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传统的预防传染病的经典方法。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传播方式在疫情的不同阶段可能表现不同。传染源和易感人群亦会随着疫情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综合性医院在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控制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面对呼吸道传播疾病,正确、充分的防控是可以避免感染的;(2)制定早期发现、早期预警的策略和流程至关重要;(3)建立相应的人才和物资储备能提高医院在突发大规模疫情时的应对能力;(4)以医院为基础建立一个完善的防控体系,可充分整合资源,更为高效、精准的应对疫情。

  • 标签: 早期识别 呼吸道传播疾病 疫情 防控体系
  • 简介:摘要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在中国武汉快速传播,NCP的主要传播途径和诊疗措施已成为中国和世界各级卫生组织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和生物行为无疑是切断疫情扩散和医务人员防控的关键。2020年2月Lancet曾发表了一篇通讯文章,通过1个个例以结膜炎首发的NCP患者回顾,提出不容忽视2019-nCoV通过眼表进行传播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但由于目前尚缺乏NCP患者临床观察资料和实验室研究证据,因此NCP病原体感染与眼表感染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大型流行性疾病病毒感染与眼部疾病的研究。本文对各类暴发性流行性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的眼部表现进行综述,为NCP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流行病 病毒 感染 眼病
  • 简介:摘要视网膜氧定量法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新型视网膜血管成像技术,用于测量视网膜主要动、静脉的氧饱和度并进行量化分析,反映视网膜氧新陈代谢情况,从而反映全身微循环状态,为医学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视网膜氧饱和度可作为生物标记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眼科及脑部疾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血氧测定法 视网膜疾病 综述
  • 简介:摘要以ASP.NET(C#)为web框架,Visual Studio为开发工具集,应用Unity3d建立虚拟性病实验室。结合《性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性病部分教学目标,用于临床检验专业的实验课教学、实习期虚拟操作与学生互动交流等方面。

  • 标签: 虚拟实验室 性传播疾病 仿真平台
  • 简介:摘要高磷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磷水平长期过高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营养不良、血管钙化等多种并发症,而且与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控制磷水平达标可有效改善CKD患者的预后。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高磷症的发生机制、疾病危害,以及非透析高磷症患者的临床监测路径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高磷血症 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数字移动技术进行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活动,不仅宣教便捷、覆盖面广,而且可以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也能保护隐私,但同时存在潜在的伦理学和方法学问题,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评价干预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阐述了数字移动技术在国内外性传播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体现、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数字移动技术 信息交换 干预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虽然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的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感染,既往呼吸道病毒的研究和目前2019-nCoV相关报道表明该类病毒导致输血传播疾病(transfusion transmitted disease, TTD)的可能性较小,但可在患者血浆中检测到病毒RNA,因此,尚无证据完全排除其通过输血传播的可能性。本文结合CoV特征、经血液传播途径的理论研究及数据分析,对CoV与TTD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总结了采供血机构针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发展现状应采取的防控措施,为保障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了2019-nCoV的输血传播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输血传播性疾病 传播途径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周口市传染病医院确诊的16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数据。结合临床分型,比较危重症组与对照组患者间各种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根据校正后血清总钙水平分为低钙组与正常钙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进一步分析低钙症发病原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危重症组年龄、糖尿病、基础呼吸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占比、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浆血糖(FPG)、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白蛋白(ALB)、校正后钙、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性别、高血压病占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肾小球滤过率(eGFR)、CD4+/CD8+比值、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后钙水平下降、年龄及eGFR升高均为COVID-19患者罹患重症的危险因素。与正常钙组相比,低钙组ALB、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水平降低,年龄、危重症比例、合并糖尿病、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比例、CR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VID-19危重症患者存在明显低钙症和免疫功能失调,密切监测钙水平可以更有效地预测疾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 T细胞
  • 简介:【摘要】:妇产科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助产士需经常接触手术刀、手术缝合针等手术器材,也极易接触到体液、血液、分泌物,护理工作常面临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问题。此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人员意识欠缺、人员配备不足等,通过人员培训、完善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可有效预防,保障工作人员临床安全。本文对妇产科助产士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妇产科助产士 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背景下,通过实际调研和对病毒在空气当中传播途径研究,结合汽车工厂通风空调实际运行特点,提出疫情期间汽车工厂通风空调使用过程的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及后疫情阶段暖通空调设计建议,旨在确保员工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安全、健康。

