制的另一个重大的好处,是加强了固定的编辑班子,完善了百全书的编辑章法。在谈第十四版的编辑部之前,应该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时期《不列颠百全书》的产权变化情况。产权情况自H.胡珀死后,在第十二版发行期间,版权主要是由考克斯控制的。到1928年,西尔斯、罗巴克与考克斯合资组成新的出版公司,董事长是伍德(R.E.Wood)。1941年本顿(W.BentoN)取得产权并任董事长,

  • 标签: 不列颠百科全书 综合性百科全书 编辑部 四版 大条目主义 出版公司
  • 简介:据说过去的诗人都会演唱,所有的诗都是唱出来的。那时诗人被称为bard(游吟诗人),还被比喻作天鹅,因为天鹅的歌声是最美的。但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Formalism(形式主义)或NewCriticism(新批评)等文学批评运动在大学校园的广泛盛行.使得文学,尤其是诗歌逐渐为大学课堂和“学者”所独占.而逐渐与文学自身的根基——大众——疏远。

  • 标签: 游吟诗人 音乐 科恩 爱情 文学批评 形式主义
  • 简介:艾蒂安·莫里斯·法尔内(1716~1791)是洛可可时代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他最成功的雕塑之一就是《克罗托纳的米洛》中的一件,该作品使他于1754年获得皇家美术学院院士称号。1766年,他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完成了彼得大帝的青铜骑马像。1788年,他成为法兰西绘画院院长。

  • 标签: 《冬天》 美术学院 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 雕塑家 莫里斯
  • 简介:<正>1981版《澳大利亚百全书》,是一部对澳大利亚及其人民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全面描述的著作,是了解澳大利亚联邦的参考工具书之一。这部百全书最先是在1912年由安格斯和罗伯逊出版社(Angus

  • 标签: 澳大利亚联邦 百科全书 安格斯 参考工具书 罗伯逊 条目
  • 简介:本文主要以《北京百全书》为例,探讨了地域百全书的条目编排模式、条目结构模式、基本检索单元模式和图片编排模式。

  • 标签: 地域百科全书 编纂模式 编纂思想
  • 简介:<正>一要了解百全书编纂的流程及其设计,需先了解百全书这种工具书的特点。百全书的特点,概要地说有以下7点。1.“全”。无论是专科性还是综合性百全书,编纂者无不都在“全”字上下功夫。“全”不仅体现在选收条目的众多(综合性百全书还在知识门类的齐全)上,也体现在释文的广度上。“全”当然也是相对的,它受编纂者所确定读者层次的制约;但读者层次一旦确定,百全书就应尽量包容

  • 标签: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条目 综合性百科全书 撰稿人 知识体系 编纂者
  • 简介:纳博夫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文体家,同时一生热爱国际象棋。国际象棋不仅作为其小说的描写对象,参与到主题的建构中,同时影响了他小说的叙事。从最初的棋局式模仿,到将棋局的非线性策略运用到小说叙事中,再到在小说中制造棋局般的"多重可能世界",纳博夫小说叙事将读者纳入到如同做局者与破局者的文本解读"游戏"中。如果说,纳博夫早期的小说创作,尚在形式层面与棋局有着明显的模仿关系,其后期的小说叙事则更多地在深层次的、思考的层面上呈现出与棋局的内在关联性。

  • 标签: 国际象棋 纳博科夫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