  • 标签: 新冠病毒 通风空调系统 汽车工厂 净化消毒
  • 简介:【摘 要】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预防病原性微生物传播疫病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各大城市早已经将这项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体系中,而且作为国家卫生城市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其投资力度将进一步的加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探讨了其预防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城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预防 病原性微生物 传播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镁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开始接受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镁(Mg)水平分为对照组(Mg≥0.7 mmol/L)与低镁组(Mg<0.7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合并症、用药情况和临床结局的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PD患者发生低镁症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Fine-Gray模型法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法分析P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8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对照组321例,低镁组60例,中位随访时间27(15,43)个月。两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镁、磷、全段甲状旁腺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 h腹膜透析液肌酐/肌酐比值(4 h D/Pcr)等项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D是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OR=0.901,95%CI 0.831~0.976,P=0.011)、低磷(OR=0.217,95%CI 0.080~0.591,P=0.003)、高hsCRP(OR=1.276,95%CI 1.066~1.528,P=0.008)、高4 h D/Pcr(OR=1.395,95%CI 1.014~1.919,P=0.041)是患者存在低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镁组累积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og-rank χ2=5.388,P=0.020),Fine-Gray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镁组累积CVD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Gray=6.915,P=0.009)。多因素校正的Cox回归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镁作为连续性变量时,镁水平较高是P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分别HR=0.137,95%CI 0.020~0.946,P=0.044;SHR=0.037,95%CI 0.002~0.636,P=0.023);镁作为分类变量时,低镁症是P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HR=1.864,95%CI 1.044~3.328,P=0.035;SHR=2.117,95%CI 1.147~3.679,P=0.029)。结论低镁症易存在于低血清白蛋白、低磷、高hsCRP及腹膜转运特性较高的PD患者中,低镁是PD患者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STD门诊患者淋病奈瑟菌(NG)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8年4月15日至5月16日收集深圳市6个区22家医疗机构的18~49岁、有过性行为、最近2周未使用过抗生素的STD门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尿液标本,利用核酸扩增试验进行尿液NG感染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G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 324例STD门诊患者中,NG感染率为2.4%(196/8 324)。男性NG感染率(5.8%,148/2 567)高于女性(0.8%,47/5 742,χ2=189.43,P<0.05)。年龄≤24岁(OR=2.11,95%CI:1.44~3.09),单身/离异/丧偶(OR=1.98,95%CI:1.38~2.84),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OR=1.77,95%CI:1.29~2.43)是NG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深圳市STD门诊患者的NG感染率较高,男、女性的NG感染率差异较大。应针对存在非婚性行为或有临时性伴的高危行为的STD门诊患者开展淋病筛查与干预及规范化治疗,减少淋病及其他STD的传播和流行。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淋病奈瑟菌 门诊患者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治疗的气滞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治疗组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西医体征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对照组治疗前西医体征评分(16.50±5.35)分,治疗后(8.87±3.26)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P<0.05);治疗组治疗前西医体征评分(17.83±4.47)分,治疗后(6.47±3.19)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P<0.05);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26.33±7.61)分,治疗后(11.33±4.18)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P<0.05);治疗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29.67±7.61)分,治疗后(8.93±3.74)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7,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减少比对照组更加明显(t=2.23,P<0.05),治疗组西医体征积分减少比对照组更加明显(t=2.50,P<0.05)。结论对气滞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疗效优于妇科千金胶囊。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气滞血瘀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妇科千金胶囊
  • 简介: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融媒体技术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目前融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在融媒体的背景下培养人才。

  • 标签: 融媒体媒介 传媒专业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个性化风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播音主持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基本特点,进一步阐述了相关的个性化风格的要求。

  • 标签: 个性化 播音主持 风格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的126例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63。对照组以及干预组。比较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数、营养情况;高磷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分数、营养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高磷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对策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减少高磷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 高磷血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血型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标签: 熊猫血 特点 坏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新闻学
  • 创建时间:2020-10-13
  • 出处:《银幕内外》 2020年第5期
  • 机构:新闻传播用事实说话——新闻传播的惟一本源。 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 从事实出发强调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 简介:

  • 标签: